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条约缔结程序与入世议定书法律性质辨析

发布时间:2018-04-17 17:11

  本文选题:维也纳条约法公约 + 自由同意 ; 参考:《环球法律评论》2014年02期


【摘要】:基于"条约契约论"的基本法理和《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规定,条约是缔约各方在"自由同意"基础上的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对于"自由同意',给予了非常严格的保护,但对于"意思表示一致"如何达成的规定却非常宽松。从条约缔结程序来看,入世议定书是新成员与WTO既有成员之间达成的一份"商业合同",并构成了对《WTO协定》事实上的"修正";入世议定书与WTO多边贸易协定之间的关系应以"统一"为原则、以"冲突"为例外;约文谈判过程的记录对于澄清入世议定书项下权利义务之通常含义具有重要价值。
[Abstract]:Based on the basic jurisprudence of the contract of treaties and the provisions of the Vienna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reaties,Treaties are the result of the agreement of the parties on the basis of "free consent". The Vienna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reaties provides very strict protection for "free consent".But the rules on how to agree on meaning are very loose.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treaty conclusion process,The protocol is a "commercial contract" concluded between the new members and the existing members of the WTO, and constitutes a de facto "amendment" to the WTO Agreem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tocol and the WTO multilateral Trade Agreement should b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unification".With the exception of "conflict", the record of the negotiation process is of great value in clarifying the general meaning of rights and obligations under the protocol of accession to the WTO.
【作者单位】: 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9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梁开银;;对现代条约本质的再认识[J];法学;2012年05期

2 米健;意思表示分析[J];法学研究;2004年01期

3 刘美希;;论私法理念对国际法的影响[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刘勇;;论GATT 1994第20条对中国加入议定书的可适用性——由“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案”引发的思考[J];环球法律评论;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卫华;;国际刑法概念之辨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2 张卫彬;;国际习惯法在我国适用探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3 刁伟民;;论国际航空保安公约在中国的适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王维林;法律全球化:一种概念的考察[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李巍;若干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成立争议案的讨论——CISG与UCC·中国合同法的比较[J];比较法研究;2004年03期

6 孙丽岩;;行政行为中的意思表示[J];比较法研究;2009年03期

7 刘健;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发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吴卡;;条约规则如何成为一般习惯法——以《海洋法公约》为考察重点[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陈卫东;;条约入宪基本问题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李高;沈蓉;;情势变迁原则的比较分析[J];才智;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其生;杨泽伟;张辉;许威;;中国国际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王传丽;;WTO——一个自给自足的法律体系——兼论一国四地经贸关系新发展[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3 宋杰;;对《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关于条约解释规则的再认识[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4 高永富;;关于海峡两岸建立自由贸易安排之思考[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六)[C];2007年

5 刘勇;;WTO成员并未承担防止和避免“倾销”的条约义务[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6 刘继勇;;国际法与国际关系论[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7 魏明杰;;中国与国际条约60年[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8 何渊;;行政协议——中国特色的政府间合作机制[A];2008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8年

9 刘志云;;中国国际法学的繁荣之路:一种引入国际关系理论分析的路径[A];“2020年的国际法”暨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论坛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温树斌;;关于国际法“法律性”的辩证思考——理论和实践的视角[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磊;当代国际法中的承认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吕鸣;《鹿特丹规则》与相关货物运输公约的冲突及其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孟昊;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法律分析[D];武汉大学;2010年

5 王瑛;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玉芝;凯尔森法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宋云博;国际货物销售合同违约责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琴;临时劳动力流动全球性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于海防;数据电文民事法律制度基本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邱一川;世界博览会主办国法律制度与国际规则的协同关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陈醇;;意思形成与意思表示的区别:决议的独立性初探[J];比较法研究;2008年06期

2 杨泽伟;国家主权平等原则的法律效果[J];法商研究;2002年05期

3 黄志雄;;从“市场准入”到“资源获取”——由“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案”引发的思考[J];法商研究;2010年03期

4 郭文利;;论GATT1994第20条对我国入世议定书的适用[J];国际经贸探索;2010年11期

5 陈端洪;法律程序价值观[J];中外法学;1997年06期

6 朱庆育;;法律行为概念疏证[J];中外法学;2008年03期

7 陈醇;;论单方法律行为、合同和决议之间的区别——以意思互动为视角[J];环球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8 韩长印;;共同法律行为理论的初步构建——以公司设立为分析对象[J];中国法学;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武强;;论盟约在宋代民族社会事务中的作用[J];北方论丛;2013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文;论中国条约缔结制度现状及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644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7644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1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