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我国海洋生态损害索赔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7 17:48

  本文选题:海洋 + 生态损害 ; 参考:《天津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当前,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作为海洋大国,随着海洋经济的高速发展,船舶碰撞溢油事故、海上石油勘探溢油事故、石油管道爆炸等事故造成的海洋生态损害事故频频发生,海洋生态利益遭受严重侵害。海洋生态损害成为区别于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害的新型损害,纳入法律调整领域。国际上对海洋生态损害的索赔提供了可借鉴的有益经验,相比较而言,我国关于海洋生态损害索赔的法律规定比较原则和抽象,导致索赔实践困难重重,因此对海洋生态损害索赔的相关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这也符合我国政府所倡导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同时也是环境法学保护生态的必然使命。 文章第一章介绍了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提出了海洋生态损害的法学定义,分析了海洋生态损害的主要特点,并对我国的海洋生态损害立法现状和司法实践进行了评析。第三章主要是海洋生态损害索赔的域外经验介绍,具体包括国际公约、国际海事委员会、美国、欧盟的相关规定。第四章提出了我国海洋生态损害索赔主要存在的法律问题,包括作为索赔主体的行政机关不确定,赔偿范围不完善,赔偿额计算依据缺失,第三方评估鉴定机构缺失和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范围狭小五方面。第五章针对之前提出的法律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法律完善建议,包括明确具体的行政机关索赔主体,完善赔偿范围更全面地赔偿损害,构建综合的赔偿额计算依据,建立公正的第三方评估鉴定机构和通过将原告资格扩大至一定的环保性组织完善生态损害公益诉讼。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完善海洋生态损害索赔相关法律制度,唤起公众保护海洋生态利益的法律意识。
[Abstract]:At present, the protection of mar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become a hot issue in the world.As a large marine countr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marine ecological damage accidents caused by ship collision oil spill accident, offshore oil exploration oil spill accident, oil pipeline explosion and other accidents occur frequently.The marine ecological interests have been seriously infringed upon.Marine ecological damage is a new type of damage,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personal damage and property damage.The international claims for marine ecological damage have provided useful experience for reference. In comparison, the comparative principles and abstractions of the legal provisions on claims for marine ecological damage in China have led to numerous difficulties in the practice of claims.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related legal issues of marine ecological damage claims.This also accords with the concept of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dvocated by our government, and is also the inevitable mission of protecting ecology by environmental law.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status,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 and research methods.The second chapter puts forward the legal definition of marine ecological damage, analyz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marine ecological damage, and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judicial practice of marine ecological damage in China.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overseas experience of marine ecological damage claims, including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the international maritime committee, the United States, the European Union.The fourth chapter puts forward the main legal problems of the marine ecological damage claim in China, including the uncertainty of the administrative organ as the main body of the claim, the imperfect compensation scope, the lack of the basis for the calculation of the compensation amount.The third-party appraisal appraisal organization lacks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plaintiff main body scope is narrow five aspects.In the fifth chapter,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perfect the law, including defining the specific subject of the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s claim, perfecting the scope of compensation to compensate for the damage more comprehensively, and constructing the comprehensive basis for calculating the amount of compensation.Establish fair third party appraisal appraisal organization and perfect the public interest lawsuit of ecological damage by expanding the plaintiff's qualification to certa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rganization.It is hoped that the research in this paper can perfect the legal system of marine ecological damage claim and arouse the public's legal consciousness of protecting marine ecological interests.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3;D996.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竺效;;中国海洋生态损害索赔第一案[J];绿叶;2006年02期

2 卞杰;人身损害索赔有新规定[J];当代贵州;2004年01期

3 张炳炎;;中国的海洋生态[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08年05期

4 ;消费者精神损害索赔有了新依据[J];中华儿女(海外版);2001年05期

5 ;山东出台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制度[J];中国建设信息(水工业市场);2010年08期

6 刘家沂;;从国际公约看我国海洋生态溢油损害评估的相关法律问题[J];太平洋学报;2006年03期

7 李泽民;;海洋生态补偿山东出《办法》[J];共产党员;2010年18期

8 田其云;海洋生态系统法律保护研究[J];河北法学;2005年01期

9 ;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若干意见[J];浙江政报;2003年32期

10 ;市井万象[J];南风窗;2011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凌欣;刘家沂;;海洋生态损害防控路径与案例分析——以溢油为视角[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2 何静;;浅论我国海洋生态安全法制建设[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3 连娉婷;陈伟琪;;海洋生态补偿类型及其标准确定探讨[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4 陈忠;颜文;陈木宏;古森昌;郑范;;天然气水合物分解与海洋生态效应[A];海洋地质环境与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5 朱永平;Tarren J.Reitsema;黄幸纾;Jeff Spickett;;浙江沿海有机锡污染的海洋生态毒理学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第三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6 汪依凡;杨和福;;海洋生态损害评估[A];2007年船舶防污染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徐家声;曲绵旭;赵炳来;;山东海洋生态建设规划的设想[A];山东生态省建设研究(2004)[C];2004年

8 陈尚;任大川;夏涛;李京梅;杜国英;王敏;;海洋生态资本评估技术导则编制说明[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9 谭映宇;曹利江;刘瑜;陈佳;卢瑛莹;;浙江省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思考[A];建设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高振会;杨建强;张继民;;溢油对海洋生态环境污染损害评估程序、内容及技术研究[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媛媛;海洋生态为何总损害难赔偿?[N];中国环境报;2010年

2 ;2009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六大看点[N];中国海洋报;2010年

3 厦门记者站 史蔓蓉 吴越;海洋生态健康游火了厦门[N];中国旅游报;2003年

4 记者 洪韬亮;呵护“蓝色家园” 打造“碧海银滩”[N];闽南日报;2009年

5 蔡湛 李劲;爱护海洋生态 污染事故为零[N];中国石化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张艳;保护生物多样性 构建海洋生态文明[N];中国海洋报;2010年

7 ;收集海洋生态数据 南极海豹成好帮手[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8 李斌 吴晶晶;我国海洋生态喜忧参半不容乐观[N];人民日报;2005年

9 郑峰;宁德建立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N];农民日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梁嘉琳 金辉 高伟;海洋生态安全需要强大的法律保障[N];经济参考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熊晶;海洋生态本体的建模方法研究及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云红艳;设备功能视点下的海洋生态本体构建及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3 石晓勇;长江口营养盐、石油烃对海洋生态系统影响及动力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4 贾欣;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周晨;环境损害赔偿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6 卜志国;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数据集成与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刘向东;创建我国海洋科技产业城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8 滕菲;海域使用不可行性论证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健萍;我国海洋生态损害索赔法律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杜娟;环境损害索赔主体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任娜;海洋生态损害的赔偿责任及索赔机制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崔姣;我国海洋生态补偿政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任大川;海洋生态资本评估及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6 曲伟玉;基于控制理论的海洋生态循环模型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曹怡;论海洋生态损害民事诉讼检察机关原告资格[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朱永贵;集约用海对海洋生态影响的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9 郭萍萍;我国海洋生态法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高威;可持续发展观与海洋特别保护区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646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7646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8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