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南海U形线的法律属性及在划界中地位问题

发布时间:2018-04-23 02:27

  本文选题:U形线 + 法律属性 ; 参考:《当代法学》2013年02期


【摘要】:南海U形线的法律属性的界定不只局限于历史、法理层面,也涉及中国与南海周边相关国家政治互信关系的构筑。经过考察,它属于历史性初步管辖线,不仅对证明南海诸岛为中国固有领土具有非常大的证据分量和法理依据,也是与海上相邻国家划界的重要证据。因此,不能放弃或弱化。而且,在界定U形线的法律属性时,必须综合考虑我国对南海诸岛拥有主权及其在海域划界中应然地位,不可割裂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应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实践中的新发展,并在重点对南沙部分岛礁能否作为领海基点进行法理分析基础上,确定"区块式"和"零星式"相结合的基线划定方案。而且,在混合基线确定之后,应正确处理U形线与其他相关"线"之间的关系,切实维护我国在南海的海洋权益。
[Abstract]:The definition of the legal attributes of the U-shaped line in the South China Sea is not confined to the historical and legal aspects, but also involv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of political mutual trust between China and the surrounding countri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fter investigation, it belongs to the historical preliminary jurisdiction line, which not only has a very large weight of evidence and legal basis to prove that the South China Sea Islands are the inherent territory of China, but also is an important evidence of delimitation with neighboring countries at sea. Therefore, cannot give up or weaken. Furthermore, when defining the legal attributes of the U-shaped line, we must consider comprehensively the sovereignty of our country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islands and its proper status in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ea area, and we must not sepa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t the same time, it should also be based on the new development in practice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and on the basis of a legal analysis focusing on whether some islands and reefs in Nansha can serve as the base point of the territorial sea, Determine the baseline delineation plan for a combination of Block Type and sporadic Type. Furthermore, afte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mixed basel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shaped line and other related "lines" should be correctly handled, and China's maritime rights and interest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hould be safeguarded.
【作者单位】: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青年基金项目“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争端中的证据问题研究”(11YJC820169)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重点项目“我国应对海洋权益突出问题的策略研究”(A0CZD20120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9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江;;论我国南海主权主张中的“附近海域”[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9期

2 金永明;;论南海问题特质与海洋法制度[J];东方法学;2011年04期

3 曲波;;海洋法中历史性权利构成要件探究[J];当代法学;2012年04期

4 宋杰;;法律视角下的“南海争端”——含义与解决的技术性建议[J];当代法学;2012年04期

5 张卫彬;;海洋划界的趋势与相关情况规则——黑海划界案对我国海域划界的启示[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6 赵建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中国在南海的既得权利[J];法学研究;2003年02期

7 李金明;;国内外有关南海断续线法律地位的研究述评[J];南洋问题研究;2011年02期

8 李国强;对解决南沙群岛主权争议几个方案的解析[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年03期

9 贾宇;南海“断续线”的法律地位[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02期

10 李令华;;关于领海基点和基线的确定问题[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玉玮;陈晓雪;;钓鱼岛在东海划界中的作用[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2 游文丽;张学慧;张晓;;中日东海海域划界争端及解决[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孙仕达;;海洋石油合作开发的含义及法律特征[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4期

4 赵劲松;;初论新中国对国际法发展的主要贡献[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向彪;;论国际法视域中的人道主义干涉[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游博;;透析中日油气资源及东海大陆架划分之争问题[J];长白学刊;2006年01期

7 明廷权;;国际法视野下的中日东海争端[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周江;;论我国南海主权主张中的“附近海域”[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9期

9 张卫彬;;论海洋划界中的禁止反言原则[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张卫彬;;相关情况规则中的实际控制效力研究——从国际法院司法判例角度[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张桂红;陈兵;;GATT/WTO下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定位与展望——结合《多哈宣言》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三)[C];2004年

2 张桂红;陈兵;;GATT/WTO下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定位与展望——结合《多哈宣言》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四)[C];2005年

3 钟爱玲;;论《物权法》中的海域使用权[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4 何娜;;国际法视野下的儿童人权考察[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5 肖兴利;;国家安全观与国际法:发展、挑战与回应[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6 杨玲;;论我国重新仲裁的发回根据——以国内法院实践为例[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私法卷)[C];2006年

7 张卫彬;;公平原则及有关情况规则若干问题刍议[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8 陈亚芸;;南海“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前景——兼评国际社会解决南海争端的提案[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琼;北极海域的国际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杨凡;北极生态保护法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王倩;海洋争端的类型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颜海燕;违反国际人道法犯罪的个人刑事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张卫彬;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争端中的证据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刘丹;海洋生物资源国际保护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王金强;国际海底资源分配与美国的政策选择[D];复旦大学;2011年

10 陈韶阳;南沙群岛价值分类评价和开发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迪;北极地区外大陆架划界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韩逸畴;论北极地区之国际法治理[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冠钰;澳大利亚的海洋法实践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迟远达;中日“东海共识”浅析及东海共同开发建议[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刘璐妍;大陆架划界的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侯晓敏;新一轮南中国海争端问题的起因及其解决思路[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涂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专属经济区的剩余权利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郭保福;论我国海洋权益的维护[D];河南大学;2011年

9 刘文文;国际法渊源中的软法探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娄智宇;中日东海划界问题的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永明;;论中国海洋安全与海洋法制[J];东方法学;2010年03期

2 金永明;;从国际法审视日本抓扣中国渔船与渔民事件的非法性[J];东方法学;2010年05期

3 彭认灿,许坚,沈文周;南海断续线连接方案的研究[J];地图;2001年04期

4 李金明;;中国南海断续线:产生的背景及其效用[J];东南亚研究;2011年01期

5 张文彬;;中国及有关国家关于南沙群岛归属的法理根据之比较研究[J];法学家;1996年02期

6 金永明;;日本的海洋立法新动向及对我国的启示[J];法学;2007年05期

7 ;中国地名委员会受权公布我国南海诸岛部分标准地名[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83年10期

8 赵建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中国在南海的既得权利[J];法学研究;2003年02期

9 宋杰;;普遍民事管辖的发展与挑战[J];法学研究;2011年01期

10 李金明;;南海断续线的法律地位:历史性水域、疆域线、抑或岛屿归属线?[J];南洋问题研究;201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茂庆;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若干法律问题[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1年02期

2 车小虎;“责令退还”的法律属性及法定程序[J];中国物价;2003年08期

3 陈兰芬;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属性[J];新闻前哨;2004年11期

4 谢愚,郑进;检察机关侦查权的政治学逻辑[J];法学;2005年11期

5 叶青,秦新承;论检察侦查权的法律监督属性[J];法学;2005年11期

6 杨芳;潘荣华;;人格?还是财产?论人体器官的法律地位[J];中国卫生法制;2005年01期

7 曹艳春;;论胎盘的法律属性及其规制[J];河北法学;2006年03期

8 田丰;;论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及其民法保护[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9 张磊;;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思考[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张娟;;物业管理合同法律属性之新解[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珍;周蒂;钟志洪;;前新生代构造在南海发育中的作用——物理模拟证据[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刚;张丽莉;朱鲁;;南海大陆边缘构造活动与重磁场特征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3 金春爽;汪集e,

本文编号:17900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7900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2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