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电子通信公约在缔约国的适用:中国视角

发布时间:2018-05-06 13:24

  本文选题:电子通信公约 + 电子合同 ; 参考:《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摘要】:电子商务是现代商务的核心,电子合同应用关系着电子商务的推行。我国《合同法》在世界上最早确立了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之后的《电子签名法》确立了数据电文法律效力的基本原则;2006年我国率先签署了《联合国国际合同使用电子通信公约》,并希望以此推进我国的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的应用,并带动整个商务电子化。但是,无纸化法律问题依旧困扰着企业电子商务的步伐。徒公约不足以实施,必须借助国内法电子商务法有效实施才能一体地解决国际公约的适用,因此寻找国内电子商务法律解决方案不仅是扫除国内电子商务法律障碍的途径,而且也是促进公约应用的途径。就此而言,国内法律界应当关注电子签名法,将其作为电子证据法的基本原则,发展出一套可行的电子证据规则,才是根本的出路。
[Abstract]:Electronic commerce is the core of modern business ,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contract is the promotion of e - commerce .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基金】: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项目《民法与知识产权》(批准号:J51104)
【分类号】:D996.1;D923.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何雁;电子证据独立的必要性刍议——以网络著作权诉讼为视角[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向在胜;电子提单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春鸣;电子证据可采论[D];苏州大学;2005年

2 胡冰;电子签名证据问题法律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黄瑞鹏;电子签名与认证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4 张放;电子资料真实性审查判断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5 尹楠;电子合同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邝宁芙;台湾地区《电子签章法》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7 区琳;论数据电文的证据问题[D];暨南大学;2006年

8 胡鸣;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保护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尹航;电子签名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吴利民;民事电子证据效力认定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常怡,王健;论电子证据的独立性[J];法学;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柳斌;;浅谈通过引入第三方应对我国电子合同立法面临的挑战[J];法制与社会;2011年23期

2 郭金秋;;浅议电子合同的内涵及法律性质[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0期

3 蔡仕勇;;电子商务合同若干问题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1年12期

4 陈敏;;合同在线履行交易模式的法律初探[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1年07期

5 李庆海;任倩;;网络合同法律制度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年15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孔嘉;;电子合同[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1年

2 韩鹰;王小涛;;试论电子合同的成立、效力及其违约责任[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3 孔嘉;;电子商务若干法律问题[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1年

4 朱军;;电子合同的相关法律问题[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2005)——电子法与电子商务时代的传统知识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朱水林;边善裕;徐澜波;侯放;王善平;徐国定;杨崇礼;;电子数据交换(EDI)法律问题研究报告[A];1998年政府法制研究[C];1998年

6 刘彤海;;21世纪合同类型的新发展[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俞卫锋;;强化电子签名及其法律地位[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1年

8 郭星亚;;国际贸易中电子商务的法律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蔡海宁;;地方电子商务立法的构想、重点与难点[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1年

10 郑成思;;合同法与知识产权法的相互作用[A];专利法研究(1999)[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西省赣县工商局 刘江 钟圣荣;应注意加强电子合同监管[N];中国工商报;2011年

2 李敬伟 樊淼;如何规范电子合同[N];中国质量报;2000年

3 朱军华;电子合同怎样成立[N];经理日报;2002年

4 主持人 高赛;电子合同安全吗[N];光明日报;2004年

5 朱军华 ;电子合同怎样成立[N];经济参考报;2002年

6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国淮;电子合同“霸王条款”亟待监管[N];深圳特区报;2010年

7 张红兵;电子合同:亟待法律规范[N];检察日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刘宝亮;电子合同让世界多一片森林[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9 吉林大学对外贸易学院教授 祖月;电子合同的书面效力[N];公共商务信息导报;2005年

10 王龙生;订立电子合同 遵循相关法律[N];中国工商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红;论电子合同的“书面”形式[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胡炜;电子合同法律适用问题浅析[D];武汉大学;2004年

3 陈云鹏;论网络银行电子合同的缔结[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4 李如雪;电子合同中意思表示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5 陈文涛;网络点选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归净;论B2C模式下电子合同成立的时间[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陈栗;电子合同的订立[D];四川大学;2003年

8 孙玲慧;电子合同中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分规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9 孔德雨;论未成年人电子合同的效力[D];重庆大学;2010年

10 蒋杉红木;论电子合同中的免责条款[D];重庆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524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8524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5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