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贪污贿赂犯罪初论
本文选题:跨国贪污贿赂犯罪 + 特征 ; 参考:《人民检察》2010年17期
【摘要】:跨国贪污贿赂犯罪是指贪污贿赂犯罪行为、主体、结果跨越两个或更多国家的犯罪形式,其特征主要有:犯罪主体具有显著的身份性和具有跨国的职务便利,跨越国家是犯罪故意的重要内容,犯罪客体复杂、侵害多种法益,犯罪行为持续时间长、涉及多个国家。从犯罪来源国角度考察,到目前为止,跨国贪污贿赂犯罪经历了偶发阶段、趋势化阶段和现象化阶段。另外,跨国贪污贿赂犯罪与继发性犯罪关系极为密切。
[Abstract]:The crime of transnational corruption and bribery refers to the crime of corruption and bribery, the subject, the result of which spans two or more countri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rime are as follows: the criminal subject has a prominent identity and has transnational duty convenience. Crossing a country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criminal intent. The object of crime is complex, infringing many kinds of legal interests, and the criminal behavior lasts for a long time, involving many countrie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ource country of crime, so far, transnational corruption and bribery crime has experienced accidental stage, trend stage and phenomenal stage. In addition, transnational corruption and bribery crime and secondary crimes are closely related.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分类号】:D997.9;D91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绍萍;姚幸葵;;大学生犯罪行为矫正机制的缺陷与完善[J];才智;2008年23期
2 黄春燕,于海楠;论强化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家庭机制[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高娜;;新旧刑事学派犯罪观之比较初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黄涧秋;;论国际刑法中的“或引渡或起诉”原则[J];当代法学;2008年01期
5 梁发祥;;中小学校园师源性侵害犯罪罪前情境及预防[J];大理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6 张永红;刑法的刑事政策化论纲[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7 黄志岗;我国婚内强行性行为探析[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8 王志强;社会发展中重新犯罪的实证研究[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2年05期
9 彭磊;青少年性犯罪的罪前情境[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10 严然;论手机短信犯罪的惩治与预防[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于阜民;郭永智;;构建犯罪现象范畴——再论犯罪学与刑法学研究对象分野[A];犯罪学论丛(第五卷)[C];2007年
2 于阜民;;犯罪现象范畴论纲——兼论犯罪学与刑法学研究对象分野[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于阜民;郭永智;;构建犯罪现象范畴——再论犯罪学与刑法学研究对象分野[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4 潘杭湖;;公职群体亚文化的形成机制与规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5 杨学锋;商小平;;犯罪黑数的构成与估计方法[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于阜民;夏弋舒;;犯罪现象的概念和特征——再论犯罪学独立的研究对象[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7 李明琪;;对犯罪概念的再认识[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峻;基于时空数据挖掘的社会安全(刑事)事件成因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2 何挺;“严打”刑事政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卢希起;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吴殿朝;中国当代大学生犯罪原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谭远宏;犯罪学视野下的越轨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刘军;刑法学中的被害人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胡东平;人格导入定罪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马贺;欧盟区域刑事合作进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9 陈晖;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丁英华;公司犯罪及其治理[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童进军;变态杀人行为的产生原因及其预防对策[D];湘潭大学;2009年
2 童秀兰;暴力取证致人伤残、死亡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3 陈君;中国与非洲六国双边引渡条约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4 郭贾琦;刑事诉讼启动程序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5 宋会敏;从“犯罪之都”到“安全城市”[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莎莎;酌定量刑情节法定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银喜;论反海盗国际法律机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8 梅青叶;《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引渡机制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孙利国;论被害人过错对量刑的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10 魏春风;论被害人过错对量刑的影响[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社会主义的特征[J];社会科学;1980年02期
2 孙式立;;是天外来客吗?——飞碟趣谈之一[J];拉丁美洲研究;1980年02期
3 柳长铉;李福顺;;试论单一、特殊和普遍范畴的逻辑关系特征及其意义[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Z1期
4 阳作洲;;逻辑三段论在审判工作中的运用[J];现代法学;1981年03期
5 ;88、“单干”就是资本主义吗?[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1981年Z1期
6 刘维志;;杜兴业是“过失杀人”[J];法学杂志;1981年02期
7 张晋清;傅清河;;杨×的行为不构成惯窃罪[J];法学杂志;1981年02期
8 李建紫;;胡建龙的强奸行为是犯罪未遂[J];法学杂志;1981年04期
9 曹柯;;肖国宣案定抢夺较妥[J];法学杂志;1981年05期
10 程又中;;苏联对社会主义生活方式问题的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198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楼庆西;;乡土建筑装饰的特征与价值[A];建筑史论文集(第11辑)[C];1999年
2 谭运金;;华南地区内生钨矿床的钨矿物成分特征及其控制因素[A];中国钨工业回顾与展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3 郭圣权;张磊;曹淑英;;C~3I系统与人工智能[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5年
4 赵海洋;冯心海;;基于机器视觉的瓷砖表面质量分析[A];199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9年
5 王丽娟;秦智伟;;春甘蓝裂球性的解剖特征[A];中国园艺学会首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4年
6 罗隽;;关于中外合资建筑企业的现状调研[A];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7 曹春平;;东周铜器上的建筑图像考释[A];建筑史论文集(第12辑)[C];2000年
8 周立佳;;影响航行安全的南海西南大风特征及预报[A];中国航海学会海洋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天气海洋与航海安全论文集[C];2000年
9 王炎松;;阳新县古城“八景”及其山水城市特征[A];建筑与地域文化国际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刘军萍;郭焕成;;观光农业发展之研究[A];第七届北京青年科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花永兰;当代世界民族主义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2 吴敏;基于约束和特征的结构类零件实体模型重建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3 赵一夫;中国农产品贸易格局的实证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由明言;邪教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胡志;集贸市场摊贩性病/艾滋病KAB特征与干预试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5年
6 何善蒙;魏晋情论[D];复旦大学;2005年
7 詹川;反垃圾邮件技术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8 常洛;抛物方程的区域分解并行算法[D];山东大学;2005年
9 陈世宁;中西绘画形神观比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10 李锦;唐代幽默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莫菲;黄平县飞云崖湖北栲群落演替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2 林常青;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特征[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3 陈力;转型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汪洋;宋代五礼仪式音乐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5 康长春;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6 张兰兰;语文综合性学习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永强;试论杜威的“泛职业教育观”[D];河南大学;2005年
8 卫倩平;差异教学:为学习服务[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夏江峰;学校品牌的塑造[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柳丽娜;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监控行为的社会学分析[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697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869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