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东海问题原则共识”的法律拘束力
本文选题:拘束力 + 共同开发 ; 参考:《探索与争鸣》2011年10期
【摘要】:自地理大发现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能力和驾驭能力日益增强。同时,近代西方大国的崛起和中国的衰落表明,海洋在民族国家兴衰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全球化深入发展和陆地资源渐趋枯竭的情况下,海洋日益成为人类维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中国近30多年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向世界开放、通过海洋融入国际市场。同时,这一进程使曾经固守、封闭的黄色文明,逐渐融入多元、开放的蓝色文明。然而,当前中国在海洋方面还面临着很多挑战和棘手的问题,包括与邻国的岛屿争端、海域划界、海洋资源开发、海洋安全、以及文化观念冲突等。可以说中国和平发展的前景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海洋竞争的成败。近日,本刊编辑部与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海洋法研究中心联合召开了研讨会,对中国和平发展进程中面临的诸多海洋问题进行了讨论。本期刊发部分专家的发言,以期引起进一步的讨论。
[Abstract]:Since the great discovery of geography, 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s ability to understand and control the ocean has been enhanced day by day. At the same time, the rise of modern western powers and the decline of China show that the ocea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state. Especially with the deepening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gradual depletion of land resources, the ocean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lifeline of human survival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China's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past 30 years is that it is open to the world and integrated into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through the sea. At the same time, this process made once firmly, closed yellow civilization, gradually into the pluralistic, open blue civilization. However, China still faces a lot of challenges and thorny problems in the ocean, including island disputes with neighboring countries, maritime delimitation, exploitation of marine resources, maritime security, and conflicts of cultural concepts.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future of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 depends to a great extent on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ocean competition. Recently,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the Journal and the Law of the Sea Research Center of the Institute of Law of the Shangha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jointly held a seminar to discuss many ocean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 This issue issues some experts' statements in order to arouse further discussion.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分类号】:D99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鞠海龙;张三保;;对中日东海划界的现实思考——从邓小平“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视角[J];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03期
2 彭韩铭;;从“东海之争”看中国大国之略[J];法制与社会;2009年18期
3 李国选;;南海共同开发制度化:内涵、条件与制约因素[J];南洋问题研究;2008年01期
4 石莉;;国际实践中海域划界与共同开发的替代和共存模式[J];太平洋学报;2010年04期
5 王玫黎;“搁置争端、共同开发”: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方式[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2年02期
6 于海南;;中日东海问题及共同开发前景[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7 陈万平;;我国海洋权益的现状及维护海洋权益的思考[J];当代经济;2008年08期
8 陈万平;;我国海洋权益的现状与维护海洋权益的策略[J];太平洋学报;2009年05期
9 贾琳;;论我国国际河流的流域生态系统共同开发法律机制[J];法治论丛;2010年05期
10 金永明;;论东海大陆架划界争议与发展趋势[J];政治与法律;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亚芸;;南海“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前景——兼评国际社会解决南海争端的提案[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2 陈叶兰;;论跨国环境纠纷解决机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3 王衡;;WTO条约解释演进与中国服务谈判策略选择——以2005年美国博彩案为视角[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卷)[C];2006年
4 何曜琛;;WTO争端解决裁决于国内法院的效力——兼评以欧盟经验对台湾的借鉴[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六)[C];2007年
5 申进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强制性争端解决机制与海洋环境保护[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6 肖汉强;;南海传统海疆界线是维护我国南海海洋权益的重要保障[A];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第13分会场)[C];2006年
7 高宁;;国际法与构建和谐世界[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8 张乃根;;WTO争端解决的履行[A];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经济法:中国的视角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9 龚向前;;国际食品标准的法律地位——兼评我国《食品安全法》相关条款[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10 江必新;程琥;;论判例在WTO争端解决中的适用[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广东省东莞市公职律师事务所 赵文群;承诺函案件中的法律发现[N];人民法院报;2008年
2 中国海监总队常务副总队长 张惠荣;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看海洋纷争[N];中国海洋报;2005年
3 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 刘树德;析判例在两大法系中的地位和作用[N];人民法院报;2003年
4 虞汪日;国际海洋法法庭的管辖权[N];人民法院报;2004年
5 饶戈平;《开罗宣言》的法律效力不容否定[N];人民日报;2003年
6 焦峻伟;诚信原则的扩展[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7 李居迁;异质文明:近代国际法为何诞生于欧洲?[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8 北京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马建洪 律师;中国企业在国外仲裁败诉须支付仲裁费用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9 吴海雯;中止减让的区别[N];国际商报;2003年
10 王新建;关于对战争犯罪的惩处[N];战士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何秋竺;争议区域石油资源共同开发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郑鹏基;网络交易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3 彭溆;论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中的司法造法[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4 江海平;国际习惯法理论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冬;共同开发制度与南沙问题[D];外交学院;2005年
2 叶鑫欣;南海海洋资源共同开发法律机制研究[D];海南大学;2010年
3 迟远达;中日“东海共识”浅析及东海共同开发建议[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常明霞;论海洋油气资源的共同开发在国际法中的法律基础[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冯立铨;南沙群岛主权争端的国际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李崇政;“南海诸岛问题”的国际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7 马秋;中国南海矿产资源开发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8 徐翔;中日东海大陆架共同开发区域的探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石鹏飞;南沙群岛争端和平解决方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10 丁肇锋;海洋划界规则与实践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446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944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