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反恐实践与武装冲突法的适用性问题——基于国际法律秩序的反思
本文选题:武装冲突 + 反恐战争 ; 参考:《求索》2013年03期
【摘要】:在对被抓获的曾经组织、策划或具体实施恐怖袭击的犯罪嫌疑人适用武装冲突法还是平时刑法的问题,引起了激烈争辩。美国政府通过扩张解释武装冲突的概念对恐怖分子适用武装冲突法的做法,虽然有利于美国政府使用军事力量实施定点清除,但是这种实用主义政策,却违反了国际法律秩序的基本原则,涉嫌侵犯嫌疑人藏身的国家的领土主权,同时激起无辜平民的不满,容易产生新的恐怖性报复行动,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恐怖主义。唯有尊重国际法治,始可根除国际恐怖主义。
[Abstract]:The application of the law of armed conflict or the ordinary criminal law to the arrested criminal suspects who have organized, planned or carried out terrorist attacks has aroused heated debate.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s practice of applying the law of armed conflict to terrorists by expanding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armed conflict is conducive to the use of military force by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to carry out targeted killings, but it is a pragmatic policy. However, it violat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international legal order, encroaches on the territorial sovereignty of the country where the suspect is hiding, and at the same time arouses the discontent of innocent civilians, which is easy to produce new terrorist retaliatory actions, and cannot fundamentally eliminate terrorism. Only by respecting the international rule of law can international terrorism be eradicated.
【作者单位】: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2011年委托课题(1019002C)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课题(XYS12S52)
【分类号】:D9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赵秉志;杜邈;;在联合国法律框架内进行反恐斗争——“全球反恐法律框架”学术研讨会综述[J];法学杂志;2008年03期
2 金娈;;武装冲突攻击方保护敌占区平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磊;李建国;;《罗马规约》中的犯罪收益没收制度:比较与借鉴[J];法学杂志;2009年11期
2 康海军;;反恐刑事特别程序立法模式初探[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3 谢佳;张国臻;;追诉恐怖主义犯罪的职责与自由裁量权[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谭民;;加强中国与东盟能源安全合作的国际法思考[J];南洋问题研究;2012年01期
5 于阳;刘晓梅;;东北亚地区反恐合作机制探析[J];社科纵横;2011年11期
6 谭民;;中国-东盟能源安全合作及其国际法律保障[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赵秉志;杜邈;;论刑法在反恐怖斗争中的功能与局限[J];政治与法律;2009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再辉;上海合作组织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蔡悦;武装冲突中妇女权利的国际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孟凡一;国际法上关于反恐两种法理路径的比较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3 赵海莲;国际武装冲突中的平民保护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4 玛丽亚木·依明;区域性反恐合作比较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马科·萨索利,王祥山;现代武装冲突中的目标选择[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世阳;;从国际法上的自卫权视角对美国反恐战争的思考[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陈俊梅;;试析美国移民法及移民政策的实用主义[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何志鹏;;国际法治视野内的习惯国际人道法[J];东方法学;2009年01期
4 彭心倩;;欧共体竞争法产生的法律历史社会学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5 何永冰;;“实用主义”国际经济法下的中国发展之路[J];经营管理者;2010年22期
6 金娈;;武装冲突攻击方保护敌占区平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王秀梅;;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战争罪中非国际性武装冲突[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王承志;;美国《第一次冲突法重述》败因的法社会学分析[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9 钟振明;;美国政府“反恐战”政策对国际法的消极影响[J];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10 王新;;论战争罪在国际刑法中的确认和特点[J];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何志鹏;;国际法治的中国立场[A];“2020年的国际法”暨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论坛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张乃根;;试论康德的国际人道法理论及其现实意义[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3 邓宁;;统一与干涉:对南奥塞梯事件的国际法思考[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4 周杲;;格俄冲突的国际法评述[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5 刘继勇;;国际法与国际关系论[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6 ;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论坛倡议书[A];“2020年的国际法”暨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论坛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法学所 柳华文;美国反恐战争对国际法提出的挑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王淑军;中国国际人道法国家委员会成立[N];人民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赵阳;《日内瓦公约》:国际人道法的基石[N];法制日报;2006年
4 荀恒栋;军队律师在武装冲突中的职责[N];法制日报;2003年
5 荀潇;交战规则:拒绝过度使用武力[N];法制日报;2007年
6 让—菲利普·拉瓦耶;喜讯与希望[N];人民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张立;保护儿童,战火中的紧急课题[N];检察日报;2009年
8 张召忠;海上战时国际法的发展及运用[N];中国海洋报;2003年
9 荀恒栋;国际人道主义法的沿革[N];法制日报;2003年
10 刘学文 刘魁;“当代国际刑法新视野”研讨会在贵州举办[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燕南;论实用主义法理学进路下的国际经济法[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胡莹;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的工作机制与成效问题研究[D];外交学院;2012年
3 刘衡;国际法之治:从国际法治到全球治理[D];武汉大学;2011年
4 王伟;《联合国宪章》宪法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忠宝;论国际法上的禁止使用武力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洪永红;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7 颜海燕;违反国际人道法犯罪的个人刑事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亦聪;跨界破产之主从程序模式评议[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薛昊天;国际人道法视野下的当代反恐战争[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烨;论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中国际干涉的理论与实践[D];吉林大学;2011年
4 马开;论美国在“反恐”中引发的人权问题[D];西北大学;2009年
5 李虹颖;论战争罪构成要件中的武装冲突[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岳同珍;当代国际法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王超;论战争法规制跨国武装冲突的困境及其突破[D];南京大学;2012年
8 赵世人;从美国的“反恐战争”看反恐国际法建设问题[D];外交学院;2005年
9 蔡悦;武装冲突中妇女权利的国际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于喜华;从国际法治视角探析欧盟法律体制[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206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020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