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船源污染防治法的特点和展望
本文选题:国际船源污染防治法 + 历史发展 ; 参考:《东岳论丛》2010年08期
【摘要】: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和船舶技术迅速发展,来自船舶的污染成为海洋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重大溢油事故的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已经逐步建立了一套控制船源污染的条约体系和较为完善的法律规则。国际防治船源污染海洋的立法也经历了从单一污染防治到多源污染防治的发展历程。通过对国际船源污染防治法律的历史发展和相关法律规则进行解读,我们可以总结出国际船源污染防治法律内在的特点,进而对国际船源污染防治法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hip technology, pollution from ships has become the main source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ince the 1950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frequent oil spills.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has gradually established a treaty system and perfect legal rules for controlling pollution from ship sources. The international legislation to prevent marine pollution from ship source has also experienced the development from single pollution prevention to multi-source pollution prevention. Through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ship source pollution prevention law and related legal rules, we can summarize the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national ship source pollution prevention law, and then make a prospect for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international ship source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law.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分类号】:D996.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秦天宝;论船舶污染的国际法律控制[J];世界海运;1999年06期
2 于化伟;海洋环境责任保险[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2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功臣;建立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会平;试论在我国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黄德林,朱清;当前自然遗产保护的法制缺陷及其完善建议[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3 陈梁,梁咏;浅淡入世后外商投资中国国际海上货运代理业的法律问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王江凌;浅论海上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范围和责任限额制度[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许俊强;船舶保赔保险热点法律问题研究[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崔建远;论争中的渔业权[J];法商研究;2005年06期
7 张湘兰,张学辉;海上保险委付行为法律性质新探[J];法学评论;2001年01期
8 张辉;试论对国际海运竞争的法律调整[J];法学评论;2005年04期
9 秦天宝,李震东;船舶污染的国际法律控制[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10 朱凤岚;;“自然延伸”还是“中间线”原则——国际法框架下透视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争端[J];国际问题研究;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芳;;浅谈我国海洋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的建立[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2 王小北;;浅谈加入HNS公约对我国的影响[A];2007年中国航海学会危险货物运输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初北平;;国际集装箱货物运输中货运代理的法律地位探究[A];中国律师2002海商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李丹;;“谁漏油,谁赔偿”原则合理性分析[A];中国律师2005年海商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韦经建;姚莹;;公共运输领域中回归契约自由的尝试——评《CMI运输法公约》(草案)对于海运服务协议的调整思路[A];2007年海商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韩立新;;论我国海洋环境损害索赔的主体[A];2007年海商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邵敏;陈彬;;论最大诚信原则(英文)[A];2007年海商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艾素君;;论保赔保险合同下“先付条款”的内容与效力[A];2007年海商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赵强;;我国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程序制度若干问题研究[A];2007年海商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辉;;晚近国际航运竞争形态的转变及其法律规制[A];2007年海商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利民;中国近代领水主权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朱建庚;海洋环境保护中的风险预防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董良飞;船舶生活污水污染特征及控制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4 李志文;船舶所有权法律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5 吴继刚;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律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6 艾素君;保赔保险合同法律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冯辉;论船舶优先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刘刚仿;论海难救助的客体[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李刚;论海洋污染责任认定及赔偿[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陈百贤;论船舶污染损害赔偿[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志文;环境侵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2 康诚;无正本提单提、放货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王应富;沿海运输船舶油污损害法律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4 蒋跃川;船员劳动合同之基本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5 张功;二十一世纪海洋倾废国际立法趋势及我国对策[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6 刘海鸥;物权法上的优先权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7 任天干;保赔保险合同法简论[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8 李良鸿;论海事担保[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9 王霞峰;租约提单中的并入条款[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10 赵琛;中英海事诉讼程序之比较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司玉琢;沿海运输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适用问题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Z1期
2 司玉琢;沿海运输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中国对外贸易商务月刊;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贾 P;国际商事仲裁的历史发展[N];人民法院报;2004年
2 龚瑜;环境立法应追求“代际公正”[N];检察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郭策;保障措施制度在GATT/WTO框架下的演进[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刘和平;欧盟并购控制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3 刘刚仿;论海难救助的客体[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子涛;论地理标志的概念[D];苏州大学;2006年
2 董作春;历史发展视域中国际私法的和谐诉求[D];吉林大学;2008年
3 仇思源;论倾销的确定[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韩耀斌;试述跨界河流的国际法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朱磊;21世纪国际海事立法发展及其对我国海商法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5年
6 申亚林;关于最密切联系原则有关问题的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蔺妍;国际融资租赁中的所有权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8 林亚松;国际人权法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9 李琳瑞;WTO一般例外规则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10 王军;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形式论[D];湘潭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209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020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