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加拉瓜诉哥伦比亚案述评
本文选题:尼加拉瓜诉哥伦比亚案 + 条约解释 ; 参考:《现代国际关系》2013年05期
【摘要】:新近一段时期以来,针对一些国家之间争议岛屿的主权归属问题,国际法院适用了多重分级判案规则。国际法院2012年11月对尼加拉瓜诉哥伦比亚案的判决就是这方面的最新案例。经过审查,国际法院最终主要以有效统治作为判案依据将阿尔布开克礁群等7个岛屿判归哥伦比亚所有,而且明确了领土条约中对"附属岛屿"界定的解释规则,以及关键日期的确定及对证据可采性的影响。国际法院的判案法理及相关证据规则虽然存在某些令人难以信服之处,但对于中国等沿海国家和平解决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
[Abstract]:In a recent period, th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has applied the multi-tiered rule in response to the sovereignty of disputed islands between some States. The November 2012 judg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in Nicaragua v. Colombia is the latest case in this regard. As a result of its review, th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ultimately placed the seven islands, including the Albuquerque Reef Group, under the ownership of Colombia, primarily on the basis of effective rule of law, and clarified the rules of interpretation of the "subsidiary islands" as defined in the territorial treaties,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critical dates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admissibility of evidence. Although there are some unconvincing points in the jurisprudence and relevant rules of evid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China and other coastal countries to resolve disputes over territorial and maritime rights and interests peacefully.
【作者单位】: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青年基金项目“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争端中的证据问题研究”(11YJC820169)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重点项目“我国应对海洋权益突出问题的策略研究”(AOCZD20120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9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朱利江;试论解决领土争端国际法的发展与问题——最新案例剖析[J];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伟芳;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论[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2 王燕;WTO下非政府组织参与权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华;论解决国际领土争端的基本法律原则[D];湘潭大学;2006年
2 赵冰;论南海诸岛的主权争端[D];山东大学;2006年
3 刘波;论条约的保留[D];外交学院;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笑笑;;条约解释的方法及其位阶[J];法制与社会;2009年17期
2 乔娇;;论BIT中最惠国待遇条款在争端解决上的适用性[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1年01期
3 吕晓杰;;论中国“入世”后的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韩燕煦;;《联合国宪章》解释对传统条约解释规则的影响和发展[J];环球法律评论;2010年03期
5 钟婧鸾;;论“未预见的发展”与保障措施启动的关系——兼评上诉机构在阿根廷鞋类保障措施案中的认定[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雷蕾;从条约法的角度谈WTO法[J];外交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张乃根;;论WTO争端解决的条约解释[J];时代法学;2005年06期
8 张乃根;;论WTO争端解决的条约解释[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朱和卿;;WTO条约解释论[J];法制与社会;2007年01期
10 干雪;高福罡;;《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三十一条在WTO争端解决中的适用[J];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衡;;WTO条约解释演进与中国服务谈判策略选择——以2005年美国博彩案为视角[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卷)[C];2006年
2 宋杰;;对《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关于条约解释规则的再认识[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3 翁国民;蒋奋;;论WTO规则的法律解释方法——兼谈国际条约法的解释理论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运用[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4 肖军;;继续中止减让案专家组报告中的WTO争端解决机制问题[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蒋奋;;WTO反补贴案件中法律解释问题实证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三)[C];2004年
6 蒋奋;;WTO反补贴案件中法律解释问题实证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四)[C];2005年
7 王煦棋;;WTO与经济人权[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入世十年之发展”WTO圆桌会议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8 张目强;;论《SCM协定》中的补贴专向性及我国的立法完善[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9 梁丹妮;;国际投资争端仲裁程序透明度研究——从《ICSID仲裁规则2006》和《UNCITRAL仲裁规则(修订草案)》谈起[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10年年会综述[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中心研究员 黄东黎;WTO协定法律解释的基本原则[N];人民法院报;2006年
2 刘敬东;“双反”案胜诉之下的法律隐忧[N];经济参考报;2011年
3 杨国华;纺织品过渡性保障机制与保障措施协议的关系[N];国际商报;2003年
4 张乃根 复旦大学法学院;正确处理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延忠;国际税收协定解释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2 杨楠;WTO对自然资源产品国际贸易的规制及中国立场[D];吉林大学;2013年
3 徐莉;WTO“公共道德例外”条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顾婷;国际公法视域下的WTO法[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志勇;世界贸易组织条约解释原则浅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2 周帅军;条约解释规则在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中的适用[D];吉林大学;2011年
3 赵欣;条约的目的解释方法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邓卫卫;论条约文本解释的优先使用性[D];山东大学;2012年
5 胡金平;上下文解释方法在WTO争端解决中的运用[D];厦门大学;2009年
6 高梦魇;对华纺织品特保条款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7 吕洁;论嗣后惯例解释方法的WTO争端解决实践[D];郑州大学;2012年
8 叶歆炜;WTO争端解决中的法律解释方法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9 肖夏;WTO义务减让表的解释[D];吉林大学;2008年
10 何娟;条约解释视野下的中国进口汽车零部件案[D];外交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20224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022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