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海洋法法庭程序对滞留海员权利救济问题研究
本文选题:国际海洋法法庭 + 海员权利 ; 参考:《大连海事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国际海洋法法庭是基于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项下成立的综合处理海洋争端的专业性法庭。自1996年设立以来,共审理了 25起案件,其中8件为迅速释放程序案件(见附表),近年来有关于迅速释放案件争端均提交于国际海洋法法庭进行处理。航运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船旗国船舶和海员被扣留国非法扣押的情况时有发生,其中涉及被滞留的海员权利得不到及时救济的问题。船旗国为了能够及时将本船海员解救出来,往往会与扣留国进行协商,协商不成则会提交法庭提起船员迅速释放程序,通过向扣留国提供保证金或者财产性担保,要求扣留国释放扣押船舶和被滞留的海员。因此,对于被滞留的海员的权利救济大多集中在法庭的迅速释放程序中。本文就以国际海洋法法庭为视角,以法庭的管辖权、法律的适用、程序的提起以及裁决的执行的问题探讨被滞留海员权利救济的法律问题。在确定法庭对案件是否具有管辖权问题上,法庭会与国际法院之间存在管辖权冲突,由于法庭与国际法院是平行并列的关系,相互之间不领导,不管制,所以在出现管辖权冲突的时候个别情况下会难以解决,导致解救海员的时间有所延长。在程序的启动上,存在着申请主体单一、申请条件有纰漏等问题;法庭审理案件时的法律的适用,存在着零散、缺乏具体的强制性规范等影响海员权利救济的因素;最后在裁决的执行方面,存在着对执行程序规定的立法空白现象,没有机构和法律规范对裁决执行进行监督和负责,使迅速释放程序成为有人判无人管的"救济"程序。这一系列的问题均会对被滞留海员的权利救济产生不良影响,需要我们分析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使海员的权利救济问题得以妥善解决。我国在"一带一路"海洋战略强国的政策带领下,正在从海运大国迈向海运强国。我们要了解掌握国际司法机构对海员权利救济问题的方式方法,通过比较研究来完善我国在这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而充分有效的保护我国海员权利,为海洋战略强国政策的良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Abstract]:The International Tribunal for the Law of the Sea is a specialized court established under the 1982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to deal comprehensively with maritime disputes.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in 1996, a total of 25 cases have been heard, 8 of which are prompt release procedures (see table), and in recent years disputes over prompt release have been referred to the International Tribunal for the Law of the Sea.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shipping industry, the illegal arrest of flag state ships and seafarers in the detained countries occurs from time to time, which inv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rights of stranded seafarers can not be promptly remedied. The flag State, in order to be able to rescue the seafarers of the ship in a timely manner, often consults with the withholding State, or, failing such consultation, submits the matter to the Tribunal for the prompt release of the crew, by providing a bond or property guarantee to the withholding State, To demand the release of the detained ship and the detained seafarer. As a result, relief to stranded seafarers is mostly concentrated in the court's prompt release proced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ternational Tribunal for the Law of the Se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legal issues of the relief of the rights of detained seafarer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Tribunal,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aw, the initiation of procedures and the enforcement of decisions. There will be a conflict of jurisdiction between the Tribunal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in determining whether the Tribunal has jurisdiction over the case, since the Tribunal is parallel to th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and does not lead one another, regardless of system, Therefore, in case of jurisdiction conflict, it will be difficult to solve in some cases, leading to the prolongation of the time of rescuing seafarers. In the start of procedure,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single application subject and flawed application condition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aw in court cases is scattered, the lack of specific mandatory norms and other factors affecting the seafarer's right relief; Finally, in the aspect of enforcement, there is a legislative gap in the enforcement procedure, and there is no organization or legal norm to supervise and be responsible for the execution of the award, so that the prompt release procedure becomes a "remedy" procedure which is ruled unattended by some people. This series of problems will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right relief of the stranded seafarers.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analyze and solve the existing problems, so that the right relief problem of seafarers can be properly solved. Under the policy of "Belt and Road" maritime strategic power, China is changing from a maritime power to a maritime power. We should understand the ways and means of mastering the remedies of international judicial institutions to seafarers' rights, and improve the shortcomings of our country in this respect through comparative studies, so as to fully and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rights of seafarers in our country. To contribute their own strength to the good development of marine strategic power policy.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9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车力;《国际海洋法法庭研究》出版[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斯琴;论国际海洋法法庭的地位和作用[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3年06期
3 申进忠;论国际海洋法法庭与环境保护[J];太原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谢红霞;国际海洋法法庭若干法律问题的分析[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谢晓彬;;国际海洋法法庭若干法律问题的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05期
6 王孟霞;;高之国当选国际海洋法法庭法官[J];中国船检;2008年03期
7 吴慧;从“蒙特·卡夫卡”号案析国际海洋法法庭的地位和作用[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8 袁娟娟;;论担保国的责任和义务——2011年国际海洋法法庭“担保国责任与义务”咨询案述评[J];社会科学家;2012年11期
9 吴慧;论国际海洋法法庭法官的任职条件[J];中外法学;1996年03期
10 赵理海;国际海洋法法庭:油轮“塞加号”案评介[J];中外法学;199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周忠海;;论国际海洋法法庭的管辖权[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5年卷第一期A部分[C];2005年
2 关晶;;论国际海洋法法庭的临时措施管辖权[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7年卷第1期[C];2007年
3 金永明;;国际海洋法法庭与国际法院比较研究——以法庭在组成、管辖权、程序及判决方面的特征为中心[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5年卷第一期A部分[C];2005年
4 付玉;;国际海洋法法庭咨询意见与中国海底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叶强;WEI Yujia;;咨询意见在国际海洋法法庭全庭的发表程序初探[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14年卷第1期[C];2014年
6 ;卷首语[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14年卷第1期[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戎昌海;许光建宣誓就任国际海洋法法庭法官[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2 吴志强;高之国当选国际海洋法法庭法官[N];人民日报;2008年
3 商乃宁;高之国连任国际海洋法法庭法官[N];中国海洋报;2011年
4 记者 罗静雯 实习生 袁时雨;张轩会见国际海洋法法庭庭长叶肃斯一行[N];重庆日报;2011年
5 张慎思;胸怀公义 不辱使命[N];法制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袁定波 周斌;高之国高票连任国际海洋法法庭法官[N];法制日报;2011年
7 记者 张斌键;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会见国际海洋法法庭庭长叶肃斯[N];中国海洋报;2011年
8 苏大维;日本人首掌国际海洋法法庭引中韩俄担忧[N];国防时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张艳;“这是一次规模大、规格高的盛会”[N];中国海洋报;2010年
10 记者 赵建东 康明乐;刘赐贵会见大陆架界限委员会主席国际海洋法法庭庭长一行[N];中国海洋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桥;国际海洋法法庭迅速释放程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张敬真;国际海洋法法庭管辖权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3 赵光;国际海洋法法庭临时措施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4 金真真;国际法院与国际海洋法法庭管辖权冲突浅析[D];清华大学;2015年
5 刘源;国际海洋法法庭临时措施研究[D];贵州大学;2016年
6 简花平;国际海洋法法庭的临时措施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海南大学;2016年
7 吴文平;国际海洋法法庭的临时措施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8 罗马(Roman);俄罗斯在国际海洋法法庭中的争端解决法律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9 王若凡;国际海洋法法庭程序对滞留海员权利救济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7年
10 陶俊辉;论国际海洋法法庭与WTO争端解决机构管辖权的冲突[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745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074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