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海洋环境的法律治理问题研究
本文选题:区域海洋 + 环境问题 ; 参考:《太平洋学报》2011年01期
【摘要】:伴随着人类"活动半径"从"内陆"延展至"海洋",海洋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海洋生态系统的区域相对独立性及近海水域海洋环境的恶化,使海洋环境问题的区域性彰显。无疑,区域化调整方法是破解海洋环境治理难题之钥,区域合作则是实现海洋环境问题区域化调整的重心及主要路径,海洋环境治理路径分析是探讨区域海洋环境治理的上佳选择。本文通过析评海洋环境区域化调整方法与区域合作手段,进而探讨区域海洋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案例,寻求法律治理路径。
[Abstract]:With the extension of "radius of activity" from "inland" to "ocean", the problem of marine environmen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 relative independence of the marine ecosystem and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marine environment in the offshore waters make the regional problems of the marine environment manifest. Undoubtedly, the regionalization adjustment method is the ke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ocea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nd regional cooperation is the center of gravity and the main path to realize the regionalization adjustment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 analysis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path is the best choice to explore the regional marine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t cases of regional marine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y analyzing the adjustment methods of marine environment regionalization and the means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seeks the path of legal governance.
【作者单位】: 温州大学法政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科学发展观与知识产权战略法治保障”( 08CFX033) 温州文化研究课题“海洋时代近海海洋环境治理——基于长三角的温州视域”,笔者参与的“国外环境法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兼论新时期中国环境法律的发展”(2009JJD820005) 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D996.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建凯;国内环境民间组织合法性初探[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年03期
2 桂花;;国际货币体系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21期
3 樊勇明;试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构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崔建远;论争中的渔业权[J];法商研究;2005年06期
5 魏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贸易保护和政府干预——对理论文献的简要回顾[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年02期
6 崔守军;相互依赖与国际合作的相关性考察[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7 刘华;齐洪;;试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政治功能[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8 戴晓东;单极世界的变数——对单极稳定论的一种批判[J];国际观察;2003年01期
9 潘亚玲,张春;当代国际关系的传统与变革[J];国际论坛;2004年02期
10 李小军;“导弹技术控制制度”的困境与出路:一种机制研究[J];国际政治研究;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韩立新;;论我国海洋环境损害索赔的主体[A];2007年海商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卓骏;管理贸易体制下的贸易保护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张云燕;社会建构主义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D];复旦大学;2004年
3 何霄;阿根廷危机的国际关系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4 张建新;霸权体系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4年
5 朱建庚;海洋环境保护中的风险预防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李敏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7 严建苗;WTO框架下保障措施的经济学分析[D];浙江大学;2005年
8 杨鸿;雁行模式与东亚经济合作[D];复旦大学;2005年
9 黄涧秋;保障措施实施条件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10 张志刚;国家间的安全合作与当代中国的安全追求[D];暨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俊平;吉尔平《国际关系的政治经济学》评析[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1年
2 李艳;战后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差异与共识[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范崴;油污侵权损害的赔偿范围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4 刘建文;论软国力建设对新加坡现代化的作用[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须弘;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与加入世贸组织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马风涛;美国贸易保护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7 张义明;21世纪支撑中国崛起的雄鸡发展战略模式[D];河南大学;2004年
8 丁祖煜;戴高乐与阿登纳欧洲联合的战略与行动之比较[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丽杰;论污染造成海洋环境损害的国家求偿[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10 张铁强;金融霸权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晓霞;;浅析跨境环境污染损害[J];北方经贸;2011年08期
2 邓宁;;论北美自由贸易区对贸易与环境的法律协调[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刘洋;;浅论国际环境法中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J];法制与社会;2011年20期
4 张冕;;浅析环境合作机制中的司法保障[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9期
5 Stefano Nespor;彭峰;;全球变暖:环保主义之死?[J];环境资源法论丛;2007年00期
6 周长玲;;论专利法生态化的必要性[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7 李醒;石春玲;;经验与借鉴:欧盟环境信息公开与中国相关立法的完善[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李星;;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年23期
9 焦梓;;论跨界环境损害国家责任[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闫亚鹏;肖涛;;浅议PPM标准及我国的对策[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2年
2 傅聪;;挑战、机遇、互动中的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法律制度[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3 那力;;环境问题:人类之痛,法制之重(代译者序)[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4 赵成名;;WTO与贸易生态化若干法律问题研究[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2年
5 王欢欢;;欧盟环境法的最新发展、不足与启示[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周珂;王权典;;我国入世后环境与贸易问题的法律审视[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2年
7 李艳芳;;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规则的互动——兼论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对策[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2年
8 张颖;;WTO的环境规则与我国的环境法制建设[A];江苏省经济法研究会2003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马迅;;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能源宪章条约》的投资规则[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10 刘卫先;;对后代人环境权论的几点质疑[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一林;与环境问题有关的WTO协定条款[N];国际商报;2001年
2 一林;与环境问题有关的WTO协定条款[N];国际商报;2001年
3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宋杰;从诉讼看跨国环境污染[N];法制日报;2008年
4 外经贸部 陈晓东;WTO框架下的贸易与环境问题[N];中国环境报;2001年
5 凌善康;贸易与环境和谐发展[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宁杰 赵刚 孙晓光;模拟案件 精彩表现[N];人民法院报;2005年
7 林灿铃;国际环境法的目的及其法则[N];法治快报;2007年
8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世界贸易组织司;一同走进WTO(9)[N];国际商报;2001年
9 记者 宁杰 赵刚 孙晓光;世界法律大会举行模拟法庭活动[N];人民法院报;2005年
10 常纪文;浅谈国际环境法的社会基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金慧华;世界银行环境政策的法理分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2 张相君;区域海洋污染应急合作制度的利益层次化分析[D];厦门大学;2007年
3 金正九;东北亚海域环境污染防治的国际合作[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4 那力;国际环境法的新理念与国际法的新发展[D];吉林大学;2007年
5 杨凡;北极生态保护法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王宇松;碳关税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燕;我国贸易与环境中有关绿色壁垒的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2 侯璐;贸易、环境及我国立法对策[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3 卢群群;GATS框架下服务贸易自由化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与协调[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4 王群;WTO体制下贸易与环境法律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5 吴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6 徐小燕;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国际法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7 周峨春;战争与环境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8 董浩;国际投资中的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马春晖;能源投资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法律规制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曲昕;WTO框架内贸易环保之冲突与我国环境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813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081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