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国际商事仲裁禁诉令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18 10:18
【摘要】:随着国际间经济贸易往来的日益繁荣,国际商事仲裁基于其自身便捷、公正、快速等优点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当事人认可,其在国际贸易争端解决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避免当事人违反仲裁协议到另一国法院诉讼,英美法系和一些大陆法系国家通常采用签发禁诉令的方式支持仲裁,但是禁诉令制度在司法实践中一直因有违背“国际礼让原则”之嫌而备受诟病。目前外国法院向我国一方当事人签发禁诉令的情况时有发生,但国内尚未建构相应制度用以应对,针对这一情况本文通过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禁诉令制度的司法实践进行比较与分析,并结合国际商事仲裁的自身规律及特点,为我国国际商事仲裁领域相关禁诉令制度的建构提供相应建议。具体而言,本文包括:第一部分为“国际商事仲裁禁诉令的基本理论”。本部分首先考察了禁诉令制度的历史,梳理禁诉令制度的演进历程,区分对比了国际商事仲裁的禁诉令制度与国际民商事诉讼中的禁诉令制度,厘清了两种不同的禁诉令的适用条件与范围。然后分析了禁诉令制度在国际商事仲裁中的独特作用。文章认为,禁诉令制度在国际商事仲裁中的作用主要在于,维系仲裁条约之权利义务以及维系仲裁之尊严,防止无理取闹且具有压迫性质的行为。最后探讨了国际商事仲裁禁诉令制度的理论基础。文章认为,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支持仲裁原则、国际礼让原则和既得权说等原则和理论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说明在国际商事仲裁中采用禁诉令制度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第二部分为“国际商事仲裁禁诉令制度的立法与实践”。本部分首先梳理了国际公约的相关规定,着重于影响较大的《布鲁塞尔公约》体系、《纽约公约》和《联合国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文章通过若干案例阐释了在当前国际商事仲裁领域国际条约的应用现状。其次,在域外国家立法与实践中,文章以英国、美国为代表的英美法系和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大陆法系两个方面具体介绍了该项制度在不同法域国家适用上的不同。第三部分为“我国国际商事仲裁禁诉令制度的构建”,本部分首先梳理了我国学界关于是否引入禁诉令制度的争论点,文章认为,若我国不引入或建立禁诉令制度将会对我国当事人的权利保护造成不便,产生风险隐患,对当事人财产及人身自由造成不利影响。其次,文章在国际商事仲裁领域总结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相关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分别以“签发”和“接受”两个角度对国际商事仲裁领域中禁诉令制度的构建提出政策建议。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prosperit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exchanges,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has been recognized by more and more parties on the basis of its own advantages of convenience, fairness and speed, and it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settle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disputes. In order to prevent parties from violating an arbitration agreement in court in another country, common law and some civil law countries usually support arbitration by issuing injunctions, However, the injunction system has been criticized for violating the principle of international comity in judicial practice. At present, the situation that foreign courts issue injunctive orders to one of the parties in our country happens from time to time, but the corresponding system has not been constructed in our country to deal with it. In view of this situation, this paper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judicial practice of the injunction system in Anglo-American law system and civil law system, and combines the law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To provid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relevant injunction system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in China. Specifically, this paper includes: the first part is the basic theory of injunction in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This part first reviews the history of the injunction system, combs the evolution of the injunction system, and compares the injunction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with the injunction system in international civil and commercial litigation. It clarifies the application conditions and scope of two different injunctions. Then it analyzes the unique role of injunction system in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The article holds that the function of injunction system in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mainly lies in maintaining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arbitration treaties and maintaining the dignity of arbitration so as to prevent unreasonable and oppressive acts. Finally,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injunction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is discussed. The author holds that the principle of party autonomy, the principle of supporting arbitration, the principle of international comity and the doctrine of vested rights can explain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necessity and rationality of the application of injunction in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The second part is the legisl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injunction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This part firstly combs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Focusing on the influential Brussels Convention system, the New York Convention and the United Nations Model Law on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eaties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through several cases. Secondly, in the legislation and practice of foreign countries,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system in different jurisdictions from two aspects: Britain, the United States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Anglo-American legal system and Germany and Japan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continental law system. The third part i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junction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in China". This part firstly combs the arguments about whether to introduce the injunction system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of our country. If our country does not introduce or establish the injunction system, it will cause inconvenience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of the litigants in our country, cause the risk hidden danger, and have adverse effects on the property and personal freedom of the parties concerned. Secondly,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relevant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of common law and civil law countries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policy sugges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junction system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ssuing" and "accepting" respectively.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9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杰;略论国际商事仲裁的优势及其实现途径[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杜永浩;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独立性新论——兼及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诉瑞士工业资源公司侵权损害赔偿纠纷案[J];当代法学;2002年12期

3 王胜东;论法院对国际商事仲裁的司法干预[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12期

4 何炼红;论国际商事仲裁的性质[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李长春;论在国际商事仲裁过程中法院的协助和保障作用[J];中国海商法年刊;2002年00期

6 孙宏月,夏志宏;如何应对国际商事仲裁裁决?[J];石油企业管理;2002年11期

7 任桂芬;国际商事仲裁与诉讼的区别[J];经济论坛;2003年21期

8 童培幸;中国国际商事仲裁论坛在上海隆重举行[J];国际市场;2004年06期

9 陈琳;论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撤销程序的双重制约[J];时代法学;2004年05期

10 门华;论法院对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撤销[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恩乾;;论国际商事仲裁中平行程序的限制与调整[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2 张文亮;;被撤销之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及其承认与执行[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3 姜仁双;;论国际商事仲裁管辖权的确认[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玉林;何凡;孙慧娟;;国际商事仲裁的庭前准备程序[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葛黄斌;;关于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书面形式[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管秀红;吴呈祯;;论国际商事仲裁的司法审查[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潇剑;;跨国网上仲裁若干法律问题研究[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崔起凡;;国际商事仲裁域外取证的司法协助:现状与趋势[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丁伟;;论国际商事仲裁中适用司法解释的悖论性现象[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10 崔起凡;;论国际商事仲裁中的独立专家证人——以《国际仲裁取证规则》为中心[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邕生;站在国际商事仲裁新的地平线上[N];国际商报;2004年

2 张巍;国际商事仲裁[N];人民法院报;2002年

3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首席大法官 肖 扬;在国际商事仲裁委员会第十七届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词[N];人民法院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万学忠;国际商事仲裁发展的新挑战[N];法制日报;2006年

5 李为民(作者系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商事仲裁期待与国际接轨[N];湖北日报;2006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谢新胜;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撤销制度存在的意义[N];人民法院报;2008年

7 记者 陈永辉;促进国际商事仲裁事业的发展[N];人民法院报;2008年

8 张巍;日本国际商事仲裁[N];人民法院报;2002年

9 张 巍;日本国际商事仲裁[N];人民法院报;2002年

10 记者 黄信 实习生 肖潇;南宁市贸促会举办国际商事仲裁及风险防范培训班[N];广西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圣翠;国际商事仲裁强行规则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2 石现明;国际商事仲裁当事人权利救济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3 陈燕红;“非内国化”理论及其对国际商事仲裁一体化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4 林一;国际商事仲裁意思自治原则论纲[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5 赵宁;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撤销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陈翔;当代国际商事仲裁实体法适用之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寇丽;现代国际商事仲裁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刘晓红;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法理与实证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9 郭晓文;国际商事仲裁协议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10 崔起凡;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证据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丽娜;论国际商事仲裁程序法适用中之“非国内化”理论[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2 李晓琳;论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司法审查中的公共政策[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3 张超;论国际商事仲裁中可仲裁性的发展趋势[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4 邓勇;撤销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5 何丽莎;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有效性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6 李昕;论国际商事仲裁的保密性问题[D];苏州大学;2009年

7 许春燕;网上国际商事仲裁之仲裁地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8 王贤东;论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调解[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9 宋江涛;国际商事仲裁非内国化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10 栾经光;论国际商事仲裁的价值取向[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315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1315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e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