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自治与它导:竞技仲裁理念之程序表达——以CAS仲裁为例兼及对我国之启示

发布时间:2018-08-11 08:32
【摘要】:运用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讨论了竞技体育仲裁中自治与它导理念的程序表达。研究结论表明,竞技仲裁不应持平兼顾二者,而应加权考虑仲裁程序的它导取向,赋予仲裁庭在案件管辖、程序管理、证据组织及裁决作出等方面的强势力量,确保竞技体育争议得到公正且高效处理;但应慎防它导性质变为仲裁庭之独裁。研究为我国建构适合中国的竞技仲裁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撑。
[Abstract]:By means of comparative study and empirical stud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cedural expression of autonomy and its guiding concept in competitive sports arbitration. The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shows that competitive arbitration should not balance both of them, but should consider its guiding orientation of arbitration procedure in a weighted way, and give the arbitral tribunal a strong power in the aspects of case jurisdiction, procedure management, evidence organization and decision making, etc. Ensure that competitive sports disputes are handled fairly and efficiently, but be careful that they become dictatorial by arbitral tribunals. The research provides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etitive arbitration mechanism suitable for China.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法学院;
【基金】:中国法学会2010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自选课题(编号:CLS-D1040)
【分类号】:D99;D922.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进江;;《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改的动因、指导思想与原则探析[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2 陈爱华;陆海;;我国残疾人体育健身的法律保护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陈浪波;;浅议体育社团法规建设[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S2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毅;张立营;;论学生体育权利的法律救济[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2 张厚福;张新生;孔军;张春燕;张豪杰;;体育反不公平竞争行为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3 陈书睿;;专业运动员权利的法律研究[A];第3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公晓红;树立和谐仲裁理念[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年

2 罗嘉司;法律介入裁判“黑哨”问题辩[N];法制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赖晓莉;学生体育锻炼每天不得少于1小时[N];成都日报;2006年

4 陈煜儒;后奥运时代现行体育法律需重新“打量”[N];法制日报;2008年

5 丁 莹;《体育服务认证管理办法》明年起实施[N];中国质量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石锋;打破新疆体育发展的瓶颈[N];新疆日报(汉);2005年

7 本报记者 苏世杰;市人大常委会检查《体育法》实施情况[N];衡阳日报;2008年

8 田享华邋陈泳谕 张丙杰;体育法专家借奥运倡导我国运动员“维权意识”[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9 YMG记者 夏丹 通讯员 宋桂芹;芝罘推出劳动争议圆桌仲裁[N];烟台日报;2010年

10 记者 李贺普;国家体育总局清理法规废止129件法规[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彩红;竞技体育犯罪法律治理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2 余宇;中国运动员劳动权法制保障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艳琳;我国竞技体育中操纵比赛犯罪及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年

2 谭小勇;我国竞技体育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魏玲玲;运动员人身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刚;我国运动员竞技能力物质利益归属问题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5 赵怀志;临时组织型体育风险致害案件适用风险自受原则的反思[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周青山;体育法的概念和范围[D];湘潭大学;2007年

7 才宁;体育法中伤害保障制度确立的探讨[D];复旦大学;2008年

8 张笑世;我国《体育法》修改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廖娟;“黑哨”问题的社会法探析[D];兰州大学;2006年

10 李强;职业体育俱乐部及其相关法律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764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1764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5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