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中日钓鱼岛争端解决方法探析

发布时间:2018-08-18 16:17
【摘要】:依据国际法解决彼此争端是中日双方应该履行的国际义务。从理论上而言,中日钓鱼岛争端符合《联合国宪章》规定的使用武力的例外情况,但鉴于中日两国的具体情况,通过武力方法解决钓鱼岛争端可行但不可取,而采用法律方法虽可取但不可行,相比之下,采用政治或外交方法既可行亦可取。中日双方应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借鉴有关国家将岛屿争端与海洋划界争端分别处理的方法,妥善解决钓鱼岛领土主权争端。
[Abstract]:It is an international obligation for China and Japan to settle their disputes in accordance with international law. In theory, the dispute over the Diaoyu Island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is in line with the exceptions to the use of force provided for in the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 but given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China and Japan, it is feasible but not desirable to resolve the dispute by force. In contrast, political or diplomatic methods are both feasible and not feasible. On the basis of full consultation, China and Japan should draw lessons from the methods adopted by relevant countries to deal with the island dispute and the maritime delimitation dispute separately, and properly resolve the territorial sovereignty dispute of the Diaoyu Islands.
【作者单位】: 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际海洋法在解决中日海洋权益争议中的应用研究”(06XFX0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822.3;D99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苏晓宏;中国参与国际司法的困阻与对策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维林;法律全球化:一种概念的考察[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王开玺;英军焚毁圆明园原因辨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刘健;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发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杨成铭;条约对第三国的效力及其最新发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杨炼;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之宪政模式比较[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陈柏安;陈柏新;谢平;;对我国非法证据排除原则合法性与合理性的质疑[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孙鹤;;国际法的文化内核─公平[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陈妙峰;蒙古无核区问题探析[J];东北亚论坛;2002年01期

9 张琳;试述国际融资中的国家豁免[J];当代法学;2003年01期

10 王秋玲;国际法表现形式与渊源之我见[J];当代法学;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袁成毅;;国际法视野中的战争赔偿及历史演变[A];“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呈元;国际犯罪及其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卢凌宇;论冷战后挑战主权的理论思潮[D];外交学院;2002年

3 吕彩霞;论我国海域使用管理及其法律制度[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4 李萍;NAFTA国际投资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 王霞;国际税收竞争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肖冰;《SPS协定》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7 周丽;论近代自然法的产生[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王玉玮;欧共体与GATT/WTO的法律关系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孙维佳;论欧盟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赵建文;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宏;新干涉主义评析[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1年

2 侯焱;国家主权原则依然是国际法最基本的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柯玲娟;试论国际条约成立的实质要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肖伟志;WTO与我国公共企业规制之立法对策[D];湘潭大学;2002年

5 林德核;论国际刑法的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郭跃辉;试论个人在国际法中的地位[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7 张翠宇;论WTO协议在我国的适用[D];黑龙江大学;2003年

8 于静;加入WTO后中国对外反倾销的政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9 孙卫东;论立法权的限制[D];苏州大学;2003年

10 蔡高强;论全球化进程中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D];湘潭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管建军;国际法院的“复兴”与我国之应对[J];法学;1996年04期

2 徐弘艳;;论国际争端解决方法新的发展趋势[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姜华;中日关于钓鱼岛的争端[D];延边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900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1900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8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