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论公共秩序发展趋势之限制适用

发布时间:2018-08-24 08:58
【摘要】:公共秩序虽因其实质在于维护本国国家及其人民的利益而被称为国际私法中的"安全阀",但由于它缺乏一个确定、统一的概念与适用标准,因而该制度在实践中容易被滥用。而公共秩序的滥用势必大大降低国际私法在协调各国法律冲突中的价值,妨碍国际民事交往的稳定和安全,有悖于当今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甚至走向国际私法价值取向的反面。正因为如此,所以有必要对公共秩序加以限制适用,且业已成为公共秩序的发展趋势之一。我国有关立法也应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加以完善。
[Abstract]:Although public order is called "safety valve" in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because its essence is to safeguard the interests of our country and its people, it is easy to be abused in practice because of its lack of a definite, unified concept and applicable standard. The abuse of public order is bound to greatly reduce the value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in coordinating the conflicts of laws of various countries and hinder the stability and security of international civil exchanges, which runs counter to the general trend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the world today. Even towards the reverse of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Because of this, it is necessary to restrict the application of public order, and has become one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public order. The relevant legislation of our country should also conform to this development trend to perfect.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
【分类号】:D99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霍政欣;;公共秩序在美国的适用——兼论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J];法学评论;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振豹;论国际私法上识别冲突的解决[J];比较法研究;2003年03期

2 金振豹;国际私法上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之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4年06期

3 孟宪伟;;国际私法中法律规避的若干问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霍政欣;;美国法院查明外国法之考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刘亚丁;论国际私法上法律规避的效力[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屈振辉;;法域变迁的人性诠释[J];边缘法学论坛;2010年02期

7 王国语;;论国际私法经济分析的范围[J];长白学刊;2010年02期

8 李红军,王春光;对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基础维度的思考[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9 胡洪亮;;知识产权法律冲突问题浅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冯佳丽;;论我国公共秩序保留的限制适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志勇;论总行对海外分行存款债务之承担[D];厦门大学;2002年

2 杜新丽;法律选择方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朱伟东;南非国际私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姜茹娇;国际私法中损害赔偿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刘来平;外国法的查明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6 于飞;海峡两岸民商事法律冲突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5年

7 袁雪;法律选择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费艳颖;专利权法律冲突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9 陈泰锋;世界贸易体制的博弈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钱锋;论外国法院民商事判决的承认与执行[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马志强;;美国《第二次冲突法重述》中最密切联系原则评析[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0年05期

2 刘永鑫;附条件承诺在合同订立中的效力——兼论《合同法》与《统一商法典》相关立法[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佳瑾;;国际私法性质问题再探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2 舒卓琼;;论推行国际私法双语教学[J];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3 龚玲燕;;浅论国际私法的性质[J];法制与社会;2011年21期

4 周尔圭;;浅论公共秩序保留制度[J];经营管理者;2011年14期

5 李岚;;企业涉外合同法律适用上的意思自治原则[J];管理工程师;2011年05期

6 陈胜;;论国际私法主权基础的合理定位[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陈甜甜;;国际私法性质的哲学分析[J];企业导报;2011年08期

8 夏巍予;李梦娇;李燕;;解决连结点难题的王牌武器——最密切联系原则[J];青春岁月;2011年16期

9 刘娜;;政府利益分析说[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7期

10 李阳;;浅析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在我国的适用与完善[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杰;;公共秩序,知识产权保护与中美知识产权争端:分析、评论与对策[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李婧;;规则尊重与城市公共秩序文明的构建[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奠定世界城市基础——2010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张天翼;;论构建中国-东盟自贸区国际私法法律框架[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李婧;;规则尊重与城市公共秩序文明的构建[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马乐;;和谐视域中的国际私法——以国际民事司法协助为视角的考量[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6 宋云博;;国际私法人本论——论国际私法的“人本原则”[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7 李双元;靳晨阳;;初论行为法学和国际私法[A];行为法学在中国的崛起[C];1993年

8 窦炎国;;论公共秩序[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9 余诚;;论冲突法上意思自治之法律限制的晚近发展——兼及我国立法的完善[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10 刘正中;;中国国际私法词源考[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私法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湘君;实现国际私法的中国化[N];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本报评论员;全力打造良好公共秩序[N];廊坊日报;2010年

3 李辉 刘静;河口区“四项整治” 让公共秩序有条不紊[N];东营日报;2010年

4 深圳特区报记者 翁惠娟;公共秩序提升了 市民感觉更安全[N];深圳特区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赵阳;肖永平:耕耘在国际私法中国化[N];法制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陈璇;“公共秩序”丢分不少[N];桂林日报;2011年

7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张鸣;“礼”作为一种公共秩序的哲学分析[N];深圳特区报;2011年

8 南方日报记者 胡念飞 实习生 高金花;“扰乱公共秩序”可能打开收治大门[N];南方日报;2011年

9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顾骏;公共秩序最需要谁素质提升?[N];东方早报;2011年

10 记者 邓晋伟 实习生 娜措;我市迎创城测评暨公共秩序集中整治工作部署会召开[N];拉萨晚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冠群;论国际私法系统视野下的最密切联系原则[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徐妮娜;著作权的国际私法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高晓力;论国际私法上的公共政策之运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4 郑维炜;破产的国际私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丁利明;国际产品责任法律适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邢钢;从国际私法角度论外国公司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王晓燕;国际私法中的自然人住所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王国语;承认外国法律效力问题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9 朱莉;国际私法的经济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张淑钿;中国内地与香港区际民商事案件管辖权冲突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国侠;国际私法基本制度新探[D];吉林大学;2004年

2 刘微;国际私法领域中国际惯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于若辰;跨国网络消费合同的国际私法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任丽华;法国国际私法发展史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5 陈e,

本文编号:22002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2002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6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