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联合国接纳新会员国的审查标准与国际责任——以巴勒斯坦申请加入联合国为例
[Abstract]:On September 23, 2011, Palestine formally applied for membership in the United Nations. In this regar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has different views. The conditions for the admission of new members set forth in the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 are not a logical system of argumentation consisting of strict, precise and completely closed essential elements, but in fact, The conditions laid down in the Charter are merely a principled and formalized open political, legal framework. Therefore, the 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standard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the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 as well as the overall interest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fundamental trend of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In examining and deciding on the admission of Palestine,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its major responsibilities i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right of peoples to self-determination and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and on that basis interpret and apply the conditions for admission stipulated in the Charter.
【作者单位】: 巢湖学院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政府参与全球性治理若干法律问题研究》(批准号:10BFX098)
【分类号】:D993.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赵洲;;论国际社会提供保护责任的协助与补充属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邵沙平;黄颖;;新多边主义时代中国国际法的使命[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赵洲;;论国际法上的国家身份建构[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陈克勤;[N];光明日报;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杰;;“保护的责任”:国际法院相关司法实践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2 李伯军;;非洲民族国家建构面临的挑战与国际法[J];法治研究;2011年03期
3 王海平;;武装冲突法研究进展及需要关注的问题[J];当代法学;2012年05期
4 刘萍;;单边抑或多边:航空排放法律规制路径分析[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5 孙志煜;;国际制度的表达与实践——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为样本的分析[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刘筱萌;;超越规则:政策定向国际法学说之理念批评[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7 钱小平;;中国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立法运行宏观效果考察[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8 赵洲;;迈向责任理念的中国主权及其实践[J];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9 赵洲;;保护责任的核心原则、要素在全球治理中的共生与普适[J];广西社会科学;2012年11期
10 邱美荣;周清;;“保护的责任”:冷战后西方人道主义介入的理论研究[J];欧洲研究;2012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欧阳茫;论国际法上保护的责任[D];南昌大学;2010年
2 谭勇;论国际法上的保护责任[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小艳;论国家承认的标准[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晋维;“保护的责任”与现代国际法律秩序[D];暨南大学;2009年
5 许蓓蕾;从“失败国家”到“保护的责任”:国际干预对主权规范的挑战[D];复旦大学;2009年
6 宋丽弘;科索沃问题的国际法思考[D];吉林大学;2009年
7 后萍;论“保护的责任”理论视角下的主权与人权关系[D];山东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徐国栋;“人身关系”流变考(上)[J];法学;2002年06期
2 车丕照;身份与契约——全球化背景下对国家主权的观察[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05期
3 阿马蒂亚·森,朱雅文;有关全球化的十个问题[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09期
4 曾令良;论冷战后时代的国家主权[J];中国法学;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丽娟;严军;;论当代打击恐怖主义措施对国际法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0年18期
2 宋连斌;论联合国《大会议事规则》[J];法学评论;1993年06期
3 孙章季;;论《联合国宪章》的修订[J];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4 徐鹏;;论军事演习与禁止武力的关系[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4期
5 李薇薇;;论联合国经济制裁中的人权保护——兼评联合国对朝鲜的经济制裁[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任元元;;试论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法律性质[J];武警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廖敏;;试论国际托管制度解决索马里海盗问题的可行性[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年01期
8 解永照;魏治勋;;联合国下的国际人权机制[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9 曾令良;;朝鲜核试验问题的国际法考量[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01期
10 邹琳;;人道主义干涉的国际法探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劲松;;联合国与现代国际公务员法律制度的发展[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2 伍俐斌;;论联合国制裁的国际法依据[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3 肖健明;;论联合国人权保障机制的改革[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4 Colin Warbrick;刘衡;;国际法的新发展:科索沃独立及欧盟在其中的作用[A];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何曜琛;;WTO争端解决裁决于国内法院的效力——兼评以欧盟经验对台湾的借鉴[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六)[C];2007年
6 张乃根;;简论国际法在规范国际秩序中的作用[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7 周杲;;格俄冲突的国际法评述[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8 杨泽伟;;联合国改革的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9 刘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中的自决权[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10 颜海燕;;对于国际保护责任的思辨——以国际法的人本化理念为视角[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 黄德明 副教授 刘慧;《联合国特权和豁免公约》介绍[N];人民法院报;2005年
2 记者 白洁 顾震球;手按联合国宪章,誓言做好世界“架桥人”[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3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辛崇阳;日本“入常”问题的国际法思考[N];法制日报;2007年
4 贾兵兵;科索沃独立不构成国际法上的先例[N];法制日报;2008年
5 丁海东;奥运休战,期待国际法保障[N];检察日报;2008年
6 ;1958年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陈宜飚 ;审判萨达姆的国际法之辩[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8 饶戈平;联合国集体安全体制不容破坏[N];法制日报;2003年
9 东北林业大学人文学院法律系副教授 王群;和谐世界理念和国际法基本原则[N];光明日报;2007年
10 丛文胜;战争法对国家战争权的限制[N];法制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锦标;国际法与国际秩序[D];山东大学;2006年
2 李红;国际组织的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窦仲晖;对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政治与法律方式的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4 罗国强;论新世纪国际法之本体[D];复旦大学;2006年
5 洪永红;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6 王秀梅;国家对国际社会整体的义务[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秦倩;国际法与宗教非政府组织[D];复旦大学;2007年
8 张贵玲;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9 张卫华;新港学派视野中的外交保护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廖敏文;《联合国土著民族权利宣言》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后萍;论“保护的责任”理论视角下的主权与人权关系[D];山东大学;2010年
2 侯仲君;台湾当局“参与联合国”问题的国际法剖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王劲松;论国际刑事法院与安理会的关系[D];贵州大学;2008年
4 李占营;论禁止使用武力原则的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维娟;试论人道主义干涉与禁止使用武力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何春明;主权与反垄断并购控制国际化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肖洋;从伊拉克战争论当代国际法上的集体安全制度[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邱冬梅;论国际刑事法院与安理会的关系[D];厦门大学;2006年
9 邢高波;论国际反恐怖中的自卫权[D];黑龙江大学;2006年
10 严妍;国际组织的特权和豁免[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272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227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