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国际海洋法法庭临时措施之“紧急情况”认定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09 21:15
【摘要】:临时措施是国际海洋法法庭的重要制度之一。其在解决海洋争端和维护海洋秩序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法庭在适用临时措施的过程中,对"紧急情况"的认定是关键因素之一。而目前,法庭在"紧急情况"的认定过程中存在自由裁量权较大和认定标准不明确等问题。本文用五部分内容对"紧急情况"的认定进行分析研究。一、临时措施与"紧急情况"概述。临时措施以其非实质性、必要性和临时性的特点成为法庭案件涉及最多的制度。"紧急情况"作为临时措施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指存在一种真实而迫在眉睫、不可弥补的损害。二、"紧急情况"的认定理由和认定依据。临时措施的性质决定了 "紧急情况"是其必要条件之一。因而,适用临时措施时必须对"紧急情况"进行认定。而"紧急情况"认定的主要依据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90条第1款和第5款,以及《法庭规则》第89条第3款和第4款。三、"紧急情况"的认定标准。"紧急情况"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危险性标准和紧急性标准两个方面。危险性标准是指存在"真实的不可弥补的损害"。紧急性标准是指情况"迫在眉睫"。四、"紧急情况"认定过程中的其他问题。"紧急情况"的认定过程中常常遇到"科学不确定性"。这使得认定变得更加复杂。"预防原则"作为国际环境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将其与"科学不确定性"结合起来,非常有助于"紧急情况"的认定。五、"紧急情况"认定的启示。法庭关于"紧急情况"的认定标准主要来自法律规定、法庭实践以及对其他国际司法机构的借鉴。法庭有必要明确"紧急情况"的认定标准。我国至今尚未在法庭有过临时措施案件的实践。加强对"紧急情况"认定的研究有利于我国海洋权益的保护。
[Abstract]:Interim measures are one of the important systems of the International Tribunal for the Law of the Sea. It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settlement of maritime disputes and the maintenance of maritime order. In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im measures, the court's determination of "emergency"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At present, the court in the process of "emergency" in the process of discretion is large and the criteria are not clear and so on. This paper uses five parts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identification of "emergency". I. Overview of interim measures and "emergencies". Interim measures, with their non-substantive, necessary and provisional characteristics, have become the most involved regime in Tribunal cases. " An emergency, a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an interim measure, refers to the existence of a real and imminent, irreparable damage. Second, the reason and basi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emergency". The nature of the interim measures determines that "emergency" is one of its necessary conditions. Therefore, the "emergency" must be determined when the interim measure is applied. The "emergency" is determined mainly on the basis of article 290, paragraphs 1 and 5,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and article 89, paragraphs 3 and 4, of the rules of the Tribunal. Thirdly, the identification standard of "emergency". The criterion of "emergency" mainly includes two aspects: hazard standard and emergency standard. Risk criteria refer to the existence of "real irreparable damage". The criterion of urgency is that the situation is "imminent". Fourth, other problems in the identification process of "emergency". "scientific uncertainty" is often encountered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emergency". As an important concept i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combined with "scientific uncertainty", is very helpful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emergency". Fifth, the revelation of "emergency". The standards of the court's determination of "emergency" mainly come from legal provisions, court practice and reference to other international judicial institutions.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court to clarify the criteria for determining an emergency. Up to now, our country has not had the practice of interim measure cases in court. Strengthening the research on the recognition of "emergency" is beneficial to the protection of marine rights and interests in China.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9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车力;《国际海洋法法庭研究》出版[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斯琴;论国际海洋法法庭的地位和作用[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3年06期

3 申进忠;论国际海洋法法庭与环境保护[J];太原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谢红霞;国际海洋法法庭若干法律问题的分析[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谢晓彬;;国际海洋法法庭若干法律问题的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05期

6 王孟霞;;高之国当选国际海洋法法庭法官[J];中国船检;2008年03期

7 吴慧;从“蒙特·卡夫卡”号案析国际海洋法法庭的地位和作用[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8 袁娟娟;;论担保国的责任和义务——2011年国际海洋法法庭“担保国责任与义务”咨询案述评[J];社会科学家;2012年11期

9 吴慧;论国际海洋法法庭法官的任职条件[J];中外法学;1996年03期

10 赵理海;国际海洋法法庭:油轮“塞加号”案评介[J];中外法学;199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周忠海;;论国际海洋法法庭的管辖权[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5年卷第一期A部分[C];2005年

2 关晶;;论国际海洋法法庭的临时措施管辖权[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7年卷第1期[C];2007年

3 金永明;;国际海洋法法庭与国际法院比较研究——以法庭在组成、管辖权、程序及判决方面的特征为中心[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5年卷第一期A部分[C];2005年

4 付玉;;国际海洋法法庭咨询意见与中国海底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叶强;WEI Yujia;;咨询意见在国际海洋法法庭全庭的发表程序初探[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14年卷第1期[C];2014年

6 ;卷首语[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14年卷第1期[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戎昌海;许光建宣誓就任国际海洋法法庭法官[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2 吴志强;高之国当选国际海洋法法庭法官[N];人民日报;2008年

3 商乃宁;高之国连任国际海洋法法庭法官[N];中国海洋报;2011年

4 记者 罗静雯 实习生 袁时雨;张轩会见国际海洋法法庭庭长叶肃斯一行[N];重庆日报;2011年

5 张慎思;胸怀公义 不辱使命[N];法制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袁定波 周斌;高之国高票连任国际海洋法法庭法官[N];法制日报;2011年

7 记者 张斌键;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会见国际海洋法法庭庭长叶肃斯[N];中国海洋报;2011年

8 苏大维;日本人首掌国际海洋法法庭引中韩俄担忧[N];国防时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张艳;“这是一次规模大、规格高的盛会”[N];中国海洋报;2010年

10 记者 赵建东 康明乐;刘赐贵会见大陆架界限委员会主席国际海洋法法庭庭长一行[N];中国海洋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桥;国际海洋法法庭迅速释放程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张敬真;国际海洋法法庭管辖权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3 赵光;国际海洋法法庭临时措施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4 金真真;国际法院与国际海洋法法庭管辖权冲突浅析[D];清华大学;2015年

5 刘源;国际海洋法法庭临时措施研究[D];贵州大学;2016年

6 简花平;国际海洋法法庭的临时措施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海南大学;2016年

7 吴文平;国际海洋法法庭的临时措施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8 罗马(Roman);俄罗斯在国际海洋法法庭中的争端解决法律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9 王若凡;国际海洋法法庭程序对滞留海员权利救济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7年

10 王晓玉;国际海洋法法庭临时措施之“紧急情况”认定研究[D];海南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3215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3215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2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