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环境治理的法律路径分析与展望
[Abstract]:The domestic laws of Arctic countries are not sufficient to fully fulfil the tasks of Arctic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Existing international laws, soft law and related institutions play a limited role in Arctic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nd cannot achieve cross-sectoral effects on the Arctic environment. Holistic, ecosystem-based governance.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 United States will play a different role in Arctic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than other Arctic countries. In the context of climate change, the Arctic Council needs to improve its structure,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vironmental law principles, and finally form a stable, binding customary law in order to achieve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the Arctic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海洋法视角下的北极法律问题研究”(08BFX081)
【分类号】:D993.5;D996.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蒋帅;郭培清;;北极核污染治理:任重道远(上)[J];海洋世界;2009年09期
2 刘惠荣;杨凡;;国际法视野下的北极环境法律问题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董跃;陈奕彤;李升成;;北极环境治理中的软法因素:以北极环境保护战略为例[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董跃;;论欧盟北极政策对北极法律秩序的潜在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剑锋;吴荣荣;张芳;王勇;俞勇;;北极航道相关海域科学考察研究进展[J];极地研究;2012年02期
2 郭元林;辛玮琰;;核技术:张扬人性的工具“鸦片”[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李响;;极地法律问题[J];生态学杂志;2012年02期
4 孙凯;郭培清;;北极治理机制变迁及中国的参与战略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2年02期
5 阎铁毅;;北极航道所涉及的现行法律体系及完善趋势[J];学术论坛;2011年02期
6 董跃;陈奕彤;李升成;;北极环境治理中的软法因素:以北极环境保护战略为例[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梅宏;王增振;;北极海域法律地位争端及其解决[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刘惠荣;陈奕彤;;北极法律问题的气候变化视野[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郭培清;蒋帅;;俄罗斯核污染对北极生态环境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刘惠荣;董跃;;中国海洋权益法律保障视野中的极地问题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韩逸畴;论北极地区之国际法治理[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刘秀;美加北极群岛水域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于晨;南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郭丛溪;“北极之争”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罗婷;北极海洋权益争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蒋帅;北极核污染治理和国际合作框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7 温娟;美国北极战略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8 任艳阳;基于盲数理论的北极航线通航环境评估[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9 于胜泉;北极航线通航环境影响因素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古祖雪;;现代国际法的多样化、碎片化与有序化[J];法学研究;2007年01期
2 万霞;国际法中的“软法”现象探析[J];外交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王秀梅;;试论国际法之不成体系问题——兼及国际法规则的冲突与协调[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4 刘惠荣;杨凡;;国际法视野下的北极环境法律问题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董跃;;论海洋法视角下的北极争端及其解决路径[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刘惠荣;林晖;;论俄罗斯对北部海航道的法律管制——兼论其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冲突[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景光;[N];中国海洋报;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能冶;;航运减排国际法新动向[J];世界海运;2011年09期
2 何奇松;;气候变化与北极地缘政治博弈[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宇行;;地球的气候变化与人类进化的关系[J];北京工人;2000年06期
4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成立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J];甘肃政报;2007年18期
5 张若宁;;“欧盟气候变化展览”开幕[J];友声;2008年04期
6 董云牧;;跨文化交流对抗全球变暖[J];世界博览;2009年03期
7 俞天颖;;当世界面临双重危机[J];世界知识;2009年01期
8 何乐;;中国和美国:谨慎伙伴关系[J];中国市场;2009年50期
9 陶克图;李靖;;关于气候变化与发展的关系——访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马忠玉[J];宁夏画报(时政版);2010年05期
10 李春林;;气候变化与气候正义[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洪兰;白虎志;张俊国;许爱琴;;河西走廊中部近50a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应对气候变化分会场——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论文集[C];2010年
2 胡菊芳;;气候变化对江西水稻生产的影响[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应对气候变化分会场——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论文集[C];2010年
3 李艳兰;何如;覃卫坚;;气候变化对广西干旱灾害的影响[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气象与现代农业[C];2011年
4 李茜;张绍恢;陈敏;;廊坊的气候变化与冬小麦播期变化的关系[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孙即霖;丛明;吴德星;高山红;;中国东部海区经向热力差异对夏季南京气候变化的影响[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气候预测新方法和新技术[C];2011年
6 黎清才;杨洪昌;谢考宪;;气候变化的全息统一观[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7 唐湘玲;吕新;;石河子地区近48年来气候变化对棉花产量影响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王淑香;;气候变化对河南粮食安全影响及防御策略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梁树献;罗泽旺;王式成;杨亚群;程兴无;徐胜;;浅析气候变化对淮河流域地表水资源的影响分析[A];中国水利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10 赵秀兰;;近50年中国东北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A];2012北京气象学会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昌平(作者系州气象局局长);以科学发展观应对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5年
2 本报记者 朱隽;气候变化牵动经济脉搏[N];人民日报;2005年
3 美国国际政策研究中心前高级研究员 郭久亦;地球正接近气候变化的转折点[N];光明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华凌;金融危机:减缓气候变化的机遇[N];科技日报;2008年
5 记者 刘向 魏建华 马世骏;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分歧依旧[N];人民日报;2008年
6 记者 刘向 马世骏;二00八年联合国气候大会闭幕[N];人民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王菡娟;“风云”太空遨游 关注气候变化[N];人民政协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吴红梅 整理;气候变化的危局与中国对策[N];新华日报;2008年
9 记者 李韶辉;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转让高级别研讨会将在京举行[N];中国改革报;2008年
10 本期嘉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林而达 采访人 王丽 单丽静;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提高农业适应能力[N];中国气象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连春;西北干旱气候变化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2 王伟男;欧盟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3 胡良温;近100年江河源区生态环境与气候演变趋势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4 宋俊荣;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与WTO规则:冲突与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姚凤梅;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5年
6 马丽娟;近50年青藏高原积雪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因子的关系[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7 郭冬梅;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邬光剑;祁连山东段0.8Ma以来的构造隆升与气候变化[D];兰州大学;2001年
9 何云玲;纵向岭谷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生态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06年
10 郭井学;基于电磁感应理论的极地海冰厚度探测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丽娜;气候变化对中小流域径流过程的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杨慧;低碳时代的区域发展博弈与中国对策[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纪道柱;江汉平原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影响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杰;天水地区气候变化及对林果生长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1年
5 张鹏飞;应对节能减排政府间博弈行为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李爽;青藏高原气候变化风险源时空特征及综合聚类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7 孟丹丹;渭北旱塬地区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及突变性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苏坤慧;河南省小麦生产对气候变化响应及适应度评价[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婧辉;高山林线树种太白红杉年轮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0 熊伟;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影响的模拟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本文编号:23461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346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