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法的法“理”和法“力”演化探析
[Abstract]:......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法学院;江西财经大学;江西服装学院;
【基金】:安徽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研究扶持项目“国际经济法的法‘理’和法‘力’分析框架建构”(项目编号:YFC09008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翟玉成;论国际法上主权问题的发展趋势[J];法学评论;1997年03期
2 徐崇利;走出误区的“第三条道路”:“跨国经济法”范式[J];政法论坛;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清平,段斌;企业会计涉假民事法律责任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张萍;;论大学生现代意识——从素质教育谈起[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姚龙兵,马青连;对当代中国调解存因的经济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高光亮;;论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完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李佑标;论行政非法证据排除规则[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宋怡林;法经济学的效益目标[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7 宣海林,郑鸣;以法律解决中国农民问题的必要性[J];北方论丛;2004年06期
8 崔常丰;由法律解释理论考察我国的法律解释体制[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9 唐北湘;徐昱春;;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法理分析与经济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闫弘宇;区域法律文化发展与中国法律文化建设[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戴玉;张明新;;环境权与国家主权的关系[A];探索·创新·发展·收获——2001年环境资源法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1年
2 孙希尧;;海事私法统一解释问题研究[A];2007年海商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凌宇;论冷战后挑战主权的理论思潮[D];外交学院;2002年
2 李爱年;环境法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史飚;商事仲裁监督与制约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邓辉;论公司法中的国家强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 沈鹏;证券监管的限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孙统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的反思及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徐赫喃;刑事诉讼中的国家、社会与个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王彦;行政诉讼当事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苗鸣宇;民法典的活力之源[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杨艳霞;正当性刑法解释路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冰;人大代表专职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尹东哲;试析国际法中的国家资格[D];外交学院;2005年
3 林晓;环境保护下南北经贸关系:冲突与协调[D];厦门大学;2001年
4 郑铭;改革完善民事检察制度的原则性思考[D];厦门大学;2001年
5 何晓睿;论海关规范性文件制定的规范性问题[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6 尹爱平;审判流程管理初探[D];湘潭大学;2002年
7 李胜利;制定《反垄断法》背景下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订与完善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8 沈静;美国法上的商业判断规则及其法理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9 梁三利;合同附随义务理论研究[D];华侨大学;2003年
10 孙振廷;教唆犯若干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世席;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主体资格探讨[J];当代法学;2000年05期
2 徐崇利;经济一体化与当代国际经济法的发展[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3 张乃根;试析国际经济法学的性质[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4 徐崇利;全球化趋势与“跨国法学”的兴起[J];法商研究;2003年04期
5 王贵国;;全球化以致中和——从阿根廷家禽反倾销案说起[J];法学家;2003年04期
6 何志鹏;;人的回归:个人国际法上地位之审视[J];法学评论;2006年03期
7 徐崇利;;经济全球化与跨国经济立法模式[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何艳梅;非政府组织与国际环境法的发展[J];环境保护;2002年12期
9 张文显;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法治[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2期
10 黄志雄;非政府组织:国际法律秩序中的第三种力量[J];法学研究;200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沈中元;全球化下非政府组织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秦倩;国际法与宗教非政府组织[D];复旦大学;2007年
3 王燕;WTO下非政府组织参与权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晓丽;论国际环境法框架下的环保非政府组织[D];武汉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安;评对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科发展现状的几种误解[J];东南学术;1999年03期
2 王彦志;国际经济法的宪政进路[J];当代法学;2004年04期
3 钟威廉;;国际经济法研究[J];法学评论;1983年Z1期
4 亚鹰;《国际经济法》译著简介[J];政治与法律;1989年02期
5 张敬前;;也论国际经济法的范围——兼与廖德功 李春玲同志商榷[J];现代法学;1991年06期
6 高尔森,程宝库;论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公法、国际私法的关系[J];南开管理评论;1997年01期
7 章尚锦;论国际经济法[J];法学杂志;2001年01期
8 韦经建,何志鹏;论国际经济法的公平原则[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3期
9 王军,高建学;关于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商法的学科设置的思考[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汪tD;评西方学者有关国际经济法的几种学说[J];政法论坛;198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那力;王作全;;法经济学与国际经济法学[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温融;;论国际法的人性基础[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3 何其生;杨泽伟;张辉;许威;;中国国际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4 ;论文集编印说明[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5 ;论文集编印说明[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6 余敏友;廖丽;;WTO培训调查研究报告[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黎四奇;;对国际金融法进路的现实评价与展望[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可;北京市国际经济法研究会正式成立[N];北京日报;2010年
2 陈艳风 洛阳师范学院;《国际经济法》(第三版)指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英国华威大学法学院院长迈克·麦克威尔;WTO与国际经济法[N];法制日报;2000年
4 李万强 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国际经济法的正本清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张晓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国际经济法“涉外性”的两重含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北京万国学校;2007国际经济法大纲变化解读[N];人民法院报;2007年
7 邢刚;“三国法”,重要知识点帮助获高分[N];检察日报;2006年
8 记者 刘岚 通讯员 庄亦正 赵正辉;促进对外开放 维护经济安全[N];人民法院报;2006年
9 蔡从燕;趋利避害 科学发展[N];人民日报;2006年
10 杨涛;反跨国贿赂,司法要先行动[N];法制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国元;博弈与协调—WTO体系下国际经济法律体系的重构[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2 刘燕南;论实用主义法理学进路下的国际经济法[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石慧;以条约为基础的投资者与国家间仲裁机制的评判[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4 刘彬;RTAs涌现背景下国际贸易法治秩序的重构[D];厦门大学;2008年
5 贾琳;跨国公司监管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6 顾婷;国际公法视域下的WTO法[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7 代中现;WTO框架下中国区域贸易一体化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8 衣淑玲;国际人权法视角下《TRIPS协定》的变革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韩秀丽;论WTO法中的比例原则[D];厦门大学;2006年
10 岳树梅;国际能源合作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锋;国际经济法价值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2 马懿;国际经济法量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3 胡雁忠;国际经济法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研究——从环境与贸易的视角[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4 黄鹤;论联合国在国际经济法中的作用[D];苏州大学;2004年
5 费斐;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纬华;国际经济法中的强行法与任意法[D];清华大学;2003年
7 赵化明;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法的新发展[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8 孟晓超;国际经济法的女性主义视角评析[D];吉林大学;2006年
9 杨宝丽;国际经济法价值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10 焦洁;国际经济法的区域视角[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689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468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