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东盟FTA框架下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22 14:28
【摘要】:本文从法律的视角,采用文献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工具等方法去查阅东盟关于知识产权的专著、论文等,引用现有研究文献中有价值的内容,以《东盟关于知识产权合作框架协定》作为中心论点,展开对《东盟关于知识产权合作框架协定》的研究。 本文共分四章进行。 第一章分析了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的环境及东盟知识产权保护合作的必要性,因为目前东盟还没有统一的知识产权法律,所以第一章的第一部分我从东盟各国的知识产权法律看东盟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东盟各国认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希望能在知识产权相关领域加强合作,促进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和东盟成员国的经济发展。第一章的第二部分从东盟各国知识产权的制度原因、经济原因及国际因素这三个方面来看东盟在知识产权合作方面的必要性。 第二章着重讨论东盟在知识产权合作方面签订的框架协议,主要从《东盟关于知识产权合作框架协定》的产生背景、适用范围及评价来论述。为了更深刻的认识《东盟关于知识产权合作框架协定》所起的作用,我将《东盟关于知识产权合作框架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进行比较分析、《东盟关于知识产权合作框架协定》与ASEAN所签订的FTA中有关的知识产权条款进行比分析,从而得出《东盟关于知识产权合作框架协定》的先进之处和不足。 第三章再重点地论述《东盟关于知识产权合作框架协定》的内容,论述了东盟《东盟关于知识产权合作框架协定》的目标、原则、合作范围及审查合作活动、东盟关于解决知识产权争端的磋商办法。 第四章最后提出关于中国一东盟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的构建的一些想法。在前三章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进行论文思想高度的扩展,从WTO允许的区域贸易安排下,促进中国与东盟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发展、发展中国-东盟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以《东盟关于知识产权框架协议》为基石、中国-东盟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应符合全球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并尊重区域内各成员国内法的特殊制度等角度来看中国-东盟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的构建。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9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韦丽红,王汉君;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及其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示[J];东南亚纵横;2004年01期

2 申华林;;东盟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立法与制度的最新发展[J];东南亚纵横;2007年12期

3 杨静;;东盟国家知识产权立法与管理的新发展[J];东南亚纵横;2008年02期

4 蒋慧;;中国与新加坡专利法之比较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7年05期

5 申华林;东盟知识产权法律的一体化:问题与前景[J];桂海论丛;2005年01期

6 陈彬;;试析区域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中国—东盟知识产权协作模式的借鉴意义[J];国际经济法学刊;2007年02期

7 柳福东,蒋慧;中国和东盟诸国知识产权制度协调模式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陈静;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法律框架之构想[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9 王雅红;黄德明;;再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J];学理论;2009年05期

10 郑成思;;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和我国面临的挑战[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苏提;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框架下的老中经济关系[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麻巧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卢远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世界贸易组织关系的法律问题研究[D];外交学院;2006年

3 李志锴;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农业知识产权法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5 林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知识产权法律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176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5176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1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