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兼谈世界资源的公平分享

发布时间:2019-07-29 16:23
【摘要】: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制度源于自然法思想和人类理性学说,包括国际海底区域、月球和其他天体、南极洲的有形自然资源以及无线电频率和卫星轨道等无形资源,不得主张主权、不得据为己有、为和平目的使用并通过国际合作和共管机制为全人类谋福利是这种资源的五项要求。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制度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对世界资源所有权进行再分配的要求,拓展了其对不属于任何国家所有的世界资源的利用方式,有助于世界资源的公平分享和利用。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制度关注资源所有权分配,在应对当前国际资源竞争转向资源使用权规则控制的趋势上作用有限。衡平的世界资源分配有赖于国家软实力的提高以及对国际贸易规则的把握。
[Abstract]:The system of common heritage of human beings originates from the thought of natural law and the theory of human reason, including the tangible natural resources of the international seafloor, the moon and other celestial bodies, the tangible natural resources of Antarctica, as well as intangible resources such as radio frequency and satellite orbit. It is the five requirements of such resources not to claim sovereignty, not to possess them for their own sake, and to use them for peaceful purposes and for the benefit of all mankind through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co-management mechanisms. The system of common inheritance of human property embodies the requirement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for the redistribution of ownership of world resources, expands their utilization of world resources that do not belong to any country, and contributes to the fair sharing and utilization of world resources. The human common inheritance property system pays attention to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 ownership, which plays a limited role in dealing with the current trend of international resource competition to be controlled by the rules of the right to use resources. Equitable allocation of world resources depends on the improvement of national soft power and the grasp of international trade rules.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分类号】:D9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夏春利;;作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频谱和轨道资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2 金永明;人类共同继承财产法律性质研究[J];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3 宿景祥,刘军红,江涌,谭宏庆,张运成,倪建军;世界资源竞争问题探析[J];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永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组织机构特质研究[J];东方法学;2011年01期

2 李良才;;人权理念对国际法价值取向的人本化改造[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刘卫先;;环境保护视野下“人类共同遗产”概念反思[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4 周铖路;翁木云;;机场无方向信标台发射功率限值研究[J];安全与电磁兼容;2015年03期

5 葛勇平;;论“人类共同遗产”原则与相关原则的关系[J];河北法学;2007年11期

6 张志勋;郑小波;陈洲;;论人类共同遗产原则[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7 邵尉;孟凡秋;薛红;钱祖平;;电磁频谱管理实验教学建设思考[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年07期

8 陈自卫;;基于通信指挥的频率指配模块设计与实现[J];舰船电子工程;2014年10期

9 徐龙第;21世纪地缘政治中的南沙群岛[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李应斌;董城愿;;短波日常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数字通信世界;201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敬焘;;无线电压制系统干扰效果评估方法研究[A];2013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13年

2 张长根;王玉文;孟凡计;;频谱管理中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干扰诊断[A];第五届ABB杯全国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论文大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曹华;巴勒斯坦—以色列水争端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纪晓昕;国家管辖范围外深海底生物多样性法律规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李墨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4 赵丽;国际多边条约知识产权执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5 孙豫宁;北极治理模式研究[D];外交学院;2012年

6 刘秀;南极生物遗传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法律规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森;江苏省资源、环境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2 刘卫;现状与出路:约旦河流域阿以水资源合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水和;国际石油合作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4 贺小象;公海渔业管理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黄欣;印度能源战略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6 陈洲;论人类共同遗产原则[D];南昌大学;2012年

7 王之琛;国际海底区域生物多样性法律属性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8 李国强;论南极微生物遗传资源的国际法保护[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9 尹素;试论南极生物勘探中的软法因素[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10 池明霞;南极生物技术发明的可专利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夏春利;;ITU空间频率轨道资源分配与协调规则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肖巍,钱箭星;人权与发展[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辉;;国际海底区域法律制度基本框架及其发展[J];法学杂志;2011年04期

2 张湘兰;叶泉;;中国国际海底区域开发立法探析[J];法学杂志;2012年08期

3 林煜;;国际海底区域的法律地位及其环境保护[J];法制与社会;2013年23期

4 孙秋玉;论国际海底区域“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原则[J];求是学刊;1994年02期

5 王才玮;;国际海底区域“开采规章”制定的法律问题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S1期

6 张辉;;国际海底区域开发国之担保义务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7 王 斌;太平洋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开发的海洋环境保护[J];太平洋学报;2002年02期

8 金永明;;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勘探规章述评[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年04期

9 张善宝;;国际海底区域生物资源法律属性探析[J];中国海商法研究;2013年04期

10 贾宇;张丹;;试论“区域”法律制度的新发展[J];太平洋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石学法;;国际海底区域资源研究现状与展望[A];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青年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海洋湖沼科学青年学者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江家栋;;国际海底区域遗传资源管理法律问题[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7年卷第2期[C];2007年

3 金永明;;人类共同继承财产概念特质研究[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5年卷第二期[C];2005年

4 徐岂南;方之芬;;深海开发和深潜器开发的必要性(摘要)[A];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一、二、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余建斌;我将申请第二处国际海底区域矿区[N];人民日报;2006年

2 尤艳馨;海底区域资源竞争激烈[N];中国财经报;2002年

3 ;进军国际海底区域 维护我国大洋权益[N];中国海洋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李响;进军深海大洋 我辈仍须努力[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5 记者 周超 实习记者 李昕;第四届大陆架和国际海底区域科学与法律制度国际研讨会召开[N];中国海洋报;2014年

6 丁逸;资源开发向大洋进军[N];中国矿业报;2000年

7 记者 陈惠玲 通讯员 朱夏;全国人大环资委赴穗调研大洋立法[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8 赵凡;向海底要资源[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9 钱秀丽;我国大洋工作基本实现三大转变[N];中国海洋报;2007年

10 记者 陈丽平;相关法律文本起草拟年底完成[N];法制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金永明;国际海底区域的法律地位与资源开发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2 王岩;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开发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楠;我国国际海底区域开发法律制度研究[D];海南大学;2013年

2 蓝敏生;国际海底区域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3 王之琛;国际海底区域生物多样性法律属性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4 郭晓妮;国际海底区域生物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5 陈彦男;国际海底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机制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6 邹芳;国际海底区域内水下文化遗产管辖权问题探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7 江家栋;国际海底区域遗传资源管理法律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周瑶;国际海底区域生物遗传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制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王静怡;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206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5206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9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