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欧盟能源并购的法律与政策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03 17:38
【摘要】:欧盟对于能源市场的自由化改革始于二十世纪90年代,到目前已经出台了三次大规模的能源一揽子立法,旨在通过改革打破能源产业的纵向一体化、拆分能源管网运营、建立第三方准入制度、增强欧盟成员国之间能源互联设施的运输能力、建立健全能源市场监管体制,实现一体化的内部能源市场。市场自由化改革导致了能源产业“碎片化”,欧盟能源市场开始大规模地兼并重组,出现了一股“并购潮”。对于市场化改革而言,并购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跨境并购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打破能源产业的地域垄断,促进欧洲一体化市场的形成;另一方面,并购导致产业集中,对于仍很孱弱的市场竞争造成消极影响。 对于能源市场自由化改革以及由此带来的能源并购,欧盟与成员国之间存在着政策上的冲突,本文旨在通过研究能源并购所体现出的政策考量,得出欧盟能源市场自由化改革的多重推力。 本文第一章从欧盟能源市场化改革入手,介绍了欧盟如何在共同体层面推动能源市场改革立法进程及内容;同时,阐述了市场自由化改革与欧盟能源并购潮之间的因果关系,认为能源并购与自由化改革之间具有联系,但更存在冲突,市场自由化化改革的目标受到了“并购潮”的威胁。 本文第二章分析了欧盟和成员国对于能源并购的政策冲突。自从市场化改革以来,欧盟一直将自由市场作为其能源政策的核心,认为自由市场从长期来看,可以促进欧盟整体的能源供应安全;有利于构建一体化市场;推动新能源的利用。然而,对于成员国来说,市场自由化改革可能威胁其能源产业的安全。成员国基于自身产业政策的考虑,限制他国企业收购自己的能源企业,同时主动促成本国能源企业的并购,打造“国家领军企业”,培养本国能源产业的竞争力。在能源并购的管辖权问题上,虽然《欧盟并购条例》确定了欧盟委员会对于并购的专属管辖权,但成员国试图利用条例中的一些例外性规定,如管辖权移送制度、“合法利益条款”、“三分之二条款”来规避或是干预委员会对于能源并购的管辖。通过对一些著名案件的分析,本文认为委员会采取了积极措施对于成员国干预能源并购进行了反击,坚定不移地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 本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探讨了在能源并购审查过程中,欧盟委员会的政策考量。欧盟委员会对于并购案件的审查可分为界定相关市场、实质审查和救济措施三个方面。第三章从能源并购中相关市场的界定和实质审查两个方面论述了欧盟委员会在审查案件中显示的政策考量。在界定相关市场方面,委员会没有采纳对于能源市场的传统划分,而是根据市场自由化程度,对市场做了更为细致、全面的划分;在实体审查方面,委员会的审查标准也更为苛刻,比如更注重单边效应分析、排除当事人的效率抗辩。这种严格审查方式体现了欧盟委员会阻止市场自由化改革的成果被并购所侵蚀的决心。 第四章考察了能源并购的救济措施,本文通过研究大量案例,对于能源并购的救济措施进行了分类讨论。并指出,救济措施是欧盟委员会实现自由化政策的重要工具。通过救济措施,委员会得以要求当事人剥离重要业务、剥离能源管网的所有权,从而改变市场竞争结构,有效地推进自由化政策。 本文的第五章讨论了能源并购与欧盟外部能源政策。随着欧盟能源市场自由化改革的深化,欧盟能源产业也面临着外部风险,尤其是俄罗斯企业对欧盟能源管网设施的收购让欧盟担忧自身能源安全;同时俄罗斯和欧盟之间的能源摩擦加剧,使得欧盟开始着力于构建共同外部能源政策,并积极推动欧盟能源立法向外输出,扩展一体化市场的范围。这种立法输出的成果就是《第三次能源一揽子立法》中规定的“第三国条款”,该条款要求第三国企业要想收购欧盟能源管网必须遵守欧盟的最低拆分要求。文章分析了“第三国条款”的政策取向以及对未来欧盟能源并购的影响。 围绕能源并购的法律与政策研究,可以看出欧盟能源市场自由化改革的多重推动力,包括顶层政策设计、专项立法推动以及反垄断机关坚定不移的主动出击。基于此结论,本文第六章探讨了中国能源市场自由化改革的路径,指出改革应该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专项能源立法的普遍约束作用以及反垄断法的事后控制作用,并结合欧盟能源市场改革的经验提出了一些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9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辉;;“油价问题”的法律规制——以产业法与竞争法的功能组合为核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2 杨泽伟;;欧盟能源法律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法学;2007年02期

3 王先林;丁国峰;;反垄断法实施中对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J];法学;2010年09期

4 蒋奇;黄绪春;夏启明;;欧盟第三阶段天然气市场自由化改革及其对俄欧天然气合作的影响[J];国际石油经济;2011年09期

5 ;反垄断法豁免国企?[J];上海国资;2008年10期

6 谢先泽;石坚;;《里斯本条约》生效后欧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的前景展望[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王忠宏;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竞争理论比较及其对我国反垄断的启示[J];经济评论;2003年01期

8 赵芳;;中国能源政策:演进、评析与选择[J];现代经济探讨;2008年12期

9 黄德明;黄晓燕;;新能源视角下的2009年《欧盟第三次能源改革方案》[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冯果;王伟;;再论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调和机制的构建——从企业合并控制的视角看我国反垄断法的改进[J];南都学坛;201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郭志俊;欧盟共同能源政策[D];山东大学;2008年

2 宾雪花;产业政策法与反垄断法之协调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蒋宇;国家电网公司海外电力业务并购的法律风险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琳;欧盟对俄能源政策[D];外交学院;2008年

3 陈宇;外资并购境内电力企业立法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4 林秀娥;华能国际(600011)并购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刘瑾;竞争法与产业政策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6 李梅;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在企业合并领域内的冲突与协调[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314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5314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2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