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反恐怖的国际法律合作机制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非传统安全威胁下国际法律新秩序的构建”(08JA820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97.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丁小巍,赵志春;国际恐怖主义犯罪若干问题研究[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庞仕平,崔彬;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研究[J];法学杂志;2002年03期
3 曾令良,尹生;论国际恐怖主义的全球化趋势与国际法律控制[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04期
4 王国飞;析国家作为恐怖主义的主体问题[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爱宁;;国际人权公约特点评述[J];比较法研究;2006年06期
2 葛勇平;;香港国际法主体地位及其缔约权限的理论与实践[J];比较法研究;2007年05期
3 王军,黎鹏;发展中国家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劣势地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9期
4 杨成铭;条约对第三国的效力及其最新发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潘永;欧盟对华反倾销政策与我国反倾销立法[J];商业研究;2004年18期
6 赵劲松;;国际法律责任的发展:国际组织责任法的编纂[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7 徐万胜;日美同盟与日本的军事大国化倾向[J];当代亚太;2004年04期
8 杨泽伟;论人权国际保护与国家主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9 古祖雪;从伊拉克战争看国际法面临的冲击与命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李雪平;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国际法思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肖敏芝;张文仲;王善强;;当前国内外恐怖形势的浅析[A];全国第一届核技术与公共安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温树斌;;关于国际法“法律性”的辩证思考——理论和实践的视角[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3 张华;;论尊重人权作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及其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影响[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4 丛雪莲;;论国际法未加禁止之行为引起有害后果之国际责任[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5 蔡先凤;;核损害民事责任的国际法基础[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6 李庆明;;美国对人管辖权的行使与限制的实证分析[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私法卷)[C];2006年
7 刘彬;;WTO对RTAs的“适度规制论”——有关GATT第24条讨论的启示[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卷)[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呈元;国际犯罪及其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张东平;WTO争端解决中的条约解释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3 赵建文;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苏晓宏;变动世界中的国际司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利民;中国近代领水主权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家栋;恐怖主义:后现代视角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7 孙景民;非政府组织的政治行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 李敏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9 徐泉;国家经济主权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10 刘阿明;布什主义——关于美国新帝国战略的一种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蔚;论IMF与东亚受援国家主权之关系[D];暨南大学;2000年
2 党晓红;WTO协定在国内的适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3 任志强;《联合国宪章》第八章之区域办法在集体安全制度中之地位[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4 张志兵;完善我国反倾销法的思考[D];湘潭大学;2002年
5 王祥;恐怖主义威胁上升条件下的国家利益及其维护[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易志斌;国际域名争议专家裁决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7 刘功文;WTO争端解决机制上诉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杨晶;排污权交易制度基本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9 曾晖;论我国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的发展战略[D];长安大学;2001年
10 林栋;WTO争端解决机制能演化为“世界贸易法院”吗?[D];苏州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丽娟;打击恐怖主义对当代国际法律框架的影响[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周忠海,王忠宝;论国际反恐怖斗争中的国际法问题[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曲波;;国际法院解决岛屿主权争端适用的法律原则[J];法学杂志;2011年02期
2 周胜男;;中国参与国际能源合作的法律原则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0年13期
3 黄欣;;浅论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善意原则[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09期
4 杨俭波;杨柳燕;李凡;;太空旅游的法律原则和制度设计[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董华峰;;论跨国界环境污染的法律责任原则[J];现代商业;2008年36期
6 鲁尔夫·史托贝尔;李大雪;倪宁军;杨阳;;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经济法的法律原则[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0年01期
7 黎建飞;;残疾儿童权利保障的法律原则[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那力;论确定法人国籍的法律原则及对我国有关立法的借鉴意义[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03期
9 孙君;陈解;;战争法“军事必要”原则的理论阐释[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张阳;反洗钱法中的国际合作原则[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Wolfgang K銉ck;沈百鑫;;法律上预防原则的发展——可持续经济创新之障碍?[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2 陈海嵩;;风险预防原则理论与实践反思——兼论风险预防原则的核心问题[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资料整理 李桐;WTO的法律原则及成员权利[N];中国国门时报;2004年
2 刘金林;在法律全球化背景下构建世界共同法[N];检察日报;2004年
3 清华大学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 马俊驹;确立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保障[N];中国石油报;2006年
4 中国海监总队常务副总队长 张惠荣;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看海洋纷争[N];中国海洋报;2005年
5 张 巍;一般国际法原则[N];人民法院报;2002年
6 外交部领事司 许育红;海外中国公民如何取得继有国籍[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7 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 刘树德;析判例在两大法系中的地位和作用[N];人民法院报;2003年
8 苏志明;业者开始采取法律行动反对欧盟针对鞋的反倾销法规[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9 许育红;如何处理国籍事宜[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10 本报记者 辛红 《法人》杂志记者 吕斌;美国诱捕中国公民程序严重违法[N];法制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温融;应对气候变化政府间合作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岳树梅;国际能源合作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3 李天生;船货利益平衡原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玲;WTO反倾销协议中公共利益原则之确立[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黄晓晴;国际能源合作机制的法律原则探析[D];厦门大学;2009年
3 Supreeya Worawitthayanon;泰国和中国促进外国直接投资的国内法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孙笑非;戴西的既得权理论:重述与反思[D];吉林大学;2006年
5 袁振华;服务贸易市场准入法律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王晓明;跨国银行并购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黄维升;判例法查明与适用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8 陈珍珍;中国国际私法判例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9 王亚南;跨国银行破产的法律冲突与协调[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10 陈长乐;国际法不成体系语境下的国际组织合作[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387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538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