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以马汉海权观构建中国基本海权

发布时间:2019-11-02 05:04
【摘要】: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1840年—1914年),被誉为“海权论鼻祖”,其海权思想对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影响巨大。马汉关于“海权”的概念,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海军力量对海洋形成控制力,即“制海权”之意;二是“(1)产品;(2)航运;(3)殖民地与市场——一言以蔽之”统称为“海权”。 当前,“美国是对亚洲地区海权地缘战略影响力最大的国家”。现阶段,亚洲海权由美国凭借战略盟友和海外驻军所控制。然而,二战结束后,亚洲民族国家的独立和解放增强了该区域国家对该区域海权的影响力。各种势力交织在一起,汇集成了一股重塑亚洲海权地缘格局的历史潮流。从而,亚洲周边海权呈现出“过渡特征”。再者,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中国未能获得足够的海权。 在全球这副大棋局中,各国家作为操控本国命运的棋手需要遵守一定的相同的游戏规则。西方国家在海洋博弈中已经先行一步,早已制定好了相关的游戏规则——即马汉海权理论。中国虽然是海洋大国,却不是海洋强国。历史的车轮把中国推入到世界海洋博弈场上。就目前而言,中国只能是这场博弈中的参与者,而不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因此,中国只能选择遵守既有的游戏规则。从中国依赖海洋通道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海洋国土争端的解决、国防安全的需要等几方面看,按照马汉海权思想构建中国基本海权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同样,从海洋贸易为海军发展提供“乳汁”(经济角度)、中国靠陆濒海的地理环境(地理角度)、历史机遇、发达的空中打击系统解决了陆海不能兼顾的矛盾(军事角度)等方面来看,以马汉海权观构建中国基本海权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按照马汉海权思想构建我国海权,需要从马汉所提出的海权六要素(1.地理位置;2.自然结构,其中包括与此相连的天然生产力与气候;3.领土范围;4.人口数量;5.民众特征;6.政府特点和政策,其中包括国家机构)和海权三大环节(1.产品;2.航运;3.殖民地与市场——即贸易伙伴)入手。在客观的地理条件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国家政策上多多筹划。鉴于中国的情况,可从发展海洋贸易、建设海洋航运力量、保护海洋通道、影响海洋咽喉、建设远洋海洋军事力量、调整海军战略等几个方面构建中国基本海权。
【图文】:

马汉,海权,思想体系,刘达


有历史性的一面,,也有政策性的一面。他的各种观念散落于论著之中,他本人没有系统化地加以整合。在此,借助我国台湾退役海军中将刘达材将军的一副图解,对马汉的海权理论加以综合而扼要的说明。(见图 2.1)

以马汉海权观构建中国基本海权


中国诸港图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9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马少猛;;从制海权的影响谈我国海权的战略调整[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2 周琦;马少猛;;中国海权现状分析及破解海权困境的战略思考——基于国家安全的视角[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鞠海龙;中国走向海洋“双区双点”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543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5543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9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