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有关童工劳动的争议及解决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莉;;国际贸易中的劳工标准问题[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1期
2 汪培;佘云霞;;从中国与新西兰《劳动合作谅解备忘录》看国际贸易与国际劳工标准问题[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佘云霞;;通过生产守则 维护劳工权利[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汪培;;中美贸易往来中不可忽视的利益集团——工会[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佘云霞;汪培;;自由贸易协议谈判中的国际劳工标准问题[J];国际经贸探索;2009年02期
6 朱莉莉;;国际劳工标准在中国的适用及启示——基于中国“民工荒”的现状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毛景;;浅议台湾地区职业灾害预防机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22期
8 魏敏;;国际劳工标准的本土化探析——以第181号公约、第188号建议书为例[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苏宏杰;刘功智;;从《矿山安全和卫生公约》剖析我国矿山安全卫生立法[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年03期
10 齐维;郝金;;多边贸易中劳动标准问题刍议[J];理论界;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史晋川;林锦;王婷;;跨国采购合约、供应商准则与劳工法律移植——富士康事件后的一种反思[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丽君;企业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孙博;国际贸易学:科学与人文的统一[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3 王小波;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劳动关系与工会改革[D];复旦大学;2007年
4 杨松才;国际贸易中的劳工权利保障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晓琼;国际职业安全卫生立法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D];湖南大学;2009年
2 林锦;跨国采购合约下的劳工法律移植[D];浙江大学;2011年
3 钟诗福;船员劳动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4 陈峰;船员劳动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5 孙宇;国际劳工标准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蔡肖峰;中国劳动关系的特点和趋向[D];复旦大学;2011年
7 张绢;我国职业安全卫生法律制度的完善[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8 刘秋芳;欧盟普惠制中的特殊激励安排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9 韩晶;蓝色贸易壁垒的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柯姗姗;非洲国家劳工标准及对在非中国企业的影响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森根;;一份颇有见地的研究报告——读《拉美走向恢复经济增长》[J];拉丁美洲研究;1989年03期
2 张忠泽,,周隐珍;刍议发展中的中国人口与经济增长[J];理论探索;1994年06期
3 张寿正;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5年06期
4 李悦;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6年04期
5 顾海兵;查晓阳;;经济一体化·经济增长·经济安全[J];民主;1997年11期
6 甘泰;纽约《世界日报》报道:海峡两岸明年将跻身全球最佳经济增长者行列[J];两岸关系;1998年02期
7 符国tD;;全年增长8%的目标有把握实现——今年以来我省经济运行情况分析[J];今日海南;1998年10期
8 周金伦;;加强金融服务 加大信贷投入 全力支持我省经济增长[J];江苏政协;1998年11期
9 ;加速转轨步伐 加快经济增长——仙桃市1998年经济工作思路[J];湖北政报;1998年01期
10 辛鸣;重视企业经营管理者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J];理论前沿;1999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卓成霞;;金融危机下保就业与保经济增长的博弈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2 莫文;彭运石;;主观幸福感和经济增长[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李鸿飞;于进才;孟繁一;;试析中国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4 姜焰生;;现代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5 刘渝琳;白艳兰;;金融深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吴开;夏鑫;;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忠文;;经济增长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浅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韩中豪;胡雄星;张明旭;;上海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9 刘幸菡;吴国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其在中国的实证检验[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10 王维国;杨晓华;;我国国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兼论国债负担对国债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际社会说:中国走在了前头[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2 蒯辙元;四万亿投资须防“穿新鞋走老路”[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3 赵鸣骥;创新激发经济增长[N];中国财经报;2002年
4 张晓静,张开飞;经济增长能否承受税收高速增长之重[N];中国税务报;2005年
5 蔡f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N];湖北日报;2001年
6 陈 颐;教育是经济增长关键因素[N];经济日报;2003年
7 李茹萍;工业产值突破千亿珠海经济增长提速[N];经济日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王比学;7%,我们有信心![N];人民日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杜萍;经济增长良好 降息大可不必[N];市场报;2001年
10 余少谦;实现农村和谐经济增长[N];福建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3 关春华;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绩效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黄菁;环境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张宝贵;教育科学发展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陈萍;文化软实力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7 王然;市场化进程、企业家职能配置与经济增长[D];暨南大学;2011年
8 曾祥炎;基于宏观产权制度分析框架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9 刘畅;中国益贫式增长中的经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10 方化雷;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波;基于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2 于晓黎;青岛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李田田;标准对湖南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洪韬;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国际比较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5 候志德;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韩长春;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7 丁昌昆;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亚军;天津市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9 郭刚军;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10 鲁涛;国有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623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562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