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核不扩散体系中的正式与非正式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20 12:03
【摘要】:核武器作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一种,自诞生之日起,就给世界笼罩了一层核恐怖阴影。2009年朝鲜进行第二次核试验,更是加剧了人们对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担忧,如何有效地防止核扩散,在当前就显得非常必要。本文主要运用规范分析与案例分析方法,在分析现存的相关法律规约以及实践中所发生的核危机基础上,从有效性、局限性及完善三个方面对防核扩散的正式机制与非正式机制进行研究。 有效性方面,作为正式机制的核心法律规范《核不扩散条约》及其制度基石国际原子能组织,自其产生后的近40年的时间里,为阻止条约缔约国的横向与纵向核扩散、促进其核裁军、维持国际社会的核和平与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核供应国集团与《防扩散安全倡议》作为防核扩散体系的非正式机制,其通过对核材料的出口控制,对阻止条约的非缔约国及非国家行为体的核扩散发挥了突出作用。两种机制在防核扩散体系中,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然而,由于正式机制条约规定的缺陷,监督机构的效力低下及执行机制的匮乏和非正式机制中的协议文本规定的不确定性及违法性等局限性的存在,导致两种机制在防核扩散中并没有实现机制最初设立的目标——全面禁止核扩散、实现无核世界。针对两种机制目前所存在的缺陷与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及完善措施,包括修改《核不扩散条约》的有关规定、完善监督机构、建立相应的执行机构、遵守评定机构及审查机构等;结合当前核危机的实例,提出了建立区域核安全合作机制的设想。 本文对核不扩散体系内的两种机制的有效性、局限性及提出的完善措施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从理论层面更深刻地认识及分析当前核危机的成因,也有助于在实践中为应对核危机采取合理的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9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杰妮;;论核不扩散机制的缺陷[J];法制与社会;2010年22期

2 李英;王棣;;制约核扩散的国际法机制[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倪薇芬;;当前世界贸易变化特点及前景[J];国际贸易;1991年11期

4 赵青海;“防扩散安全倡议”评析[J];国际问题研究;2004年06期

5 刘宏松;;多边出口控制机制的局限与困境——非正式国际机制的视角[J];国际政治研究;2009年03期

6 赵青海;;国际核军控形势及其前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05期

7 朱锋;;核扩散与反扩散:当代国际安全深化的困境——以朝鲜核试验为例[J];欧洲研究;2006年06期

8 刘宏松;;正式与非正式国际机制的概念辨析[J];欧洲研究;2009年03期

9 曾令良;;朝鲜核试验问题的国际法考量[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01期

10 古祖雪;丁祥高;;国际原子能机构与核保障制度[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宏松;国际防扩散体系中的非正式机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红梅;NPT的局限性与朝鲜核问题[D];延边大学;2006年

2 朱天白;国际不扩散核武器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3 刘卓;论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局限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4 李进浩;核不扩散机制中的国际原子能机构功能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635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5635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2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