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第20条与“议定书”的法律关系辨析——理性看待“中国原材料案”裁决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肇圻;1973年防污公约与它的1978年议定书[J];交通环保;1984年Z1期
2 刘昭青;;防止倾倒废物公约1996年议定书概述[J];世界海运;2006年02期
3 M.希尔夫,朱益宇,黄列;权力,规则和原则——哪一个是WTO/GATT的法律导向?[J];环球法律评论;2001年02期
4 ;1974年海上旅客及其行李运输雅典公约的议定书[J];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1994年01期
5 许立颖;试评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新程序──上诉审[J];当代法学;2001年12期
6 杜大昌;关于《69年干预公约》和《73年干预议定书》[J];交通环保;1987年05期
7 ;《修改1974年海上运输旅客及其行李雅典公约的1990年议定书》[J];中国海商法年刊;1990年00期
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制止在用于国际民用航空的机场发生的非法暴力行为以补充1971年9月23日订于蒙特利尔的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的议定书》的决定[J];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1998年05期
9 曾令良,陈卫东;论WTO一般例外条款(GATT第20条)与我国应有的对策[J];法学论坛;2001年04期
10 姜治鹏;WTO专家组和上诉机构报告的判例效果[J];当代法学;200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左海聪;;WTO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可适用的法律[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四)[C];2005年
2 韩立余;;WTO争端解决中的案例法方法[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七)[C];2008年
3 肖夏;;保障措施领域审查标准问题探析[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4 韩立余;;WTO争端解决中的案例法方法[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欧福永;黄文旭;;论WTO争端解决程序中的系争措施[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七)[C];2008年
6 史学清;;TRIPS协定专利强制许可规则的重大突破及国际实践[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7 阙占文;;跨界水污染民事责任机制初探——《工业事故对跨界水域的跨界影响所致损害的民事责任与赔偿议定书》述评[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吕炳斌;;WTO争端解决上诉机构“完成分析”问题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9 左海聪;;WTO有关环境保护的判例法及其启示[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卷)[C];2006年
10 叶晓丹;;南极环境损害责任制度探析[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小润;《北京公约》《北京议定书》出台[N];光明日报;2010年
2 本报见习记者 李源;三大成果透出温暖曙光[N];中国环境报;2010年
3 本报见习记者 李源;三大成果透出温暖曙光[N];中国环境报;2010年
4 本报见习记者 李源;三大成果透出温暖曙光[N];中国环境报;2010年
5 本报见习记者 李源;三大成果透出温暖曙光[N];中国环境报;2010年
6 本报见习记者 李源;三大成果透出温暖曙光[N];中国环境报;2010年
7 本报见习记者 李源;三大成果透出温暖曙光[N];中国环境报;2010年
8 本报见习记者 李源;三大成果透出温暖曙光[N];中国环境报;2010年
9 本报见习记者 李源;三大成果透出温暖曙光[N];中国环境报;2010年
10 本报见习记者 李源;三大成果透出温暖曙光[N];中国环境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炜;WTO法中的必要性检验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蒋奋;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中的“利益”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吕微平;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正当程序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丁明红;WTO体制下贸易与环境政策之法律协调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5 彭溆;论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中的司法造法[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6 叶玉;石油贸易措施的国际法规制[D];复旦大学;2007年
7 张相君;区域海洋污染应急合作制度的利益层次化分析[D];厦门大学;2007年
8 李娟;WTO框架下的特别保障措施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9 王玫黎;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10 常景龙;DSB报告执行制度论:从建构走向变革[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琳瑞;WTO一般例外规则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2 李爽;WTO争端解决机制对GATT第3条和第20条的解释和适用[D];吉林大学;2006年
3 南昌霞;“归零法”在多边贸易体制中的法律地位变动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傅兰波;论GATT/WTO审理机构及其报告的效力[D];武汉大学;2004年
5 李辉;《空间资产特别问题议定书草案》法律问题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刘萃;论“双重救济”争议[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李丹娜;WTO争端解决机制若干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8 王莹;石棉案分析:GATT第20条、TBT协议与公共健康[D];吉林大学;2004年
9 董长军;WTO争端解决机制上诉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0 纪维维;WTO贸易与环境争端解决的“绿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747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574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