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及其社会化制度建设思考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珂,杨子蛟;论环境侵权损害填补综合协调机制[J];法学评论;2003年06期
2 曹明德;森林资源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简论[J];政法论坛;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燔;陈秋波;章芸;;森林生态补偿体系的现状和局限[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10期
2 彭俊瑜;;论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社会化”趋势[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王平;张世文;;社会风险与社会保障的目标定位[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刘维;;构建我国环境责任保险模式的理性思考[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07期
5 陈秋菊;陈世清;谭锦才;;浅谈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策略[J];福建林业科技;2006年02期
6 包玉华;孙键;;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的探讨[J];甘肃农业;2006年02期
7 张建伟;;生态补偿制度构建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郝慧;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的社会化制度[J];贵州环保科技;2005年04期
9 邢星;张志强;;广州市森林生态效益计量及生态公益林补偿[J];河北林果研究;2006年02期
10 郑俊涛;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研究[J];黑河学刊;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立琴;;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2 张墨;;关于构建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思考[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3 孟庆瑜;李慧;;生态补偿立法问题简论[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4 诸江;;中国构建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立法设想——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环境责任模式的修改[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培良;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2 周晨;环境损害赔偿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3 金南顺;城市公共服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凌;环境侵权之替代性损害赔偿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靳文辉;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3 马丽娟;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4 丁宇飞;论环境侵权损失承担社会化与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构建[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5 张宇;论环境侵权的民事责任[D];吉林大学;2005年
6 王晓璐;西方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制度研究及启示[D];吉林大学;2005年
7 张巨文;社会保障的法哲学解读[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8 张志文;环境侵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9 张鹤鑫;论我国环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的建立[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10 王辉;环境侵权责任制度的构建[D];郑州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曹明德;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伦理观的转变——兼论道德共同体范围的扩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小南;1992年民事责任公约中环境污染损害问题探讨[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756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575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