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放提单在国际海运业务中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11 08:30
【摘要】:提单是国际贸易与国际航运的基石,在国际海运业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提单本身作为一种纸面载体,在具体实际业务操作中有着种种的不便。在长期的海运中,会出现货物已经随船运送到离启运港很远的目的港,而提单却因为没有很方便的传递方式被送达至收货人,导致收货人没有办法提货而出现“货到单未到”的情况。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报发明以后,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收货人便要求发货人通过电报方式把放货信息传达收货人,于是产生了被称作“电放”的电报放货。后来随着技术的逐渐进步,电传传真和电子邮件也逐渐引入,成为“电放”的新方式。 电放行为在海事法院处理的案例中经常会涉及,电放提单也频频出现在国际海运贸易交往之中。这种方式给交货带来了不少便利的同时,也因其属于承运人可以不凭正本提单放货的情形之一而隐藏着诈货的风险。随着船公司缮制电放回执的产生,船公司也介入电放流程,电放提单就进一步地在国际范围的海运实务中得到运用。关于电放提单,无论是国际条约,还是国内法律,都没有对其进行规定和约束。在这种前提下,如何能够保证电放提单在海运业务中的优势,又减少其可能带来的种种风险,就成为海运业界十分关注的问题。 本文以电放提单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比较分析和结合实际案例的方法,对电放提单所产生的背景,以及与电放提单紧密相关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和探析。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电放提单产生发展的背景和运作流程进行论述,对电放提单的基本理论问题,它的内涵、功能、和法律性质进行剖析。第二部分则针对海运单、电放提单和电子提单三者之间进行比较,揭示电放提单的特征,以求更深刻地认识到电放提单的优缺点,进而理解其在实务中被频繁采用的根本原因。第三部分则就电放提单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法律问题进行专门的论述,并结合已经出现的具体案例,分析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和电放提单相关案例的处理情况。第四部分则是进一步就电放提单所引发的风险,提出具体的能够防范的法律措施,它紧接着第三部分所总结的各种风险,以及第二部分出现的新型单证的分析比较,并进行了专门的应对策略探讨。 结论部分指出电放提单虽然有着种种可能的风险,却没有任何法律方面的规制;但因其产生和运用都基于一定的具体的现实需要,所以在短期内,电放提单甚至还会大范围地存在,并不可能完全被海运单所取代。在具体采用电放方式的时候,应提前考虑好其可能产生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进行防范,这样就可以扬长避短。本文认为在国际海运实务中,应当分清楚电放提单与海运单、电子提单的区别,谨慎地采用电放提单的方式。就我国的船企业而言,我们应当在使用电放提单的同时做好防范工作,避免电放提单所带来的风险。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96.19
本文编号:2578422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96.19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汤志伟;电放提单应用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784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578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