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中缅跨国贩运妇女犯罪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0 06:55
【摘要】:人口贩运犯罪是一种严重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也是当今的全球性犯罪之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飞速发展,贩运人口犯罪呈现日益严重的趋势。为此《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特地起草了一份《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关于预防、禁止和惩治贩运人口特别是妇女和儿童行为的补充议定书》以重点打击此类犯罪。中国和缅甸两国边境地区的人们有着较为悠久的彼此通婚的风俗历史。在20世纪80年代,这一通婚现象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呈现出地域特征明显、婚姻移民方向和性别单一性突出、婚姻双方条件普遍偏低等特点。由于地区经济差异、人口流动等因素,中国内陆某些贫困农村地区的男子面临着娶不到妻子的困境,而中缅边境地区的缅甸妇女则渴望着能到中国改善生活。由此衍生出的较为常见的犯罪就是中缅跨国贩运妇女犯罪。此类犯罪主要表现为缅甸妇女偷渡到中国境内寻求打工机会或者企图嫁个“好人家”的时候,被犯罪人欺骗、威胁或非法拘禁,之后被贩运至某农村家庭,被迫为妻。本文试图通过案例统计分析描述此类犯罪的概况和现状,并通过分析中缅跨国贩运妇女犯罪中的推拉力因素来阐释此类犯罪的发生机制,从而深入揭示此类犯罪内在的矛盾冲突,以帮助有关部门更好地认识此类犯罪,更为有效地拟定预防和控制此类犯罪的对策。本文的第一部分是中缅跨国贩运妇女犯罪的概述,主要包括此类犯罪的犯罪统计数据、案例分析及与其相类似的行为的辨析。其中,犯罪统计部分是中国和缅甸关于贩运妇女犯罪的总体案件数的变化趋势,案例分析部分是笔者选取的35个个案的犯罪情况分析。另外,此部分还就贩运妇女犯罪的法律概念及与骗婚、介绍婚姻的区别做了一定的解释和阐述。本文的第二部分是中缅跨国贩运妇女犯罪的犯罪过程分析,主要包括犯罪人的分工、招募被害人、运送被害人及出售、收买被害人的犯罪过程分析。其中,笔者根据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将犯罪人分为源头贩卖者、居间介绍者、最终收买者及辅助贩运者四类。犯罪人招募被害人所用的手段主要包括欺骗、威胁和非法拘禁。中缅跨国贩运妇女犯罪的运输手段主要有租车、长途汽车、摩托车,或者为被害人伪造身份乘坐火车。运输的路线往往是始于云南省与缅甸接壤的边界地区,之后前往云南省昆明市进行中转,一般在抵达目的地的省会城市后,再前往最终的贩卖地。而中缅跨国贩运妇女犯罪中的“买卖”过程往往较为简单。一般是收买人通过寻找“人脉”关系,联系上居间介绍的犯罪人,之后再通过安排双方见面,或者看照片等方式确定“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一旦洽谈妥当就从控制着被害人的犯罪人手中领走被害人。本文的第三部分是中缅跨国贩运妇女犯罪的推拉力分析。中缅跨国贩运妇女犯罪主要表现为缅甸有着一定的推力因素使得部分缅甸妇女愿意离开缅甸前往中国“讨生活”,而中国则有着一定的拉力因素吸引着这部分缅甸妇女前来。其中,缅甸的推力因素主要包括地区贫困、政局动乱及熟人介绍。而中国的拉力因素主要包括较高的劳动报酬、邻近的地理位置及对适婚女子的需求。在这两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中缅跨国贩运妇女犯罪总体趋势为缅甸妇女向中国内陆贫困农村地区迁移,被迫嫁为人妻。本文的第四部分是笔者提出的中缅跨国贩运妇女犯罪的防治对策。笔者认为中缅跨国贩运妇女犯罪的预防措施主要可以采取消除歧视和“物化”倾向、加强媒体宣传和加强预防犯罪教育。中缅跨国贩运妇女犯罪的治理措施可以采取改善被害人的脆弱境况、加强边境管理和户籍调查及减少需求等措施。
【图文】:

刑事案件,公安机关,日期


7图 1-1 2007 年-2016 年中国公安机关立案的拐卖妇女儿童刑事案件①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访问日期:2018 年 2 月 10 日)

拉力因素,影响人口,推力,缅甸


图 2-1 影响人口迁移的推力和拉力因素每个地区都同时存在着某些吸引人的因素和某些排素对某些人来说,,是无关紧要的因素。人口迁移,正。②而中缅跨国贩运妇女犯罪中的典型趋势是缅甸妇国妇女被贩运到缅甸的现象。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女犯罪中体现的较强的单方向性是一个颇为有趣的口贩运问题报告》中关于缅甸的人口贩运情况的统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97.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梅英;李红军;;中缅边境地区跨境婚姻发生动因追溯[J];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2 李梦佳;房乐宪;;欧盟打击人口贩运政策体系的形成与特征[J];和平与发展;2015年05期

3 向群;;打击跨国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国际合作机制的完善——以大湄公河次区域云南边境一线为例[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4 沈君;;云缅跨境婚姻的现状研究——基于云南省芒市(四个边境镇)人口状况分析[J];商;2015年27期

5 李春;;东南亚跨境犯罪研究初探[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5年04期

6 杨国才;施玉桥;;边境跨国婚姻的研究与展望[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7 戴波;赵德光;;跨境婚姻行为的人口学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8 兰立宏;;论国际视阈下拐卖犯罪防治策略的完善路径[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9 张洁;;边境地区“三非”人员跨境违法犯罪问题研究——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为例[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10 张筱薇;;亚洲的性奴役——贩运人口犯罪透视[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3年03期



本文编号:26722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6722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5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