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法时效制度的渊源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婴虹;论农民利益的缺失——从国家与农民契约关系的角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杨思斌;功利主义法学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周开宁;;契约精神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王平;论中国法治化进程中先进法律文化的建设[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龚群;康德、黑格尔主体哲学的内在困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闫东;试论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创新取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7 叶文;;优先权历史渊源及现实意义[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杨剑;听证的法理基础及演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9 王姝;浅析我国继承法之遗嘱自由[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齐欣;试论我国埋藏物发现制度的完善[J];安阳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马德才;;格老秀斯及其对国际法的贡献[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2 温树斌;;关于国际法“法律性”的辩证思考——理论和实践的视角[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3 姚彬;黄良军;;完善劳动合同立法 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4 青山治世;;晚清关于增设驻南洋领事的争论——兼论近代国际法、领事裁判权、不平等条约体制[A];“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侯中军;;不平等条约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之一——条约概念与近代中国的实践[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震;法价值哲学导论[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3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申建中;民事再审程序改造及再审之诉建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黄晖;商标权利范围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邱本;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周汉华;中国法制改革论纲:从西方现实主义法律运动谈起[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余涌;道德权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贺绍奇;论法官的职业伦理[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彭灵勇;法律推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运;英国法浮动财产负担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2 冯旭峰;物权行为理论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3 张泳;自然法在西方法治理念形成中的作用及对中国法治之启迪[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肖冬红;关于我国建立判例法制度的几点思考[D];湘潭大学;2001年
5 雷天遥;价值视野中的中国法治现代化[D];湘潭大学;2001年
6 薄燕娜;论空间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丁敏;清代华北地区田房契约文书粘连结构及其契约观念[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方文军;犯罪既遂标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黄台英;关于中国合同法的违约体系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娄正涛;债权人代位权制度之检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浩培;;论h澰急匦胄攀卦騕J];法学杂志;1985年01期
2 邓正来;王铁崖与中国国际法学的建构——读《王铁崖学术文化随笔》[J];中国法学;1997年06期
3 易波;;国际法坛双杰耀寰宇 一代大师风范垂千秋——倪征、李浩培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暨国际法学术研讨会综述[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沈涓;张文广;谢新胜;戴瑞君;;第五届国际法论坛“改革开放与国际法”学术研讨会综述[J];法学研究;2009年01期
5 李双元;;Kahn-Freund论国际法作为国际私法的渊源问题[J];法学评论;1981年02期
6 本刊记者;;要加强国际法的研究,推动国际法的繁荣和发展——访国际法博士生导师周忠海教授[J];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1997年04期
7 钟瑞华;刘敬东;戴瑞君;高琦;沈涓;;“国际法的新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J];法学研究;2007年01期
8 汉纳·波柯—泽哥;费宗yN;;新国家与国际法的关系[J];国外法学;1980年03期
9 朱文奇;;2003年国际法学学术研究回顾[J];法学家;2004年01期
10 李伯军;;非洲国际法初探[J];西亚非洲;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曾涛;;2020年的中国国际法——基于国际法学发展史的展望[A];“2020年的国际法”暨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论坛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刘志云;;中国国际法学的繁荣之路:一种引入国际关系理论分析的路径[A];“2020年的国际法”暨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论坛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何志鹏;;国际法治的中国立场[A];“2020年的国际法”暨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论坛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论坛倡议书[A];“2020年的国际法”暨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论坛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李德宽;;阿拉伯国际商贸中的代理制度[A];第二届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11第二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林燕萍 张磊;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国际法学[N];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张慎思;国际法要为构筑和谐世界做贡献[N];法制日报;2007年
3 徐光明;中国国际法学会二○○七年学术年会召开[N];人民法院报;2007年
4 罗书臻;中国国际法学会举行新春报告会[N];人民法院报;2007年
5 王彦志;打开国际制度的黑箱:国际法学的跨学科贡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莽九晨;中国国际法学会举行2007年学术年会[N];人民日报;2007年
7 记者 刘嘉;陕西省法学会国际法学研究会成立[N];西部法制报;2010年
8 记者 徐光明;倪征日奥李浩培百年诞辰纪念会召开[N];人民法院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山风;国际法学研究三十年回眸[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10 吴兢;中国国际法学会召开2008年学术年会[N];人民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青阳;规则的解释与解释的规则[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2 那力;国际环境法的新理念与国际法的新发展[D];吉林大学;2007年
3 王勇;条约在中国适用之基本理论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4 李刚;论海洋污染责任认定及赔偿[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李文沛;国际海洋法之海盗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江海平;国际习惯法理论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7 罗国强;论新世纪国际法之本体[D];复旦大学;2006年
8 秦倩;国际法与宗教非政府组织[D];复旦大学;2007年
9 李红;国际组织的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吴锦标;国际法与国际秩序[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熙东;中日两国钓鱼岛纷争的国际法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2 王璐;普遍管辖原则适用的若干问题初探[D];外交学院;2008年
3 周太东;国际法视角下的跨国公司社会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巴特嘉尔格勒;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及国际条约在蒙古国内法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7年
5 阿多尼斯;法国与国际法中关于沉船及沉物法规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6 许鑫;从国际法视角看美国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7 尹星懿;构建马六甲海峡及南海海域安全法律保障之我见[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8 宁建华;人类权利存在与国际法的生成和发展[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9 刘长溥;中日东海之争焦点法律问题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10 李霄鹏;伍廷芳的国际法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322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732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