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适用
本文关键词:论《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适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香港特别行政区缔约权有其特殊性,因为其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国际法主体。《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39条规定,一些国际条约当然也包括《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中适用于香港的规定仍然有效。在香港继续适用中国大陆并未加入的《公约》的法理依据不是因为国家继承理论,而是香港在适用“一国两制”上的制度创新。本文首先介绍了《公约》在香港适用概况,阐释了《公约》在特区回归前后的实施问题,特别是对回归后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分析了香港在国际法上的地位、讨论了《公约》和相关人权法的关系,介绍了和《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香港人权法案条例》的区别与联系;其次概括了《公约》在香港回归后实施的法律依据,接着着重对《公约》回归以后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通过分析吴恭劭、利建润案和教育制度歧视女童等案件,讨论了香港在运用国际人权法的具体情况;最后,提出了该《公约》在香港的实施构想。笔者期望正确认知《公约》在香港特区适用的具体情况以更好的来用《公约》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使香港在国际交往中树立更加良好的形象,希望《公约》在保障人权方面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以保障香港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关键词】:《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保留 人权保护 实施构想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98.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1 绪论6-11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6-8
- 1.2 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8-9
- 1.3 本文的结构与方法9-11
- 2《公约》在香港的适用概况11-17
- 2.1《公约》在香港回归前的实施问题11-12
- 2.2《公约》在香港回归后的实施问题12-14
- 2.3《公约》与相关人权法的关系14-17
- 3 回归后《公约》实施问题的原因与案例分析17-28
- 3.1 回归后《公约》适用的法理依据17-22
- 3.2 回归后《公约》实施问题的原因分析22-23
- 3.3 回归后《公约》相关案例分析23-28
- 4《公约》在香港的实施构想28-34
- 4.1《公约》在香港的实施原则28-30
- 4.2 正确认知香港适用的保留30-31
- 4.3 建立完善香港《公约》保留审查制度31-32
- 4.4 正确认知《公约》在香港实施地位32-34
- 结语34-35
- 参考文献35-38
- 致谢3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红;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关系探讨[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李晓玲;;个人国际法主体资格之探讨[J];研究生法学;2003年01期
3 李伯军;对个人作为国际法主体问题的重新认识[J];河北法学;2004年05期
4 王晓真;对个人国际法主体地位的一点思考[J];理论与现代化;2005年S1期
5 新薇;;打破传统,建立个人国际法主体地位[J];当代经理人;2006年05期
6 王鹏;宋阳;;“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法主体地位探析[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辛崇阳;;对国际法主体的界定标准及其内容的再思考[J];比较法研究;2006年04期
8 黄镇;;论人类的国际法主体地位[J];嘉兴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9 黄海;;个人的国际法主体地位问题[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年08期
10 张超;阿里木·热合甫;;视角的转换:“中亚”概念的国际法性质[J];法制与社会;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衡;;中国和平发展中的不和谐音符——有关“拉萨事件”的若干国际法思考[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2 王定贤;;个人国际法主体地位之再思考[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3 刘杰;;普遍管辖权:理论与实践[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4 张乃根;;简论国际法在规范国际秩序中的作用[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5 Erik Franckx;Marco Benatar;Nkeiru Joe;Koen Van den Bossche;;从国际法的角度看海洋地物的命名[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10年卷第1期[C];2010年
6 蔡先凤;;核损害民事责任的国际法基础[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7 侯中军;;不平等条约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之一——条约概念与近代中国的实践[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8 邓宁;;统一与干涉:对南奥塞梯事件的国际法思考[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霞娥;谈国际法概念的教学误区[N];连云港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张慎思;中国人对国际法的贡献应该坚持[N];法制日报;2008年
3 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司长 黄惠康;“一国两制”对国际法发展的贡献(上)[N];光明日报;2012年
4 李毅 朱峰;从国际法角度论统一的中国[N];法制日报;2000年
5 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杨海坤;“软法”何不译为“柔法”[N];北京日报;2013年
6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法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文奇;钓鱼岛争端出路何在[N];法制日报;2012年
7 柳华文;《反分裂国家法》的国际法基础[N];检察日报;2005年
8 蒋学跃;国际公法之复习方法[N];人民法院报;2003年
9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 司平平;巴勒斯坦入联具备国际法依据[N];法制日报;2011年
10 杜文娟 毛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四次专题讲座[N];人民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冀明;全球电子商务安全法制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灵芝;论跨国公司的国际法主体资格[D];南昌大学;2015年
2 卢雅澜;气候难民的国际法保护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3 汪孝继;晚清早期驻外公使的条约观[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包晰辙;个人国际法主体地位的相关思考[D];内蒙古大学;2016年
5 杨欢;非政府组织的国际法主体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年
6 刘雪艳;论《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适用[D];暨南大学;2016年
7 李子健;论个人的国际法主体地位[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8 赵葳娜;湿地的国际法保护机制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韩耀斌;试述跨界河流的国际法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王鹏程;世界遗产的国际法保护[D];兰州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论《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适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75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77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