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论环境难民人权的法律保障

发布时间:2020-09-15 15:45
   由于全球环境的持续恶化,因环境不适宜生存而被迫迁移的人越来越多,由此导致环境难民的产生。与传统难民相比,环境难民的人权在当前并没有健全的法律保障。原因之一,就是在传统难民威胁国际社会稳定时,环境难民的尚未引发世人关注,以环境难民为基础各项法律制度未建立。但随着人类开发自然界的能力增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进一步加剧,环境难民数量暴涨,环境难民的人权如何保障正成为全球性挑战。本文以人权的法律保障为切入点,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力求为解决环境难民人权问题找到合适方案:首先,通过对环境难民的一般理论的分析,从难民的形成及人权保障的相关法律规范入手,指出环境难民的形成原因及概念界定上与难民在国际法律规范相对明确有所不同,环境难民存在着学术和法律上的争议;突出环境难民的特征并对其概念予以科学界定。在对环境难民的总体状况及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保护环境难民人权保障的必要性。其次,从国际人权规则的视角阐释环境难民的应受保障的基本人权,提出环境人权保障的法理基础及法律依据,明确环境难民人权保障的责任主体和基本责任原则。再次,以问题为导向,对现有的国际公约和国际协定等进行分析,指出环境难民缺少明确的规则界定,法律地位不够明确;因法律规范规则条款的欠缺,在适用法律原则及寻求法律纠纷的救济途径时都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和限制;相应的配套救助补偿及责任担负机制更是因缔约国责任意识的欠缺尚未有效建立,诸多缺陷使得环境难民的人权保障陷入困境。最后,针对前述的问题根源分析,提出建立环境难民人权的法律保障制度的设想:一是明确环境难民的法律地位,包括扩大传统难民的定义和制定环境难民的界定标准;二是完善环境难民人权的法律规范,包括制定区域性双边或多边条约和制定新国际公约;三是健全环境难民人权保障的法律机制,包括健全国际人权法及国际环境法的施行机制、设立环境难民救济补偿机制和完善联合国难民署的保护机制。
【学位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998.2;D996.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盛宗荣;急剧增加的环境难民[J];人口与经济;1989年06期

2 盛荣宗;;地球上的“环境难民”[J];国际展望;1989年15期

3 孟贵朴;;环境难民[J];环保科技;1989年04期

4 ;全球“环境难民”达1000万[J];内蒙古林业;1989年04期

5 李松;;全球环境难民增多[J];世界知识;1989年23期

6 宋燕波;;未来五年全球将涌现5000万环境难民[J];绿色中国;2005年11期

7 魏正才;;国际法视野下的“环境难民”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6年27期

8 蔡平;;世界出现“环境难民”[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4年03期

9 ;环境难民[J];小学自然教学;1989年03期

10 杜梅;“动物乐园”催生环境难民[J];生态经济;2003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齐广兴;环境难民他乡求生存 殃及官厅张开绝户网[N];中国环境报;2000年

2 王西;美媒中国水短缺或催生“环境难民”[N];国防时报;2010年

3 一峰;环境难民日增引发国际关注[N];中国环境报;2005年

4 ;环境恶化导致“环境难民”日益增加[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5 席安;别让农民拖着病体当“环境移民”[N];河南法制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统军;环境难民权利保护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8年

2 杜健;论环境难民人权的法律保障[D];青岛大学;2018年

3 孔帅;环境难民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7年

4 郭柳君;国际法视野下的环境难民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年

5 张巧丽;国际法语境下的“环境难民”保护研究[D];厦门大学;2017年

6 谭杨;论环境难民的国际法律保护[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7 蔡畅;图瓦卢“环境难民”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毛颖洁;论气候难民保护面临的国际法问题及其对策[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191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8191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4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