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中外学历学位互认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6 16:50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国际市场实行自由化、开放和整合的动态过程。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教育国际化的迅猛发展,许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践行着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间学历学位互认活动。一般来说,国际间的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存在着两种途径:一种是存在于政府(地区)之间或高等学校之间的层面,它是一种以政府(地区)和政府(地区)或政府(地区)与高等学校双方签订的学历学位相互承认协议为基础的认证方式;另一种是存在于评估机构层面,它是通过建立一种跨国组织,如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构网络组织(INQAAHE),以寻求评审机构之间相互认可的方法。无论是哪一种途径,在其实现过程中,都有着一个关于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的协议(或“公约”)。这些协议(或“公约”)是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后签订的国际条约,本质上,它属于国际条约法的范畴。然而,国际间学历学位互认协议(或“公约”)的法律问题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的一个关键因素,应该成为国际关注的一个世界性课题。论文以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为背景,对中外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中外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的法律依据、法律性质、法律效能、存在的问题与风险,提出了中外学历学位互认过程中存在问题与风险的应对措施。 推动中外高等教育学历学位的国际互认已成为中国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应然诉求,深入探讨中外高等教育学历学位的国际互认及其中的法律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在资料收集、分析和整理的基础上,主要采取了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历史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方法,以高等教育国际化为背景,以中外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及其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综合运用法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分析工具,力图为中外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及其监管的法律问题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研究资料。 中外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是全球化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项重要策略并成为国际关注的一个世界性的主题。论文探讨了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的国际合作背景,对世界贸易组织中的教育服务贸易及其相关规定与条款作简要的概述,同时重点分析WTO框架下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的相关规则与实践的运行的问题。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学历学位的相互认可问题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关键因素。中外学历学位互认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中外颁发学历学位进行鉴定;二是对获取的学历学位真假进行鉴定,三是对学历学位获取者本人进行鉴定。论文通过对国际间学历学位互认情况的概述和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学历学位互认进程、中外学历学位互认的双边协议与公约的介绍,对中外学历学位互认的问题进行分析。 中外学历学位互认的法律问题,包括其法律依据,法律性质、法律关系、法律适用、争议解决、法制构建等等。论文主要通过对中外学历学位互认的法律依据的分析,说明中外学历学位互认的协议或公约的法律地位、法律性质、法律效力及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相适应所具有的法律约束力和法律效能,以深化对中外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的法律问题讨论。 中外学历学位互认在为多方带来利益和机遇的同时,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也带来了不少问题与挑战,特别是法律问题,经常会学历学位认证的主体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论文主要对中外学历学位互认实践中法律制度的完善、法律监管的细化、法律实施的强化等问题进行了概括,同时,争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论文从中外学历学位互认法律制度完善、中外学历学位互认质量的法律管理,中外学历学位互认纠纷法律解决,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法律机制健全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法制化实现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 加拿大著名学者、教育改革研究专家迈克尔·富兰(Michael Fullan)说过:“问题是我们的朋友,问题不可避免要出现……回避真正的问题是有成效的变革的敌人”。中外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的法律问题应促使我们不断地对国际间的学历学位互认的实践进行思考。这是一个“反思”、“追问”、“研究”并“解答”国际化高等教育本身问题的过程,也是寻求国际化高等教育的全球治理、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质量保证实践中的问题,更是一个寻求中外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法律问题应对措施的有效途径。
【学位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D99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新柱;韩映雄;;基于教育质量标准的学位认证机制分析及启示[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3年01期

2 苏兆斌;李天鹰;;我国学位授予审核制度的调查分析与完善建议[J];现代教育管理;2013年03期

3 王慧英;;从行政管理走向学术评价——论我国学位授予审核机构改革的理念转变[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4 姜文;苏靓;崔庆玲;;十年来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述评——以2001-2010年CNKI数据库为样本的统计分析[J];高教探索;2011年04期

5 寇玲玲;;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学历互认问题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6 苏兆斌;李天鹰;;我国学位授权审核制度的回顾与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05期

7 刘尔思;车伟民;黄镇海;;我国跨境教育的现状与监管体系构建的路径选择[J];教育研究;2010年09期

8 张宝蓉;;当前台湾高等教育对大陆开放新思维——基于“两岸高校学历互认政策”的视角[J];台湾研究;2010年03期

9 王焱;;跨国教育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策略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10 刘尔思;车伟民;黄镇海;;论我国高校多层次跨境教育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朱永东;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的演化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张进清;跨境高等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温雪梅;教育国际化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服务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卢敏;全球化进程中的相互认可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邹莎;海峡两岸学历互认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2 王旭;论中国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201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8201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b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