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国PPP投资争议解决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5 06:31
   跨国PPP投资是指外国投资者通过公私合作模式参与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为政府提供长期稳定的公共服务的行为。跨国PPP投资的法律关系可能包含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政府签订的合同关系和东道国政府对外国投资者的行政监管关系。而“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国PPP投资发生争议处理更加复杂,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投资争议解决机制。目前“一带一路”投资争议解决机制存在不同的问题。双边投资条约争议解决机制存在仲裁条款陈旧、投资者过度使用岔路口条款、仲裁前等待期过长等问题。多边投资条约争议解决机制因为适用范围较窄、执行能力不足和仲裁透明度较低等缺陷在PPP投资争议解决中使用率较低。投资者选择国际投资仲裁争议解决制度的时候也遇到了仲裁规则不能满足争议解决需要、裁决无法得到普遍承认和执行的困境。美国、ICSID以及中国与新加坡仲裁规则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值得“一带一路”投资争议解决机制加以借鉴。结合区域的情况和上述优秀经验,构建双边投资条约争议解决机制应当完善BIT仲裁条款和岔路口条款、缩短争议协商时间。构建多边投资条约争议解决机制要明确条约适用范围、提高仲裁裁决透明度,要建立常设仲裁庭和提升争议机制执行力。最后国际投资仲裁机制要求推广区域投资争议仲裁规则和建全仲裁裁决承认与执行的双边机制。
【学位单位】:广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996.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国PPP投资争议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国PPP投资争议问题的特殊性
        一、跨国PPP投资的定义及特征
        二、跨国PPP投资争议具有特殊性
        三、“一带一路”国家跨国PPP投资争议的特殊性
    第二节 “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国PPP投资争议解决现状
        一、跨国PPP投资争议的现状
        二、跨国PPP投资争议的解决制度
第二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现有跨国PPP投资争议解决机制评析
    第一节 双边投资条约争议解决机制
        一、BIT中的仲裁条款陈旧
        二、过度使用岔路口条款
        三、仲裁前等待期过长
    第二节 多边投资条约争议解决机制
        一、适用范围较窄
        二、执行能力不足
        三、仲裁透明度较低
    第三节 国际投资仲裁争议解决机制
        一、仲裁规则不能满足争议解决需要
        二、裁决无法得到普遍承认和执行
第三章 现有国际投资争议解决机制对跨国PPP投资争议解决的借鉴
    第一节 美国—蒙古BIT争议解决机制
        一、仲裁条款的拓宽
        二、弃权条款方法的适用
        三、协商程序的意思自治
    第二节 ICSID争议解决机制
        一、管辖权的不断扩大
        二、仲裁执行程序的强制性
        三、仲裁私密性与透明度的平衡
    第三节 新加坡与中国国际投资仲裁机构争议解决机制
        一、制定适应跨国PPP投资的仲裁规则
        二、增加裁决承认与执行的可能性
第四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国PPP投资争议解决机制的完善
    第一节 改进跨国PPP双边投资争议解决机制
        一、完善BIT中的仲裁条款
        二、完善岔路口条款
        三、缩短争议协商时间
    第二节 健全跨国PPP多边投资争议解决机制
        一、明确条约适用范围
        二、建立常设仲裁庭
        三、提高仲裁裁决透明度
        四、提升争议解决机制执行力
    第三节 发展跨国PPP投资仲裁解决机制
        一、推广区域投资争议仲裁规则
        二、建全仲裁裁决承认与执行的双边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会强;;PPP模式中的政府定位[J];法学;2015年11期

2 胡改蓉;;PPP模式中公私利益的冲突与协调[J];法学;2015年11期

3 裴俊巍;金永祥;甄雅琪;;国际PPP法律政策综述——基于对52国PPP法案的研究[J];中国政府采购;2015年10期

4 杨飞虎;晏朝飞;;“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实施机制研究[J];理论探讨;2015年05期

5 汪权;;亚洲基础设施投资的非传统风险与应对[J];国际经济合作;2015年08期

6 韩宝庆;;ICSID仲裁解决对外承包工程争议的可行性分析——以北京城建集团诉也门共和国案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15年07期

7 周兰萍;孟奕;;PPP模式助力建企走出去——“一带一路”的法律思考[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5年07期

8 沈铭辉;;亚太地区基础设施投资PPP合作模式:中国的角色[J];国际经济合作;2015年03期

9 陈兆源;田野;韩冬临;;双边投资协定中争端解决机制的形式选择——基于1982-2013年中国签订双边投资协定的定量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年03期

10 王守清;刘婷;;PPP项目监管:国内外经验和政策建议[J];地方财政研究;2014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苇;中国海外投资发展战略法律构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2 余海鸥;全球行政法视野下投资仲裁机制(ISDS)的合法性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3 毛婵婵;国际投资条约仲裁中公共利益保护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4 谭民;中国—东盟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5 辛宪章;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6 黄志瑾;中国国有投资者境外投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重桂;CAFTA升级版背景下常设性投资争端仲裁机制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7年

2 赵雅卿;中国对外投资基础建设领域采用PPP模式的法律思考[D];郑州大学;2016年

3 陈滨宏;BOT项目投资人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4 刘翠霞;试析ICSID仲裁案例中“投资者”界定[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712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8712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a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