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欧盟ISDS机制研究及中国的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20-11-12 08:27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复苏和国与国经济往来的逐步增加,国际投资已成为各国相互交流的重要途径。同时,投资纠纷越来越多。为了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关注解决投资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其中关于外国私人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的争端更为复杂,是最具争议的一部分。这种情况下如何选择争端解决机制也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目前在双边投资协议中,国际仲裁解决机制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投资者-东道国投资仲裁(ISDS)是解决争端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投资仲裁机制的发展过程中,它逐渐暴露出一些缺陷,其所面临的合法性危机问题成为制约投资仲裁发展的因素,有些国家和地区甚至因为仲裁争端解决机制的弊端放弃ISDS制度。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现今国际社会中,各个国家(或地区)已经在探寻ISDS机制的改革,逐渐形成了美国模式和欧盟模式。而美国模式只是在ICSID仲裁体制内进行的改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在ISDS机制出现的问题。欧盟的ISDS机制改革就显得尤为彻底,值得我们去学习与借鉴。在欧盟ISDS机制改革中,以加拿大-欧盟全面性经济与贸易协定(CETA)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草案(以下简称TTIP草案)最为激进,本文主要选取了TTIP草案中的一些内容来研究,通过对欧盟TTIP内容的探讨,对欧盟的ISDS机制进行评价,为我国的机制改革做出贡献。欧盟ISDS机制改革最富有创意的是两审终审的国际投资法庭制度,试图以新的投资法院体系来代替国际仲裁法庭、对特殊领域争端进行过滤和筛选、限制仲裁庭的使用范围、加强对争端解决的控制。总体上说它依旧摆脱不了传统仲裁的影子,不是独立的法庭制度。建立多边化的类似于WTO的法庭制度更是难上加难,但是其中的一些制度还是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实践。我们应当看到欧盟ISDS机制改革在现阶段还存在许多的挑战和机遇,需要我们重视该机制的发展,顺应当前的发展趋势,以积极和务实的态度参与ISDS机制完善和相关国际规则的制定。并依据自身的发展需求,通过研究它来分析我国应当如何构建属于发展中国家、属于中国ISDS机制道路,以应对未来我们国家可能在签署双边投资协定(BIT)中遇到的投资者与东道国利益如何平衡的问题。我国正在推行“一带一路”战略,面对美国与欧盟的机制改革与中美、中欧谈判时如何应对以及如何在“一带一路”区域内打造自己的ISDS机制是我们下一步改革的重点,需要我们审时度势,认清国情,更好的维护中国和海外投资者的利益。本文一共四个部分,本论文主要通过研究欧盟TTIP推行的ISDS机制中的主要内容来分析出我国在面对欧盟的ISDS机制时应有的立场,在我国推出《投资仲裁规则》的背景下提出我国如何扬长避短,保护本国和海外投资者的利益。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现有的ISDS机制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美国与欧盟在这一机制上的改革,美国在这一机制的改革只是对现有BIT范本的改进,而欧盟的ISDS机制则更为详尽,并且对ISDS机制做出了很多新的尝试,研究欧盟的ISDS机制对我国有着更重要的意义。第三部分是评析欧盟TTIP中的ISDS机制,通过欧盟TTIP草案中关于ISDS机制的条款进行分析,主要通过上诉制度、第三方资助仲裁以及建立国际投资法庭制度三个方面去分析,通过探究欧盟的改革实践来评析改革的成果与缺陷,帮助我国更好地认识ISDS机制,逐步完善我国自己的机制。第四部分主要讲我国的应对策略,通过我国对待TTIP中的ISDS机制立场,再加上我国已经制定实施的《投资仲裁规则》中的规定提出自己的建议,建议进一步完善《投资仲裁规则》、加强透明度制度建设、积极参与中欧BIT谈判,掌握话语权以及构建“一带一路”区域内独立的ISDS机制。
【学位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D997.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2 传统ISDS机制受到质疑
    2.1 传统ISDS机制问题层出
    2.2 不同模式下的ISDS机制改革
        2.2.1 美国ISDS机制改革
        2.2.2 欧盟ISDS机制改革
3 欧盟在TTIP中的ISDS机制具体内容
    3.1 欧盟TTIP第三方资助仲裁制度
        3.1.1 第三方资助仲裁制度的概念
        3.1.2 确立第三方资助仲裁制度的必要性
        3.1.3 欧盟TTIP第三方资助仲裁制度的内容及评价
    3.2 欧盟TTIP中的上诉制度
        3.2.1 欧盟TTIP上诉制度的内容
        3.2.2 欧盟TTIP上诉制度与WTO上诉制度对比
        3.2.3 欧盟TTIP上诉制度的意义
    3.3 欧盟国际投资法庭制度分析
        3.3.1 投资法庭的性质分析
        3.3.2 建立国际投资法庭制度的可行性
        3.3.3 对国际投资法庭制度的评价
4 我国的应对策略
    4.1 我国对待TTIP中的ISDS机制立场
        4.1.1 认可第三方资助披露制度
        4.1.2 审慎的建立上诉制度
        4.1.3 暂时不宜接受国际投资法庭制度
    4.2 对我国ISDS机制的启示
        4.2.1 进一步完善《投资仲裁规则》
        4.2.2 加强透明度规则建设
        4.2.3 积极参与中欧BIT谈判,掌握话语权
        4.2.4 构建“一带一路”区域内独立的ISDS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检明;;论发展中国家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完善[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王若愚;;“一带一路”背景下亚投行争端解决机制的探索——以WTO争端解决机制为参考[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3 孟琪;;WTO争端解决机制作为“上海合作组织”经贸争端解决机制的可行性研究[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9年03期

4 昝琪;方友熙;;WTO争端解决机制危机下中国的应对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9年08期

5 樊文光;;论《宣言》的条约属性及对《公约》争端解决机制的排除[J];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18年02期

6 刘一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争端解决机制及影响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8年06期

7 陈倩;;“一带一路”下的区域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模式选择[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年02期

8 代振利;;“一带一路”构想背景下的争端解决机制[J];法制与社会;2018年08期

9 刘怡纯;;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维护中国权益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8年14期

10 谢进;;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构建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年1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权家敏;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选择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郑鹏基;网络交易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3 印辉;WTO环境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杨仕辉;贸易争端解决的博弈分析与策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吕微平;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正当程序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崔悦;国家对国际司法程序的态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7 程保志;论欧共体与WTO的交互影响:法律、政策与实践[D];武汉大学;2009年

8 辛宪章;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9 梁鹰;WTO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10 高田甜;WTO争端解决机制证明负担规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阳;WTO争端解决机制下报复措施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9年

2 徐艺宛;“一带一路”倡议下涉外商事争端解决机制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3 许灿;欧盟ISDS机制研究及中国的应对策略[D];河北经贸大学;2019年

4 张莹雪;“一带一路”参与方的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构建研究[D];辽宁大学;2018年

5 孙源;中国高铁海外投资争议解决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8年

6 陈小形;“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外国投资者—东道国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8年

7 杨晶;“一带一路”下投资者与东道国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8年

8 许张琦;中韩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8年

9 时婷;欧盟对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的改革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8年

10 张丹歌;《南海行为准则》的争端解决机制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805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8805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0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