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国监督致船舶不当滞留救济法律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港口国监督致船舶不当滞留救济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港口国监督是一种旨在保护船舶安全,维护海洋清洁的行为。近年来,港口国监督在维护港口国利益,保护海洋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渐被各国所重视,但在港口国监督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损害外国籍船舶利益的行为,其中因港口国监督导致的外国籍船舶不适当滞留最为突出。港口国监督致船舶不当滞留行为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在港口国监督过程中没有条约或法律依据而对船舶进行滞留,另一种是有条约或法律规定,但是没有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滞留的行为。为维护船舶利益,国际国内通过国际海事条约、国内法、备忘录等形式规定了船舶被不当滞留,享有救济的权利,并提供了一定的救济机制,如港口国国内的复议或诉讼,在备忘录组织秘书处进行申诉,或者也可以通过国家外交途径进行协调。但在实践中,各种救济机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港口国国内救济程序相对比较繁琐,要求当事船舶必须熟悉港口国的法律法规、诉讼程序等;备忘录组织则缺乏法律强制性,只能对港口国的决定提出建议;相对而言,国家外交途径进行协调更能有效的维护当事船舶的利益,但是也涉及到国家政治、经济利益的权衡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国际航行船舶一旦被不适当滞留,应当尽量采取多种渠道进行救济,如按照港口国国内程序进行救济的同时,积极寻求船旗国及其所认可的组织帮助,同时在国际航行过程中,尽可能熟悉主要港口国相关的法律规定,避免因错过时效等问题而影响救济。
【关键词】:港口国监督 不当滞留 救济措施 法律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96.1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问题提出8-13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8-11
- 1.2 港口国监督致船舶滞留研究现状11-12
- 1.2.1 港口国监督致船舶滞留的标准问题11
- 1.2.2 船舶不当滞留的原因11-12
- 1.2.3 港口国监督致船舶滞留的救济问题12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12-13
- 2 不当滞留行为的界定13-15
- 2.1 滞留的界定13
- 2.2 不当滞留行为的类别13-15
- 2.2.1 缺乏条约或法律依据的滞留行为14
- 2.2.2 未能正确适用条约或法律的滞留行为14-15
- 3 不当滞留救济的法律机制及存在问题15-23
- 3.1 不当滞留救济的法律机制15-18
- 3.1.1 港口国救济程序15-16
- 3.1.2 备忘录组织救济程序16-17
- 3.1.3 国家协调机制17-18
- 3.2 不当滞留救济机制存在的问题18-23
- 3.2.1 各国有关法律的冲突18-20
- 3.2.2 备忘录缺乏法律强制性20-21
- 3.2.3 法官对专业技术判断的尊重21-22
- 3.2.4 国家因素的影响22-23
- 4 不当滞留救济的法律基础23-26
- 4.1 不当滞留救济的法律依据23-25
- 4.1.1 国际海事条约23-24
- 4.1.2 备忘录24
- 4.1.3 国内法24-25
- 4.2 不当滞留救济的赔偿主体25
- 4.3 不适当滞留救济的赔偿范围25-26
- 5 不适当滞留救济的应对建议26-29
- 5.1 熟悉和遵守港口国法律27
- 5.2 主动寻求船旗国帮助27-28
- 5.3 积极配合监督官员现场检查28-29
- 6 结语29-30
- 参考文献30-31
- 致谢3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耿;蔡伟巍;;《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对港口国监督的影响[J];航海技术;2008年05期
2 杨荣波;;船舶授籍条件之取舍及港口国监督[J];中国海商法研究;2013年02期
3 宋建芳;郑旭红;;《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简评[J];水运管理;2006年12期
4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梅雄;俞海;;船舶如何接受和配合港口国监督检查[A];安全理论与实践[C];2006年
2 刘明桂;张东山;;港口国监督中船舶不适当滞留问题的探讨[A];海船进江与航行安全保障论文集[C];2003年
3 王新全;蔡小华;;港口国监督与海上航行安全的探讨[A];安全理论与实践[C];2006年
4 周驰;;港口国监督检查选船应考虑目标因素值的正反馈限制性修正[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运分论坛暨2007年苏浙闽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陶远航;;谈船舶迎接港口国监督检查[A];江苏省航海学会2005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邵文杰;;通过“港口国检查”(PSC)的经验[A];2008船舶安全管理论文集[C];2008年
7 曾苇;;对广州港口船舶生活污水排放接收处理的探讨[A];第四届广东海事高级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钱汉东;;港口国检查需要高素质的船员[A];船员管理与培训教育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磊 特约记者 杜健;亚太地区港口国监督备忘录第18次研讨会举行[N];中国交通报;2010年
2 驻辽记者 陈莹;港口国监督国家数据库建设正式起步[N];中国水运报;2007年
3 通讯员 王强;中日港口国监督双边会议召开[N];中国水运报;2010年
4 海文;港口国集中检查完成[N];中国船舶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杜爱萍;中国籍船队国际舞台博得喝彩[N];中国交通报;2006年
6 通讯员 罗长国 特约记者 许艳;天津海事所检船舶居亚太地区港口之首[N];中国交通报;2010年
7 李世刚邋王友国;江苏海事局开展港口国监督集中检查会战[N];江苏经济报;2008年
8 思婧;船舶“白名单”制度出台[N];中国船舶报;2003年
9 吴清平;泉州海事局对到港外籍船舶实施港口国监督检查[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周献恩 通讯员 成瑛 采写;管理促安全 携手渡危机[N];中国交通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忠华;基于智能优化算法的港口国监督选船模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娟星;港口国监督致船舶不当滞留救济法律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4年
2 吴旭钦;关于控制船舶港口国监督滞留风险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3 孙丽敏;中国港口国监督船舶滞留决策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4 沈琼雄;港口国监督的研究及其计算机辅助系统的实现[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5 耿鹤军;港口国监督检查的质量船体系和模型设计[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6 张善杰;港口国检查发展趋势分析和应对措施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7 李正莲;港口国监督选船系统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8 杨志;港口国监督检查“选船”标准的量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9 陈向良;港口国监督效率与质量控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10 李文君;港口国监督法律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港口国监督致船舶不当滞留救济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51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95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