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未成年人民事司法保护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9 11:00

  本文关键词:未成年人民事司法保护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我国未成年人民事司法保护的基本理念为思考立足点,从我国民事诉讼中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现状入手,剖析对未成年人民事权益进行特殊保护的必要性,采用文献梳理、比较研究以及实证分析法等方法,分析我国民事诉讼中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缺陷,并就具体民事诉讼制度中如何完善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提出若干建议。 本文除前言和结语外,正文共四章。 第一章为未成年人民事司法保护的基本理论。本章首先通过分析未成年人人权保护的特殊性进而指出未成年人民事司法特殊保护的必要性;然后分析“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这一全世界各国公认的儿童保护领域的基本理念的涵义,并将其作为我国未成年人民事司法保护的指导原则,形成全文思考的立足点。同时指出国家亲权和国家监护理论也是形成未成年人民事司法保护的理论依据。 第二章为我国未成年人民事司法保护制度评析。本章首先介绍了我国当前未成年人民事司法保护的制度现状,结合现有未成年人民事司法保护的现状和司法改革的趋势,比较分析了我国当前民事司法领域存在的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缺陷和不足,特别指出我国在未成年人民事诉讼特殊运行机制上的缺失。 第三章为域外未成年人民事司法保护制度经验借鉴。本章首先介绍了域外国家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成功立法经验,并评析了域外国家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有效运行机制,通过比较借鉴,提出我国在开展未成年人民事司法保护方面的探索路径。 第四章为完善我国未成年人民事司法保护制度的建议。本章结合前文原因分析与经验借鉴,提出了应确立“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未成年人共同保护”、“亲属保护与国家保护并重”等未成年人民事司法基本原则的观点,进而针对前文分析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缺陷指出一方面应该保障未成年人诉权的行使;另一方面应当明确未成年人民事司法的保护范围;第三可以设置专门的未成年人民事审判组织;第四应建立未成年人诉前调解程序;第五应开展未成年人民事案件访视报告制度等具体完善措施的司法建议。
【关键词】:未成年人 民事诉讼 司法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98.2;D923;D926.2
【目录】:
  • 内容摘要4-6
  • ABSTRACT6-12
  • 前言12-17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2-13
  • 二、既有研究综述13-16
  • 三、研究方法16
  • 四、写作思路16-17
  • 第一章 未成年人民事司法保护的基本理论17-27
  • 第一节 未成年人民事司法保护的特殊性17-19
  • 一、未成年人人权保护的特殊性17-18
  • 二、未成年人民事司法的特殊性18-19
  • 第二节 未成年人民事司法保护的理论依据19-27
  • 一、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19-24
  • 二、国家亲权理论24-25
  • 三、国家监护理论25-27
  • 第二章 我国未成年人民事司法保护制度评析27-39
  • 第一节 我国未成年人民事司法保护制度现状27-30
  • 一、我国未成年人民事审判组织27-28
  • 二、我国未成人民事案件的类型28-29
  • 三、我国未成人民事案件审理现状29-30
  • 第二节 我国未成年人民事司法保护制度的缺陷30-39
  • 一、未成年人诉权行使存在障碍31-32
  • 二、未成年人民事司法保护范围界定模糊32-33
  • 三、未成年人民事案件地域管辖存在缺陷33-34
  • 四、未成年人民事诉讼特殊运行机制的缺失34-39
  • 第三章 域外未成年人民事司法保护制度经验借鉴39-46
  • 第一节 域外未成年人民事司法保护制度简介39-43
  • 一、日本未成年人民事司法保护制度39-40
  • 二、美国未成年人民事司法保护制度40-41
  • 三、澳大利亚未成年人民事司法保护制度41-42
  • 四、英国未成年人民事司法保护制度42-43
  • 第二节 域外未成年人民事司法保护制度对我国的启示43-46
  • 一、尊重和保障家庭监护功能43
  • 二、行政机构配合未成年人司法保护43-44
  • 三、注重未成年人诉讼特殊程序设计44-46
  • 第四章 完善我国未成年人民事司法保护制度的建议46-54
  • 第一节 确立未成年人民事司法的基本原则46-49
  • 一、确立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46-47
  • 二、确立未成年人利益共同保护原则47-48
  • 三、确立亲属保护与国家保护并重原则48-49
  • 第二节 完善未成年人民事诉讼特别程序49-54
  • 一、保障未成年人诉权的行使49-51
  • 二、明确未成年人民事司法的保护范围51
  • 三、专设未成年人民事审判组织51-52
  • 四、实施未成年人诉前调解程序52
  • 五、探索施行未成年人民事案件访视报告制度52-53
  • 六、构建“立审执”一体化审判模式53-54
  • 结语54-56
  • 参考文献56-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f霞;袁江华;;美国未成年人民事司法之发展与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2 郝银钟;盛长富;;未成年人司法的国家亲权悖论与修正[J];法律适用;2012年03期

3 陈苇,谢京杰;论“儿童最大利益优先原则”在我国的确立——兼论《婚姻法》等相关法律的不足及其完善[J];法商研究;2005年05期

4 尹琳;从未成年人法律体系看日本的儿童权利保护[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年02期

5 陈历幸;;论我国未成年人民事诉讼特别程序的构建[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年01期

6 刘言浩;;未成年人民事审判的新动向及其审判机制的建构[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年02期

7 张晓茹;;论家事诉讼中未成年人利益保护的制度完善[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年02期

8 李峰;;涉少民事案件中诉前强制调解程序的构建[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年02期

9 成海军;陈晓丽;;中国儿童福利法治建设及其不足[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年04期

10 俞亮;张驰;;未成年人民事诉讼研究[J];法治研究;2011年10期


  本文关键词:未成年人民事司法保护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50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950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4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