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我国金融衍生品法律监管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9 08:04

  本文关键词:我国金融衍生品法律监管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金融衍生品又称衍生证券、金融衍生工具,是一种基本类型包括期货、期权、远期和互换的金融协议,它的价值由基础资产或者指数来决定。金融衍生品可以是上述合约中的一种,也可以是上述合约的组合。金融衍生品具有高风险性,比基础金融工具更加复杂,很少有人能够真正了解金融衍生品的风险以及它们是如何转化的,金融衍生品杠杆性的特征使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损失和收益被放大,金融衍生品交易双方都面临着高风险。 在金融衍生品发展和繁荣的过程中,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常常落后于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具有复杂性、高风险性和杠杆性特征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基于巨大利益的诱惑,,不惜铤而走险,采用各种手段规避现有金融监管体系的监督。从巴林银行倒闭事件、美国次贷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事件中可以看出,金融衍生品发生危机能够对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经济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法制监管,防范危机发生是每个国家的不二选择。 本文首先对金融衍生品问题进行了清晰的梳理与界定,以典型的案例展现金融衍生品法律规制失控对国家经济与全球经济造成的巨大破坏,阐明了加强金融衍生品法律监管的必要性。本文第二部分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我国金融衍生品的监管主体、监管模式、信息披露、市场准入、交易、金融消费者保护、信用评级机构监管制度等相关制度的立法现状,详细分析阐明了其中的不足。本文第三部分对英美等国家或国际组织的金融衍生品监管法制进行了国际比较,权衡利弊得失,以扬长避短,洋为中用。本文第四部分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从金融衍生品监管模式、信息披露制度、金融衍生品消费者保护、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等方面建立健全我国金融衍生品法律监管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衍生品 监管模式 市场准入 交易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烟台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9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第一章 金融衍生品与加强监管的必要性10-20
  • 第一节 金融衍生品概述10-16
  • 一、金融衍生品的概念10-11
  • 二、金融衍生品的种类11-12
  • 三、金融衍生品的性质和特征12-14
  • 四、金融衍生品的风险14-16
  • 第二节 金融衍生品危机事件回顾16-20
  • 一、事件回顾16-19
  • 二、加强金融衍生品法律监管的必要性19-20
  • 第二章 我国金融衍生品法律监管存在的问题20-39
  • 第一节 我国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立法现状及相关制度20-25
  • 一、与金融衍生品相关的法律法规20-22
  • 二、金融衍生品的监管主体制度、市场准入和交易制度22-25
  • 第二节 金融衍生品的监管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25-29
  • 一、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25-26
  • 二、我国金融衍生品监管模式的现状及金融监管协调问题26-29
  • 第三节 金融衍生品市场信息披露制度以及存在的问题29-32
  • 一、信息披露制度是加强金融衍生品法律监管的重要内容29-30
  • 二、信息披露制度需要改善的部分30-32
  • 第四节 金融衍生品法律监管中的金融消费者保护32-35
  • 一、对金融消费者进行保护的必要性32-33
  • 二、金融消费者保护在我国相关规定中的体现以及存在的问题33-35
  • 第五节 信用评级机构监管中存在的问题35-39
  • 一、信用评级机构及对其监管的必要性35-36
  • 二、与信用评级机构有关的规范以及信用评级机构监管中存在的问题36-39
  • 第三章 金融衍生品监管法制的国际比较39-46
  • 第一节 金融衍生品监管模式的国际比较39-41
  • 一、美国的金融衍生品监管体制39-40
  • 二、英国的金融衍生品监管体制40
  • 三、两国监管体制的比较40-41
  • 第二节 金融衍生品信息披露制度的国际比较41-42
  • 一、美国关于信息披露制度的规定41
  • 二、巴塞尔资本协议中关于信息披露制度的规定41-42
  • 三、关于信息披露制度规定的比较42
  • 第三节 金融衍生品消费者保护的国际比较42-43
  • 第四节 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国际比较43-46
  • 一、美国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43-44
  • 二、欧盟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44-45
  • 三、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比较45-46
  • 第四章 完善我国金融衍生品法律监管的建议46-52
  • 第一节 我国金融衍生品监管模式的完善46-47
  • 一、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46
  • 二、设立专门的金融衍生品监管部门46-47
  • 第二节 我国金融衍生品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47-49
  • 一、完善信息披露的立法48
  • 二、建立金融衍生品交易信息共享机制48-49
  • 第三节 我国金融衍生品消费者保护规定的完善49-50
  • 一、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立法49
  • 二、设立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49-50
  • 三、设立金融消费者纠纷解决机制50
  • 第四节 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完善50-52
  • 一、制定严格的信用评级机构的准入程序50-51
  • 二、维持信用评级机构的独立性51
  • 三、确立信用评级机构的法律责任制度51-52
  • 结语52-53
  • 参考文献53-56
  • 致谢56-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伟丽;;金融衍生品法律监管探究[J];河北法学;2009年10期

2 刘璋;;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法律监管刍议[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王楠;;美国次贷危机的法律根源[J];黑河学刊;2009年05期

4 危慧惠;;加强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政府监管[J];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03期

5 卓雯君;;通经融政 心怀百姓[J];上海人大月刊;2006年10期

6 薛智胜;马淑亚;;我国金融衍生品发展的法律困境解析[J];法学杂志;2008年04期

7 曲韵;;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迟铁;黄一康;;浅析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意义与风险[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6期

9 陈珉;;金融衍生品在次贷危机中的影响及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启示[J];理论界;2010年11期

10 ;老板书架[J];法人;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博;;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衍生品定价的法律规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2 游桂云;荆艳妮;;从金融衍生品的异化角度分析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3 王红艳;王亮;王克勤;;九、中央企业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的实例分析[A];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建辉;;灰色灾变理论在气候类金融衍生品价值评估中的应用[A];第19届灰色系统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何永贵;白洁;黄仁辉;韩月娥;;基于案例推理的金融衍生品风险评价的研究[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赵于平;郑羌;;资产证券化与广电行业增值策略[A];数字电视产业与三网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赵于平;郑羌;;资产证券化与广电行业增值策略[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8 鞠立新;;论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与国际金融危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阈中的若干剖析[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9 钱津;;第二十八章 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央企的经营战略调整[A];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企业发展: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9~2010)[C];2009年

10 漆彤;;国际金融秩序改革——欧盟、美国与新经济体之间的博弈[A];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冯娟;股指期货最有条件推出[N];上海金融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苗野;金融衍生品前景看好[N];财会信报;2006年

3 潘清;金融衍生品走近中国资本市场[N];经理日报;2006年

4 ;巴曙松: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应遵循三大准则[N];民营经济报;2006年

5 记者  杨东辉;中国应大力发展金融资本市场[N];期货日报;2006年

6 记者  宋雪芬;金融衍生品大会筹备工作正有条不紊进行[N];期货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张汉青邋陈圣莉;金融衍生品市场大发展序幕已经拉开[N];经济参考报;2007年

8 证券时报记者 肖渔;金融衍生品为保险业发展提供契机[N];证券时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赵红梅 胡蓉萍;券商定向理财解冻在即 投向扩至金融衍生品[N];经济观察报;2008年

10 张文武;完善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思考[N];金融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們們;论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法律监管及中国监管体系重构设想[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王飞;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非完备性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王晶晶;中国金融衍生品监管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吴云峰;金融创新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吴云峰;金融创新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王石;中国金融衍生品研究与中国期货市场实践[D];吉林大学;2006年

7 冷平生;金融衍生品结算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8 周玲玲;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投资银行变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罗曦;场外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汪洋;虚拟经济视角下金融危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牟晓青;我国金融衍生品法律监管问题研究[D];烟台大学;2013年

2 陈鹏举;日本金融衍生品市场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3 宋晓琳;金融衍生品的外部效应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翔宇;我国金融衍生品法律监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姚军朋;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政府监管措施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6 张学林;我国金融衍生品交易税收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7 朱琳;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8 于慧聪;金融衍生品交易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朱辰;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刘杰;金融衍生品在《破产法》上的“特殊待遇”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金融衍生品法律监管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47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947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6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