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论国际法上保护的责任

发布时间:2021-01-18 09:29
  保护的责任这一理论自2001年由加拿大“干预与国家主权国际委员会”(ICISS)提出以来,迄今已在政治层面获得了广泛的国际共识。它是在人道主义干涉被国际社会所摒弃时提出的,经2003年名人小组的部分肯定以及2005年秘书长的报告和世界首脑会议的进一步规范,保护的责任已经越发为国际社会所接受并逐步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一项重要的理论。保护的责任是指一个国家有保护本国国民免受人道主义灾难,如果这个国家没有能力或者不愿履行保护的责任,那么国际社会就应当对此进行干预,代替这个国家履行保护的责任。主权国家的责任是首要的、第一位的;国际社会承担的是补充的责任。但是,这一理论同时也对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和国际法律秩序的冲击,这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注意。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保护的责任的研究和探索直接关系到保护的责任的立法进程。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保护的责任理论的提出及其发展
    2.1 保护的责任理论提出的背景
        2.1.1 人道主义干涉在国际社会中面临的困境
        2.1.2 国家责任制度对国家主权原则的新发展
        2.1.3 国际社会对传统安全观的重新阐释
    2.2 保护的责任理论的历史进程
        2.2.1 首开先河:《保护的责任—干预和国家主权委员会报告》
        2.2.2 初步发展:《一个更安全的世界:我们的共同责任》
        2.2.3 进一步深入发展:《大自由:实现人人共享的发展、安全和人权》的秘书长报告
        2.2.4 最终确定:《2005年世界首脑会议成果》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保护的责任对国际法的发展和影响
    3.1 保护的责任与国家主权
        3.1.1 保护的责任是以承认国家主权为前提
        3.1.2 保护的责任对国家主权的挑战和冲击
    3.2 保护的责任和禁止使用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原则
    3.3 保护的责任重视对人权的保护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保护的责任的制度构建与实施
    4.1 从苏丹达尔富尔案:看保护的责任制度构建上的挑战
    4.2 保护的责任制度构建中的阻碍
        4.2.1 保护的责任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
        4.2.2 保护的责任制度中的错误倾向
    4.3 构建完善的保护责任机制
        4.3.1 避免滥用保护的责任
        4.3.2 完善主权国家保护责任的绩效评估机制
        4.3.3 建立"回应型"的国际保护责任制度
    4.4 中国对保护的责任的态度及立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保护责任功能的绩效评估机制的生成与构造[J]. 赵洲.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9(05)
[2]“保护的责任”:国际法院相关司法实践研究[J]. 宋杰.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09(05)
[3]全球化时代国家安全观的演变与中国的新安全观[J]. 王丽娟.  河北学刊. 2009(01)
[4]试论中国在非洲内部冲突处理中的作用——从“保护的责任”理论谈起[J]. 袁武.  西亚非洲. 2008(10)
[5]国际保护责任机制的建构与实施——苏丹达尔富尔问题的实证分析[J]. 赵洲.  法商研究. 2008(03)
[6]论国际社会提供保护责任的协助与补充属性[J]. 赵洲.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7]“保护的责任”法理基础析论[J]. 李杰豪,龚新连.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5)
[8]国家保护责任理论论析[J]. 曹阳.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7(04)
[9]联合国人权领域改革及其影响[J]. 邱桂荣.  现代国际关系. 2007(07)
[10]《保护的责任》对“不干涉内政原则”的影响[J]. 李斌.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7(03)

硕士论文
[1]“保护的责任”与现代国际法律秩序[D]. 李晋维.暨南大学 2009
[2]试论人道主义干涉与禁止使用武力原则[D]. 张维娟.中国政法大学 2008
[3]论人道主义干涉的非法性[D]. 崔建.华东政法学院 2007



本文编号:29847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9847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a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