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外交保护国际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1 16:09
  外交保护是国际法上一项传统的法律制度。据现有文献记载,国家实施外交保护的法律实践最早可以追溯至18世纪。尽管如此,相比海洋法和领土法而言,外交保护在国际法中仍然是一件年轻的事物,而且该制度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模糊和争议。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日益多样化,但是外交保护作为国家保护海外国民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国际法委员会在2006年二读通过了《外交保护条款草案》。与此同时,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也越来越需要加强对外交保护制度的理论研究,这是因为中国的海外利益必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而与日俱增。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的写作目的在于分析和评论外交保护法律制度中的基础理论问题,侧重于外交保护实施条件的规则细节。全文共分为5章(16节),字符数(不含空格)共计约25万,涵盖了外交保护的所有基础理论问题和主要案例。本文以论为主,以述为辅,突出理论分析和评论。导言部分,具体从选题意义与角度、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主要方法三个方面展开。笔者认为在这个法律制度的演进过程中,加强对它的理论研究恰逢时机,而且对我国而言也具有...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21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意义与角度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一章 外交保护法律制度概述
    第一节 外交保护的概念与主要手段
        一、外交保护的历史简述
        二、外交保护的基本概念
        三、外交保护的主要手段
    第二节 外交保护的价值与权利性质
        一、瓦特尔拟制及其原因
        二、外交保护的现实价值
        三、外交保护的权利性质
    第三节 外交保护与领事保护的区别
        一、保护的主体和交涉对象不同
        二、保护的性质和实施条件不同
        三、保护的对象和主要方式不同
第二章 外交保护对自然人国籍的要求
    第一节 外交保护下国籍之争的原因
        一、个人国籍原则上依本国法确定
        二、国际法上的国籍不同于国内法
        三、国际法对国家国籍主权的限制
    第二节 对双重或多重国籍人的外交保护
        一、备受争议的双重或多重国籍现象
        二、针对另一国籍国实施的外交保护
        三、针对非国籍国实施的外交保护
    第三节 个人持有国籍的持续性要求
        一、国籍持续性的起止时间
        二、国籍持续性的例外情况
        三、自然人求偿权利的转移
    第四节 除国籍之外的外交保护依据
        一、对无国籍人的外交保护
        二、对难民的外交保护
        三、对外交保护扩大化的反思
第三章 外交保护对法人国籍的要求
    第一节 外交保护中公司国籍的认定标准
        一、国际法上认定公司国籍的困难
        二、成立地标准的权威性及其利弊
        三、实质联系要求与改良传统规则
    第二节 股东国籍国保护是公司国籍国保护的例外
        一、对巴塞罗那公司案及其传统原则的重新思考
        二、公司已经不复存在情况下的股东国籍国保护
        三、公司有损害责任国国籍时的股东国籍国保护
    第三节 公司国籍的持续性要求和权利的转移
        一、国家继承中公司国籍的持续性
        二、针对公司原国籍国的索赔问题
        三、求偿权和受益权及其权利转移
第四章 外交保护对用尽当地救济的要求
    第一节 用尽当地救济的一般规则
        一、用尽当地救济的法律地位与规则性质
        二、用尽当地救济的主要途径和适用要求
        三、国家所受直接损害与间接损害的区分
    第二节 用尽当地救济的例外情况
        一、没有提供获得有效补救办法的合理可能性
        二、应负责的国家造成救济过程受到不当拖延
        三、受害人与应负责的国家在损害时没有相关联系
        四、受害人明显地被排除了寻求当地救济的可能性
        五、应负责的国家放弃了要求用尽当地救济的权利
    第三节 卡尔沃主义的衰弱与发展
        一、卡尔沃主义与卡尔沃条款的缘起与精神实质
        二、激进型的卡尔沃主义在国际法中的逐渐衰弱
        三、温和型的卡尔沃主义在现代规则中初现端倪
第五章 外交保护对构成国家责任的要求
    第一节 构成国家责任是外交保护的条件
        一、外交保护目的是为了追究国家责任
        二、外交保护主要研究国家责任的构成
    第二节 国际不法行为的构成要素
        一、加害行为可以被归责于国家
        二、国家违背有效的国际法义务
    第三节 国家行为国际不法性的解除
        一、解除行为国际不法性的有效事由
        二、所谓“干净的手”原则的不适用
            1、文中关于中国部分的位置索引
            2、文中名称的缩写与全称对照表
            3、文中重要名词的中外文对照表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外交保护国际制度的发展及演变[J]. 万霞.  国际观察. 2009(02)
[2]论外交保护中的用尽当地救济规则——兼评2006年联合国《外交保护条款草案》[J]. 黄涧秋.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5)
[3]对海外投资的外交保护——国际法院关于迪亚洛案(初步反对意见)的判决评析[J]. 肖军.  武大国际法评论. 2008(02)
[4]论海外公民权益的外交保护[J]. 黄涧秋.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3)
[5]对公司和股东的外交保护问题──以《外交保护条款草案》为基础之分析[J]. 张琼.  法学评论. 2008(03)
[6]公司的外交保护[J]. 余劲松.  政法论坛. 2008(01)
[7]论外交保护制度中的公司国籍规则——2004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外交保护条款草案》述评[J]. 黄涧秋.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7(06)
[8]难民保护面临的国际法问题及对策[J]. 张爱宁.  政法论坛. 2007(06)
[9]论国籍观念的演进与国籍法的变革[J]. 肖永平,郭明磊.  法学评论. 2007(06)
[10]试析《国家责任条款》的“国际不法行为”[J]. 张乃根.  法学家. 2007(03)



本文编号:29914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9914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6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