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体系化机制初论
发布时间:2021-01-22 07:00
随着国际法调整范围的拓展和国际司法机构的增加,国际法规则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冲突,所谓的国际法“不成体系”(fragmentation)的现象引起了国际组织和国际法学者的重视。本文从国际法律体系的基本理论着手,探究了国际法律体系的文化属性和思维方法,分析了国际法体系化机制的独特构成,并得出国际法体系化机制总体有效,但局部失灵的结论,最后提出了完善国际法体系化机制的几点思考。 国际法与大陆法系和普通法系有深厚的渊源,其体系化机制也具有混合性。国际法体系化机制包括静态体系化机制和动态体系化机制,前者使国际法体系整体纵横有序,后者的作用是维护国际法律体系的现有秩序,使国际法体系保持张力。但是,国际法体系化机制在维持国际法体系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主要原因是:一、它无法预防法律冲突的出现;二、它缺乏有效的方法解决已经存在的法律冲突。 本文认为,国际法体系化机制的改善有下列途径:第一,加强国际立法时的体系化监督;第二,加强国际司法机构之间的协调。
【文章来源】:外交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一、国际法的体系化属性
(一) 国际法规则的体系属性
1、法律体系的理解
2、国际法规则体系
(二) 国际法律体系的混合性
(三) 国际法思维模式的统一性
二、国际法体系化机制的构成
(一) 静态体系化机制
1、国际法法律体系的横向结构
2、国际法律体系的纵向结构
(二) 动态体系化机制
1、运用类推推理(analogy)
2、承认法律空隙(lacunae)
(三) 静态体系化机制与动态体系化机制的关系
三、国际法体系化机制效用和问题
(一) 国际法体系化机制总体有效
(二) 国际法体系化机制面临的问题
1、条约保留造成规则的例外增多
2、“自成体系的国际法”之间出现矛盾
3、国际司法机构的法律解释冲突
4、国际司法机构的程序性规范的差异
(三) 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四、国际法体系化机制的完善
(一) 加强国际立法时的体系化监督
(二) 加强国际司法机构之间的协调
1、加强国际法院的协调作用
2、统一司法解释方法
五、结语
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法律体系基本理论问题的再澄清[J]. 庞正.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3)
本文编号:2992792
【文章来源】:外交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一、国际法的体系化属性
(一) 国际法规则的体系属性
1、法律体系的理解
2、国际法规则体系
(二) 国际法律体系的混合性
(三) 国际法思维模式的统一性
二、国际法体系化机制的构成
(一) 静态体系化机制
1、国际法法律体系的横向结构
2、国际法律体系的纵向结构
(二) 动态体系化机制
1、运用类推推理(analogy)
2、承认法律空隙(lacunae)
(三) 静态体系化机制与动态体系化机制的关系
三、国际法体系化机制效用和问题
(一) 国际法体系化机制总体有效
(二) 国际法体系化机制面临的问题
1、条约保留造成规则的例外增多
2、“自成体系的国际法”之间出现矛盾
3、国际司法机构的法律解释冲突
4、国际司法机构的程序性规范的差异
(三) 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四、国际法体系化机制的完善
(一) 加强国际立法时的体系化监督
(二) 加强国际司法机构之间的协调
1、加强国际法院的协调作用
2、统一司法解释方法
五、结语
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法律体系基本理论问题的再澄清[J]. 庞正.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3)
本文编号:29927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992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