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方式”在“南海行为准则”磋商中的适用及中国对策
发布时间:2021-01-25 11:18
东盟并非"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的直接参与方,但在"准则"制定的各阶段发挥重要影响。"东盟方式"作为东盟处理成员国内外事务长期适用的行为模式,运用于"准则"制定这一新领域能够产生新作用与新特点,促进成员国形成统一立场,也为中国主张自身利益造成阻碍,导致域外国家介入南海争端。在现阶段的具体案文磋商中,"东盟方式"呈现出弱化趋势,原因在于成员国间分歧难以协调、东盟的统一方案难以得到中国接纳,但能够简化程序与提高效率,促使中国与东盟成员国明确共识。弱化趋势可以视为"东盟方式"在案文磋商阶段已经逐渐完成阶段性任务,过渡为由东盟国家单独主张南海利益。面对"东盟方式"在"准则"磋商的适用,中国应当理性辩证地对待,始终坚持以"双轨思路"解决南海问题,利用"东盟方式"的特点,在增进信任的基础上逐渐积累共识,将"准则"磋商作为改善中国与东盟关系的重要契机。
【文章来源】:河北法学. 2020,38(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共识政治的危机:欧洲一体化与欧盟政治分歧的发展[J]. 李明明. 德国研究. 2019(02)
[2]公海保护区谈判中的中国对策研究[J]. 何志鹏,李晓静. 河北法学. 2017(05)
[3]国际关系的权利转向与国际法[J]. 高潮. 河北法学. 2016(11)
[4]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的中立政策评析[J]. 周士新. 当代亚太. 2016(01)
[5]“南海行为准则”的制定:进展、问题与展望[J]. 黄瑶. 法治社会. 2016(01)
[6]东盟方式与南海争端[J]. 李国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7]东盟及其成员国关于《南海行为准则》之议案评析[J]. 罗国强.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4(07)
[8]论南海问题“东盟化”的发展——东盟政策演变与中国应对[J]. 赵国军. 国际展望. 2013(02)
[9]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的政策评析[J]. 葛红亮.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2(04)
[10]冷战后东南亚国家南海政策的发展动向与中国的对策思考[J]. 刘中民. 南洋问题研究. 2008(02)
硕士论文
[1]东盟的南海问题政策与中国对策[D]. 陈培华.外交学院 2015
本文编号:2999137
【文章来源】:河北法学. 2020,38(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共识政治的危机:欧洲一体化与欧盟政治分歧的发展[J]. 李明明. 德国研究. 2019(02)
[2]公海保护区谈判中的中国对策研究[J]. 何志鹏,李晓静. 河北法学. 2017(05)
[3]国际关系的权利转向与国际法[J]. 高潮. 河北法学. 2016(11)
[4]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的中立政策评析[J]. 周士新. 当代亚太. 2016(01)
[5]“南海行为准则”的制定:进展、问题与展望[J]. 黄瑶. 法治社会. 2016(01)
[6]东盟方式与南海争端[J]. 李国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7]东盟及其成员国关于《南海行为准则》之议案评析[J]. 罗国强.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4(07)
[8]论南海问题“东盟化”的发展——东盟政策演变与中国应对[J]. 赵国军. 国际展望. 2013(02)
[9]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的政策评析[J]. 葛红亮.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2(04)
[10]冷战后东南亚国家南海政策的发展动向与中国的对策思考[J]. 刘中民. 南洋问题研究. 2008(02)
硕士论文
[1]东盟的南海问题政策与中国对策[D]. 陈培华.外交学院 2015
本文编号:29991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999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