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CDM项目运营中的法律问题
发布时间:2021-01-26 05:49
《京都议定书》自2005年生效后,碳市场获得飞速发展。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整个碳市场的规模从2004年的7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约1440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现今世界上最大的CDM项目的卖家。截止2009年2月26日,我国指定的国家机构已经批准我国CDM项目1882个,其中,457个项目获得EB批准注册成功,108个项目获得签发。我国CDM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项目的注册和签发即将进入高峰期,使我国在全球CDM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大。尽管我国CDM项目发展的非常迅猛,但是令人担忧的是,由于国内项目业主对CDM知之甚少,加之对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游戏规则的缺失,使我们的国内买家始终处于被动签约的不利位置。本文首先探讨了CDM项目运营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主要有:(1)项目业主对项目本身的价值认识有误区;(2)缺乏对国际买家主体资格的法律调查;(3)在具体的交易实践中,项目业主过多的注意碳价格本身,而忽略其他相关因素;(4)签定减排量购买协议时往往忽视协议中关于合同履行期限的条款;(5)对减排量买卖协议中关于选择权的条款不够重视;(6)减排量买卖协议中的准据法、仲裁和司法管辖、文本语言以及承诺和保证...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清洁发展机制(CDM)发展概况
第二章 我国 CDM 项目运营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一、项目业主对项目本身的价值认识有误区
二、对国际买家主体资格的法律调查
三、买卖双方的交易价格问题
四、减排量购买协议中关于履行期限的约定
五、减排量协议中关于选择权的规定
六、关于减排量协议中的准据法问题
七、协议中争议解决的仲裁或者司法管辖权,文本语言等问题
八、关于 CDM 项目中减排量买卖协议中的保证和承诺事项的条款
第三章 解决 CDM 项目运营中法律问题的路径
一、应该在企业中大力开展普及 CDM 知识的教育
二、做为项目业主的国内企业一定要对购买方的资信做细致调查
三、做为项目业主的国内企业一定既要关注交易价格本身,也要注意影响价格相关的因素
四、关于协议的履行期限问题
五、关于选择权条款
六、《减排量买卖协议》中准据法的选择
七、关于争议解决的仲裁或者司法管辖权,文本语言等问题
八、关于《减排量买卖协议》中的保证和承诺条款
结论
参考文献
注释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森林碳排放权交易的假设研究[J]. 冯亮明,刘伟平. 林业经济问题. 2007(03)
[2]京都议定书生效后全球CER成交状况分析与探讨[J]. 李承义. 电力技术经济. 2006(05)
[3]清洁发展机制与中国林业的发展[J]. 张忠潮,白宏兵,杨文秀.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6(03)
[4]清洁发展机制及城市供热[J]. 尹波,狄洪发,付林. 现代电力. 2005(03)
[5]清洁发展机制(CDM)与我国生物质能的规模化发展[J]. 王伟,赵黛青,刘尚余,骆志刚. 可再生能源. 2005(03)
[6]CDM项目咨询服务运作模式探讨[J]. 周胜,刘德顺. 工业技术经济. 2005(01)
[7]清洁发展机制的项目融资方式[J]. 郑照宁,潘韬,刘德顺. 商业研究. 2005(02)
[8]我国清洁发展机制(CDM)的实施[J]. 刘灿生,朴芬淑,刘鹏远,张新欣. 沈阳大学学报. 2004(06)
[9]碳排放权交易在中国的研究进展[J]. 刘伟平,戴永务. 林业经济问题. 2004(04)
[10]清洁生产运行机制探讨[J]. 任宪友,蔡述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3(03)
本文编号:3000583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清洁发展机制(CDM)发展概况
第二章 我国 CDM 项目运营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一、项目业主对项目本身的价值认识有误区
二、对国际买家主体资格的法律调查
三、买卖双方的交易价格问题
四、减排量购买协议中关于履行期限的约定
五、减排量协议中关于选择权的规定
六、关于减排量协议中的准据法问题
七、协议中争议解决的仲裁或者司法管辖权,文本语言等问题
八、关于 CDM 项目中减排量买卖协议中的保证和承诺事项的条款
第三章 解决 CDM 项目运营中法律问题的路径
一、应该在企业中大力开展普及 CDM 知识的教育
二、做为项目业主的国内企业一定要对购买方的资信做细致调查
三、做为项目业主的国内企业一定既要关注交易价格本身,也要注意影响价格相关的因素
四、关于协议的履行期限问题
五、关于选择权条款
六、《减排量买卖协议》中准据法的选择
七、关于争议解决的仲裁或者司法管辖权,文本语言等问题
八、关于《减排量买卖协议》中的保证和承诺条款
结论
参考文献
注释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森林碳排放权交易的假设研究[J]. 冯亮明,刘伟平. 林业经济问题. 2007(03)
[2]京都议定书生效后全球CER成交状况分析与探讨[J]. 李承义. 电力技术经济. 2006(05)
[3]清洁发展机制与中国林业的发展[J]. 张忠潮,白宏兵,杨文秀.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6(03)
[4]清洁发展机制及城市供热[J]. 尹波,狄洪发,付林. 现代电力. 2005(03)
[5]清洁发展机制(CDM)与我国生物质能的规模化发展[J]. 王伟,赵黛青,刘尚余,骆志刚. 可再生能源. 2005(03)
[6]CDM项目咨询服务运作模式探讨[J]. 周胜,刘德顺. 工业技术经济. 2005(01)
[7]清洁发展机制的项目融资方式[J]. 郑照宁,潘韬,刘德顺. 商业研究. 2005(02)
[8]我国清洁发展机制(CDM)的实施[J]. 刘灿生,朴芬淑,刘鹏远,张新欣. 沈阳大学学报. 2004(06)
[9]碳排放权交易在中国的研究进展[J]. 刘伟平,戴永务. 林业经济问题. 2004(04)
[10]清洁生产运行机制探讨[J]. 任宪友,蔡述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3(03)
本文编号:30005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000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