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涉外民商事审判中域外法查明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6 15:39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及其司法解释实施以来,我国域外法查明制度正式被立法所确定,但并未取得积极进展。由于立法规定的比较原则和抽象,难以操作,导致司法实践中法官难以适从,成功查明并适用域外法的案件较少,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无法实现,权益难以得到保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各国交往与合作日益加深,涉外民商事案件逐年增长且类型多样,在这些案件的审理中,往往都会遇到域外法查明问题。由于我国域外法查明制度发展缓慢,域外法常常无法查明,故导致域外法查明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涉外审判工作成效的瓶颈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对域外法查明制度进一步完善,以求有效破解司法实践中域外法查明难的问题。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主要内容概括如下:第一部分主要对我国域外法查明的司法实践进行考察,发现其中存在以下问题:域外法的性质尚未明确,司法实践中偏向认定为事实;域外法的辅助性法源可否适用问题尚待解决;各种域外法查明途径缺乏配套规则;域外法无法查明的认定过于草率。然后分别对各个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域外法查明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结合主要代表国家的立法和实践,发现传...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我国域外法查明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涉及域外法查明的案例汇总及数据统计
一、统计样本介绍
二、数据分析
第二节 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法官将域外法当作事实对待的倾向明显
二、辅助性法源可否适用问题不够明确
三、各种域外法查明途径缺乏配套规则
四、域外法无法查明的认定过于草率
第二章 域外法查明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两种传统理论的对立
一、事实说及其对应的当事人证明模式
二、法律说及其对应的法官查明模式
第二节 两种传统理论的转变及发展
一、传统事实说的退却
二、坚守法律说的例外
三、折中说及合作查明模式的兴起
第三节 我国域外法查明的理论选择不明
第三章 域外法查明制度的国际考察
第一节 域外法查明途径的相关规则
一、辅助性法源可作为查明依据
二、基于事实说的“专家证人”途径
三、基于法律说的“专家意见”途径
四、国际司法合作途径
五、新类型查明途径的运用
第二节 域外法无法查明的认定规则及限制
一、域外法无法查明的认定标准
二、对无法查明认定裁量权的制约
第四章 解决我国域外法查明问题的建议
第一节 明确我国域外法查明的理论基础
一、明确域外法是特殊性质的法律
二、发展以法官为主的合作查明模式
第二节 完善域外法查明途径的相关规则
一、充分利用域外法的辅助性渊源
二、确定中外法律专家途径的配套规则
三、加强并细化司法合作途径
四、增设并推广互联网查明途径
第三节 规范域外法无法查明的认定
一、设置合理性的认定标准
二、加强裁判文书中的说理及上诉审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致谢
本文编号:3121688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我国域外法查明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涉及域外法查明的案例汇总及数据统计
一、统计样本介绍
二、数据分析
第二节 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法官将域外法当作事实对待的倾向明显
二、辅助性法源可否适用问题不够明确
三、各种域外法查明途径缺乏配套规则
四、域外法无法查明的认定过于草率
第二章 域外法查明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两种传统理论的对立
一、事实说及其对应的当事人证明模式
二、法律说及其对应的法官查明模式
第二节 两种传统理论的转变及发展
一、传统事实说的退却
二、坚守法律说的例外
三、折中说及合作查明模式的兴起
第三节 我国域外法查明的理论选择不明
第三章 域外法查明制度的国际考察
第一节 域外法查明途径的相关规则
一、辅助性法源可作为查明依据
二、基于事实说的“专家证人”途径
三、基于法律说的“专家意见”途径
四、国际司法合作途径
五、新类型查明途径的运用
第二节 域外法无法查明的认定规则及限制
一、域外法无法查明的认定标准
二、对无法查明认定裁量权的制约
第四章 解决我国域外法查明问题的建议
第一节 明确我国域外法查明的理论基础
一、明确域外法是特殊性质的法律
二、发展以法官为主的合作查明模式
第二节 完善域外法查明途径的相关规则
一、充分利用域外法的辅助性渊源
二、确定中外法律专家途径的配套规则
三、加强并细化司法合作途径
四、增设并推广互联网查明途径
第三节 规范域外法无法查明的认定
一、设置合理性的认定标准
二、加强裁判文书中的说理及上诉审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致谢
本文编号:31216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121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