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自贸区法制建设与承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7 06:57
辽宁自贸区立法目前还存在缺乏创造性、针对性、操作性、规划性、民主性,导致重复立法、立法滞后、笼统立法、部门利益存在等问题。这既有自贸区立法主体立法理念偏差的主观原因;又有自贸区地方立法范围、立法权限不足等客观原因。当前辽宁自贸区法制建设与承接可以考虑以"软法"为立法载体、以省级行政立法机构为主导、以立法承接为重点,更新自贸区立法价值取向和立法观念。在立法常规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加强立法协商机制、评估机制、激励机制建设,用好立法实证、论证、听证等立法方法。
【文章来源】: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21(02)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辽宁自贸区法制创建与承接需要厘清的基本理论
(一) 辽宁自贸区立法创建与承接的基本内涵
(二) 辽宁自贸区立法建设与承接的任务
(三) 辽宁自贸区立法创建与承接复制的关系
二、辽宁自贸区法制建设与承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辽宁自贸区法制建设与承接存在的问题
1. 缺乏创造性, 重复立法较为普遍。
2. 缺乏针对性, 立法滞后时有发生。
3. 缺乏操作性, 笼统立法数量较多。
4. 缺乏规划性, 科学立法能力不足。
5. 缺少民主性, 利益倾向情况存在。
(二) 对辽宁自贸区法制建设与承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 自贸区地方立法主体立法理念有偏差。
2. 自贸区地方立法范围有限。
3. 自贸区地方立法权限不足。
三、辽宁自贸区法制建设与承接完善的总体思路选择
(一) 自贸区立法法律载体形式的选择
1.“软法”的概念。
2.“软法”与自贸区制度创新的立法实践要求的适合性。
3. 自贸区“软法”的运行机制。
(二) 辽宁自贸区法制建立和承接立法机构的选择?
(三) 自贸区立法创建与承接方式的选择
(四) 辽宁自贸区立法价值取向和立法观念的选择
1. 资源配置中的由政府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的价值取向。
2. 从实体优惠向程序公平正义价值取向的转换。
3. 从管理观念向服务观念的转换。
4. 从依靠税收优惠观念向制度创新观念的转换。
四、辽宁自贸区法制建设与承接的具体策略探索
(一) 做好自贸区立法一般性常规工作
(二) 现阶段自贸区立法亟需完善的三项机制
1. 发展立法协商机制。
2. 健全立法评估机制。
3. 完善立法激励机制。
(三) 现阶段自贸区立法重点用好三种立法方法
1. 实证的方法。
2. 论证的方法。
3. 听证的方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自贸区法律制度的构造及其完善[J]. 李猛.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2017(02)
[2]上海自贸区三周年绩效梳理与展望[J]. 胡加祥. 东方法学. 2017(01)
[3]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及制度创新研究[J]. 王丹. 城市观察. 2015(04)
[4]法治与改革的关系及改革顶层设计[J]. 陈金钊. 法学. 2014(08)
[5]论自贸区不具有独立的法治意义及几个相关法律问题[J]. 刘松山. 政治与法律. 2014(02)
[6]为自贸区建设提供有效法制保障——“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法制保障”专题讨论会综述[J]. 上海人大月刊. 2014(01)
[7]认真对待软法——公域软法的一般理论及其中国实践[J]. 罗豪才,宋功德. 中国法学. 2006(02)
[8]公域之治中的软法[J]. 罗豪才. 中国检察官. 2006(02)
本文编号:3123016
【文章来源】: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21(02)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辽宁自贸区法制创建与承接需要厘清的基本理论
(一) 辽宁自贸区立法创建与承接的基本内涵
(二) 辽宁自贸区立法建设与承接的任务
(三) 辽宁自贸区立法创建与承接复制的关系
二、辽宁自贸区法制建设与承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辽宁自贸区法制建设与承接存在的问题
1. 缺乏创造性, 重复立法较为普遍。
2. 缺乏针对性, 立法滞后时有发生。
3. 缺乏操作性, 笼统立法数量较多。
4. 缺乏规划性, 科学立法能力不足。
5. 缺少民主性, 利益倾向情况存在。
(二) 对辽宁自贸区法制建设与承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 自贸区地方立法主体立法理念有偏差。
2. 自贸区地方立法范围有限。
3. 自贸区地方立法权限不足。
三、辽宁自贸区法制建设与承接完善的总体思路选择
(一) 自贸区立法法律载体形式的选择
1.“软法”的概念。
2.“软法”与自贸区制度创新的立法实践要求的适合性。
3. 自贸区“软法”的运行机制。
(二) 辽宁自贸区法制建立和承接立法机构的选择?
(三) 自贸区立法创建与承接方式的选择
(四) 辽宁自贸区立法价值取向和立法观念的选择
1. 资源配置中的由政府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的价值取向。
2. 从实体优惠向程序公平正义价值取向的转换。
3. 从管理观念向服务观念的转换。
4. 从依靠税收优惠观念向制度创新观念的转换。
四、辽宁自贸区法制建设与承接的具体策略探索
(一) 做好自贸区立法一般性常规工作
(二) 现阶段自贸区立法亟需完善的三项机制
1. 发展立法协商机制。
2. 健全立法评估机制。
3. 完善立法激励机制。
(三) 现阶段自贸区立法重点用好三种立法方法
1. 实证的方法。
2. 论证的方法。
3. 听证的方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自贸区法律制度的构造及其完善[J]. 李猛.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2017(02)
[2]上海自贸区三周年绩效梳理与展望[J]. 胡加祥. 东方法学. 2017(01)
[3]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及制度创新研究[J]. 王丹. 城市观察. 2015(04)
[4]法治与改革的关系及改革顶层设计[J]. 陈金钊. 法学. 2014(08)
[5]论自贸区不具有独立的法治意义及几个相关法律问题[J]. 刘松山. 政治与法律. 2014(02)
[6]为自贸区建设提供有效法制保障——“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法制保障”专题讨论会综述[J]. 上海人大月刊. 2014(01)
[7]认真对待软法——公域软法的一般理论及其中国实践[J]. 罗豪才,宋功德. 中国法学. 2006(02)
[8]公域之治中的软法[J]. 罗豪才. 中国检察官. 2006(02)
本文编号:31230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123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