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论商品贸易协会仲裁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1-04-19 08:4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经济贸易纠纷的性质呈现多样化和专业化,因此,需要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争议解决机制,以满足不同的市场主体解决经济贸易纠纷的需求。在国际商事关系中,仲裁是当事人首选的解决争议的有效方法。英美等国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行业仲裁制度,特别是大型商品贸易协会内部的仲裁(以下简称“商品贸易协会仲裁”)。在行业自治的背景下形成的、解决行业内部纠纷的商品贸易协会仲裁制度,由于行业自治的特点和优势,其仲裁程序特点突出,充分反映了仲裁在解决纠纷方面的快捷性和专业性的优势。广义上,任何类型的行业组织或协会为其会员提供的解决会员之间争议的仲裁服务都可以归入行业仲裁的范畴。但本文的研究范围限于从事商品贸易的行业协会的仲裁,而不包括其他类型的行业组织提供的仲裁服务。例如,常见的建筑仲裁、金融仲裁、证券仲裁和体育仲裁等行业性仲裁均不在该文的研究范围之内。研究之初,作者作了大量的收集资料的准备工作,包括中英文的图书、学术期刊、LexisNexis法律数据库、Westlaw法律数据库以及英美国家相关商品贸易协会的网站资料等。另外,就相关问题请教了英国的商品行业仲裁专家Graham P... 

【文章来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题目
    1.2 论文选题的背景和论证的主题
        1.2.1 背景
        1.2.2 论证的主题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1.3.1 商品贸易协会仲裁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历史
        1.3.2 商品贸易协会仲裁的理论和实践
        1.3.3 贸易协会仲裁与其他机构仲裁的比较
        1.3.4 行业自治与贸易协会仲裁的关系
        1.3.5 我国建立行业协会争议解决法律制度的可行性
        1.3.6 我国现行仲裁机构仲裁技术改进的思路和策略
    1.4 论文的创新性
        1.4.1 中外学者已发表的主要研究成果
        1.4.2 对国内相关研究的分析评价
        1.4.3 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5 论文对我国法制建设的意义和价值
        1.5.1 实践意义
        1.5.2 理论意义
        1.5.3 研究价值
第2章 商品贸易协会仲裁概述
    2.1 仲裁的种类
        2.1.1 仲裁的类型
        2.1.2 国际仲裁机构的类型
        2.1.3 行业仲裁和商品仲裁的概念
    2.2 商品贸易协会仲裁的概念和属性
        2.2.1 商品贸易协会仲裁的概念
        2.2.2 商品贸易协会仲裁的强制性
        2.2.3 商品贸易协会仲裁的专业性
    2.3 商品贸易协会仲裁的特点
        2.3.1 两级仲裁的方法
        2.3.2 仲裁员和上诉机构成员的专业资格
        2.3.3 律师在商品贸易协会仲裁中的作用
        2.3.4 商品贸易协会仲裁的程序特点——加速性
    2.4 商品贸易协会仲裁与我国行业仲裁的比较
        2.4.1 我国现行的行业仲裁
        2.4.2 二者的主要区别
第3章 商品贸易协会仲裁的历史和现状
    3.1 商品贸易协会仲裁的历史
        3.1.1 英国商品贸易协会仲裁的地位和影响
        3.1.2 英国商品贸易协会仲裁的三个发展阶段
        3.1.3 美国商品贸易协会仲裁的发展历史
    3.2 商品贸易协会仲裁的现状
        3.2.1 伦敦的商品贸易协会仲裁
        3.2.2 国际棉花协会的仲裁
        3.2.3 美国的商品贸易协会仲裁
第4章 商品贸易协会仲裁员的专业性和公正性
    4.1 商品贸易协会仲裁员的资格条件
        4.1.1 法律对仲裁员资格的规定
        4.1.2 贸易协会对仲裁员资格的要求
        4.1.3 对专业人士担任仲裁员的评价
        4.1.4 行业协会仲裁员与其他机构仲裁员的区别
    4.2 商品行业仲裁员的专业性与独立性的冲突
        4.2.1 仲裁员的“公正性”与“独立性”辨析
        4.2.2 仲裁员“独立性”的不同观点
        4.2.3 仲裁员不必是“独立”的派别的观点
        4.2.4 英国法院判例对行业仲裁的支持
    4.3 对贸易协会仲裁员指定程序的分析
        4.3.1 独任仲裁员的指定程序
        4.3.2 三人仲裁庭的指定程序
        4.3.3 GAFTA 指定仲裁员的程序
        4.3.4 仲裁员的替代程序
        4.3.5 指定仲裁员的保证金
        4.3.6 对仲裁员指定程序的评论
第5章 商品贸易协会仲裁程序特点
    5.1 申请仲裁的时限
        5.1.1 申请仲裁的时限
        5.1.2 仲裁时限的法律效力分析
        5.1.3 仲裁时限的特点
        5.1.4 对仲裁时限的分析
    5.2 一般程序和特殊程序相结合
        5.2.1 一般仲裁程序
        5.2.2 “裸麦条款”争议仲裁程序
    5.3 合并仲裁与同步开庭
        5.3.1 GAFTA 仲裁中的合并仲裁与同步开庭
        5.3.2 合并仲裁的分析和评论
第6章 仲裁体系内的救济—上诉制度
    6.1 仲裁体系外的司法上诉制度
        6.1.1 仲裁裁决的终局性与上诉之间的矛盾和平衡
        6.1.2 对仲裁上诉范围的不同观点
        6.1.3 法律对仲裁上诉范围的规定
    6.2 仲裁体制内部的上诉制度及成因
        6.2.1 商品贸易协会仲裁上诉程序的特点
        6.2.2 上诉制度存在的原因分析
    6.3 商品贸易协会仲裁上诉程序
        6.3.1 不可上诉的事项
        6.3.2 上诉的时限和一般要求
        6.3.3 上诉的审理范围和合并审理
        6.3.4 上诉庭的组成
        6.3.5 文件的提交
        6.3.6 对出庭代理人身份限制的分析
        6.3.7 上诉裁决的结果
        6.3.8 对贸易协会监督裁决执行措施的评价
        6.3.9 防止拖延上诉程序的措施
        6.3.10 上诉庭调查证据的权力
    6.4 链状仲裁的上诉
        6.4.1 链状合同争议的上诉权
        6.4.2 链状合同争议上诉程序
        6.4.3 链状合同争议上诉裁决的效力
第7章 行业自治与仲裁的关系
    7.1 贸易协会对仲裁裁决执行的监督
        7.1.1 仲裁裁决执行的内部监督措施
        7.1.2 裁决执行的内部监督措施的效果分析
    7.2 仲裁与行业习惯法的形成
        7.2.1 贸易规则的制定与适用
        7.2.2 标准格式合同的制定与适用
        7.2.3 贸易规则和标准格式合同的启示
    7.3 行业自治与争议解决的关系
        7.3.1 商品贸易协会仲裁程序特征分析
        7.3.2 自治性在行业仲裁领域的表现
        7.3.3 行业自治与仲裁的关系
        7.3.4 行业仲裁对意思自治原则的尊重和相关考虑
        7.3.5 当事人意思自治与行业仲裁的关系
    7.4 行业协会仲裁的合法性分析
        7.4.1 英国法律对行业仲裁的认可
        7.4.2 其他国家对行业仲裁实践的支持
        7.4.3 行业仲裁不违反“反垄断法”
第8章 商品贸易协会仲裁对完善我国争议解决制度的启示
    8.1 行业仲裁纠纷解决系统和解决纠纷过程的分析
    8.2 我国建立商品贸易协会仲裁机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8.2.1 我国历史上行业商协会仲裁机制的考察和借鉴
        8.2.2 行业性仲裁的不同观点
        8.2.3 构建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的需要
    8.3 我国现行法律对建立行业组织内部仲裁机制的限制
    8.4 我国发展行业性仲裁的思路
        8.4.1 在行业协会、商会内推动建立行业性仲裁机制
        8.4.2 推动行业仲裁发展的立法建议
    8.5 仲裁机构的专业化和行业化
        8.5.1 建立行业仲裁员名册
        8.5.2 我国仲裁员名册改进的建议
        8.5.3 根据行业的需要制定仲裁规则
    8.6 行业仲裁程序的个性化设计
        8.6.1 缩短仲裁中各种可能缩短的时限
        8.6.2 建立可选择的上诉机制
        8.6.3 建立仲裁裁决执行的监督机制
        8.6.4 贸易协会与仲裁机构的充分融合
    8.7 仲裁上诉机制的选择
        8.7.1 仲裁上诉效率与公正的辨析
        8.7.2 上诉机制的选择
    8.8 论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非法律惩罚——以行业协会为中心展开的研究[J]. 鲁篱.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5)
[2]清末民初商会的商事仲裁制度建设[J]. 虞和平.  学术月刊. 2004(04)
[3]法律全球化的实现途径刍议[J]. 冯玉军.  求是学刊. 2004(01)
[4]1996年英国仲裁法[J].   外国法译评. 1998(02)



本文编号:31472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1472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b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