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邻接权的国际保护
发布时间:2017-04-20 16:10
本文关键词:论网络邻接权的国际保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当今社会,数字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完善正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通过网络就能满足各种需求,但获得所需的同时也可能会侵犯他人享有的合法权利。网络的虚拟性、全球性、匿名性、即时性、互动性、快速传播性等特征,冲击了现有的邻接权保护法律制度,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网络邻接权保护的关注,因此,研究网络邻接权保护问题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重点对网络邻接权的国际保护进行研究。 1996年12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针对互联网领域邻接权保护的问题达成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即WPPT)。为贯彻实施该条约,美国和欧盟相继出台了法律。其中美国于1998年10月颁布了《数字千年版权法》(即DMCA),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于1997年12月通过了《关于协调信息社会中版权和相关权若干方面的指令》(即“版权指令”),本文通过结合国际条约的规定及美国、欧盟适应国际保护的先进经验,针对我国网络邻接权保护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网络邻接权保护的建议,,以求更好的推动我国网络邻接权保护国际化的程度。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论述。第一部分首先论述了网络邻接权的概念、其与传统邻接权的区别,接着对网络邻接权的合理性和保护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第二部分是对国际组织网络邻接权保护的研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PPT条约及时地调整了网络邻接权人的权利内容,重新澄清了传统邻接权制度中的“复制权”及“发行权”,创设了“出租权”和“向公众提供权”,并进一步强调了各缔约国针对“技术措施”及“权利管理信息”的保护义务以及“法律救济”的义务等。通过对WPPT的分析,全面认识到网络邻接权保护的国际化趋势。 第三部分是美国和欧盟适应网络邻接权国际保护的经验借鉴。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案》和欧盟“版权指令”的出台均为贯彻实施WPPT。美国和欧盟代表着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立法的趋势,并且是比较先进的立法,以对美国和欧盟适应网络邻接权国际保护的研究作为先导,为我国更好地适应网络邻接权国际保护起到借鉴意义。 第四部分首先是阐述了我国适应网络邻接权国际保护的立法现状,从而引出了我国相关立法规定与WPPT存在的差距,并结合WPPT的规定和美国、欧盟适应WPPT的先进经验,给出合理建议和意见,以达到进一步推动我国网络邻接权保护国际化的目的。
【关键词】:网络邻接权 国际保护 国际化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5;D971.2;D923.41;D997.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引言8-9
- 2 网络邻接权的概述9-17
- 2.1 网络邻接权的界定9-10
- 2.2 网络邻接权与传统邻接权的比较10-11
- 2.3 网络邻接权的合理性分析11-13
- 2.3.1 洛克的财产权劳动理论与网络邻接权的合理性11-12
- 2.3.2 黑格尔的人格正当性理论与网络邻接权的合理性12
- 2.3.3 激励理论与网络邻接权的合理性12-13
- 2.4 网络邻接权保护的必要性13-17
- 2.4.1 复制行为“无所不在”13-14
- 2.4.2 作品传播“无所不至”14-15
- 2.4.3 合理使用“无所适从”15-17
- 3 国际组织网络邻接权保护研究17-24
- 3.1 WPPT 制定的背景和过程17-18
- 3.2 WPPT 制定的目的18
- 3.3 WPPT 与《罗马公约》的关系18-19
- 3.4 WPPT 中网络邻接权保护的主要内容19-22
- 3.4.1 WPPT 关于复制权的规定19
- 3.4.2 WPPT 关于发行权的规定19-20
- 3.4.3 WPPT 关于出租权的规定20-21
- 3.4.4 WPPT 关于向公众提供权的规定21
- 3.4.5 WPPT 关于技术措施的规定21-22
- 3.4.6 WPPT 关于权利管理信息的规定22
- 3.4.7 WPPT 关于法律救济的规定22
- 3.5 对 WPPT 的评价22-24
- 4 美国与欧盟的经验借鉴24-32
- 4.1 美国与欧盟的保护现状24-30
- 4.1.1 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24-27
- 4.1.2 欧盟“版权指令”27-30
- 4.2 美国与欧盟的实践经验总结30-32
- 4.2.1 关于立法趋势的总结30-31
- 4.2.2 关于立法原则的总结31-32
- 5 我国对网络邻接权国际保护的适应32-40
- 5.1 我国适应网络邻接权国际保护的立法现状32-33
- 5.2 我国网络邻接权保护与国际保护存在的差距33-35
- 5.2.1 复制权的规定不合理33-34
- 5.2.2 发行权的规定有不足34
- 5.2.3 表演者未享有出租权34
- 5.2.4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名称不准确34
- 5.2.5 技术措施保护有疏漏34-35
- 5.2.6 权利管理信息保护有欠缺35
- 5.2.7 法律救济不完善35
- 5.3 推动我国网络邻接权保护国际化的建议35-40
- 5.3.1 宏观层面的建议35-36
- 5.3.2 微观层面的建议36-40
- 6 结语40-41
- 致谢41-42
- 参考文献42-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迁;“索尼案”二十年祭——回顾、反思与启示[J];科技与法律;2004年04期
本文关键词:论网络邻接权的国际保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90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19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