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世界的构建与国际法理论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1-06-17 03:04
人类正步入构建和谐世界的机遇期,世界和平发展面临的问题对构建和谐世界已经提出了强烈的现实需求。以国际法作为构建和谐世界的有效途径,是本文也是理论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本文通过对国际法自身特点与发展趋势的分析,论证了以国际法谋求世界和谐的可行性。国际法的理论一直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为我国国际法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鉴于国际法的定义问题是国际法理论的起点,而理论界对其的研究和界定又有忽视和简化的趋向,本文重点论证了国际社会新形势下日益凸显的国际法主体问题、国际法的价值问题和国际法的强制力问题,以期界定一个能为国际法理论体系的形成起基础性作用的国际法定义。我们的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跨国界、跨地区的融合,国际关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和深化。面对这样的新的国际趋势,本文对国际法的基本原则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肯定国家主权原则的国际法基石地位的基础上,突出论证了国际合作原则与全人类共同利益原则,以使国际法的理论体系建立在与时俱进为国际社会现实服务的科学基础之上,使国际条约在实际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把国家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作为直接的...
【文章来源】: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和谐世界”——当代人类的理想诉求
1.1 “和谐世界”理念的丰富内涵
1.1.1 “和谐世界”是持久和平的世界
1.1.2 “和谐世界”是普遍安全的世界
1.1.3 “和谐世界”是共同繁荣的世界
1.2 “和谐世界”理念提出的现实依据
1.2.1 人类正步入构建和谐世界的机遇期
1.2.2 世界和平发展面临的问题对构建和谐世界提出强烈的现实需求
第2章 国际法—构建和谐世界的工具和保障
2.1 以国际法谋求世界和谐的可行性
2.1.1 国际条约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工具
2.1.2 国际法的发展趋势保证实现世界和谐成为可能
2.2 国际法是世界和谐的现实保障
2.2.1 国际法为国际和谐提供了一系列基本原则和规范
2.2.2 国际法为国际和谐提供了一整套的机制建构
第3章 和谐世界背景下国际法的定义研究
3.1 国际法的传统定义及其不足
3.2 调整对象及其主体:国际法定义的首要因素
3.2.1 国际法调整对象及其主体的传统理论
3.2.2 现代国际法理论
3.2.3 当代国际法理论
3.2.4 思考与结论
3.3 国际法的价值
3.3.1 法的价值的含义
3.3.2 传统的国际法的价值体系
3.3.3 当代国际法的价值体系分析
3.4 国际法的实施保障问题—国际法由国际拘束力保障实施
3.4.1 国际法的拘束力根植于国际法内在规定性—强制性
3.4.2 从客观实在角度分析国际法拘束力的存在
3.4.3 国际法的拘束力得以产生和持续的最根本原因
第4章 国际法基本原则理论的发展
4.1 国家主权原则始终是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基础
4.1.1 国家主权理论面临的挑战
4.1.2 国家主权原则的新发展
4.1.3 构建国际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国家主权原则
4.2 全人类共同利益原则—国家主权原则的补充和发展
4.2.1 全人类共同利益原则的内涵
4.2.2 全人类共同利益原则在当代国际法中的体现
4.2.3 人类共同利益原则与国家主权
4.3 国际合作原则—构建和谐世界的基石
4.3.1 国际合作原则的提出、特征与定义
4.3.2 国际合作与国际主权
4.3.3 国际合作原则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基石
4.3.4 中国与国际合作
第5章 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理论的新发展
5.1 国际条约的法律地位问题研究
5.1.1 有关国际条约法律地位的理论学说
5.1.2 各国对国际条约与国内法的法律地位问题的立法
5.1.3 本文对国际条约法律地位问题的观点
5.1.4 对我国处理国际条约法律地位问题的立法及司法建议
5.2 国际条约的适用模式问题研究
5.2.1 国际条约在国内法的适用模式及各国的立法实践
5.2.2 个别转换和自动纳入两种模式比较分析
5.2.3 我国适用国际条约的实践
5.2.4 对我国现行条约适用模式的分析与建议
5.3 私法主体不能直接援引国际条约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研究生履历
本文编号:3234331
【文章来源】: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和谐世界”——当代人类的理想诉求
1.1 “和谐世界”理念的丰富内涵
1.1.1 “和谐世界”是持久和平的世界
1.1.2 “和谐世界”是普遍安全的世界
1.1.3 “和谐世界”是共同繁荣的世界
1.2 “和谐世界”理念提出的现实依据
1.2.1 人类正步入构建和谐世界的机遇期
1.2.2 世界和平发展面临的问题对构建和谐世界提出强烈的现实需求
第2章 国际法—构建和谐世界的工具和保障
2.1 以国际法谋求世界和谐的可行性
2.1.1 国际条约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工具
2.1.2 国际法的发展趋势保证实现世界和谐成为可能
2.2 国际法是世界和谐的现实保障
2.2.1 国际法为国际和谐提供了一系列基本原则和规范
2.2.2 国际法为国际和谐提供了一整套的机制建构
第3章 和谐世界背景下国际法的定义研究
3.1 国际法的传统定义及其不足
3.2 调整对象及其主体:国际法定义的首要因素
3.2.1 国际法调整对象及其主体的传统理论
3.2.2 现代国际法理论
3.2.3 当代国际法理论
3.2.4 思考与结论
3.3 国际法的价值
3.3.1 法的价值的含义
3.3.2 传统的国际法的价值体系
3.3.3 当代国际法的价值体系分析
3.4 国际法的实施保障问题—国际法由国际拘束力保障实施
3.4.1 国际法的拘束力根植于国际法内在规定性—强制性
3.4.2 从客观实在角度分析国际法拘束力的存在
3.4.3 国际法的拘束力得以产生和持续的最根本原因
第4章 国际法基本原则理论的发展
4.1 国家主权原则始终是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基础
4.1.1 国家主权理论面临的挑战
4.1.2 国家主权原则的新发展
4.1.3 构建国际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国家主权原则
4.2 全人类共同利益原则—国家主权原则的补充和发展
4.2.1 全人类共同利益原则的内涵
4.2.2 全人类共同利益原则在当代国际法中的体现
4.2.3 人类共同利益原则与国家主权
4.3 国际合作原则—构建和谐世界的基石
4.3.1 国际合作原则的提出、特征与定义
4.3.2 国际合作与国际主权
4.3.3 国际合作原则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基石
4.3.4 中国与国际合作
第5章 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理论的新发展
5.1 国际条约的法律地位问题研究
5.1.1 有关国际条约法律地位的理论学说
5.1.2 各国对国际条约与国内法的法律地位问题的立法
5.1.3 本文对国际条约法律地位问题的观点
5.1.4 对我国处理国际条约法律地位问题的立法及司法建议
5.2 国际条约的适用模式问题研究
5.2.1 国际条约在国内法的适用模式及各国的立法实践
5.2.2 个别转换和自动纳入两种模式比较分析
5.2.3 我国适用国际条约的实践
5.2.4 对我国现行条约适用模式的分析与建议
5.3 私法主体不能直接援引国际条约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研究生履历
本文编号:3234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234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