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中国预防腐败体系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9 08:12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国际社会首部专门指导世界各国反腐倡廉的法律文件,也是迄今为止最具全球性、综合性、创新性的一部国际法律文件,其价值和理念直接代表着国际社会打击腐败犯罪的最新趋势和动向。我国政府签署和批准该《公约》显示了我国政府打击腐败犯罪的坚强决心,意味着我国将在反腐败立法上与国际社会立法价值接轨。本文从比较研究的角度,详细分析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内容及世界反腐败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在组织、实体、程序等方面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预防腐败体系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国内反腐体系的若干不足,作者在此基础上大胆地提出了我国预防腐败工作体系设想——集实体、程序、组织为一体的预防腐败体系的思考与建议。全文共四章。第一章重点介绍《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体系,特点,理念。第二章论述《公约》与我国现存反腐机构制度比较研究,明确《公约》的要求,借鉴我国香港地区及国际社会廉正国家的成功经验,回顾我国现存立法就预防腐败机构方面的规定,不足与设想。第三章论述《公约》与我国立法有关实体部分比较分析,重点对腐败主体,腐败类型进行了比较。第四章论述《公约》与我国立法有关程序部分比较分析,重点对刑事程序,...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关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第一节 《公约》的特点
一、内容广泛 创新性强
二、普遍适用 兼容性强
三、明确具体 操作性强
第二节 《公约》的理念
一、全面预防 重点打击
二、惩罚犯罪 保障人权
三、实体公正 程序保证
第二章 《公约》与我国现存反腐机构制度比较分析
第一节 《公约》的要求
一、大预防反腐败的政策措施
二、大预防反腐败的机构设置及职能
三、大预防反腐败的社会预防体系构建
第二节 中国的规定
一、中国现有预防腐败的政策措施
二、中国现有预防腐败机构设置及协作机制
第三节 不足与设想
一、中国预防腐败体系的不足
二、履行《公约》构建中国预防腐败体系的设想
第三章 《公约》与我国立法有关实体部分比较分析
第一节 《公约》与我国立法关于腐败主体的比较
第二节 《公约》与我国立法关于腐败类型的比较
一、贿赂犯罪
二、公职人员贪污挪用或侵犯财产犯罪
三、影响力交易犯罪
四、滥用职权罪
五、财产非法增加罪
六、私营部门内的贿赂和侵吞财产罪
七、洗钱犯罪
第三节 《公约》与我国立法关于推定犯罪的比较
第四章 《公约》与我国立法有关程序部分比较分析
第一节 《公约》在刑事程序方面的规定比较
一、强调专职独立的反腐机构的重要性
二、增加强制措施力度确保执法成效
三、切实加强对证人鉴定人和被害人的保护
四、切实保障举报人的安全
第二节 《公约》在司法管辖方面的规定比较
一、保护主权管辖原则
二、属地司法管辖权原则
三、属人主义管辖原则
四、保护主义管辖原则
五、对不予引渡者的司法管辖原则
六、管辖权竞合的原则
七、不排除缔约国的任何刑事管辖权
第三节 《公约》在缺席审判与返还财产方面的规定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析论[J]. 马德才.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5)
[2]《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解析[J]. 李昌道.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3]东亚国家廉政文化建设比较研究[J]. 李文. 浙江社会科学. 2006(03)
[4]《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刑事诉讼法再修改[J]. 陈光中,胡铭. 政法论坛. 2006(01)
[5]《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国内法的腐败犯罪主体[J]. 管建强. 法学. 2006(01)
[6]《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的管辖权制度[J]. 司平平. 法学. 2006(01)
[7]《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在中国国内法的适用[J]. 李伟芳. 法学. 2006(01)
[8]芬兰为什么是“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家”?[J]. 赵长春. 中国社会导刊. 2005(17)
[9]芬兰的廉政文化[J]. 朱军. 检察风云. 2005(05)
[10]《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关于私营部门内腐败犯罪的规定及启示[J]. 万金冬,郎俊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本文编号:3256087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关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第一节 《公约》的特点
一、内容广泛 创新性强
二、普遍适用 兼容性强
三、明确具体 操作性强
第二节 《公约》的理念
一、全面预防 重点打击
二、惩罚犯罪 保障人权
三、实体公正 程序保证
第二章 《公约》与我国现存反腐机构制度比较分析
第一节 《公约》的要求
一、大预防反腐败的政策措施
二、大预防反腐败的机构设置及职能
三、大预防反腐败的社会预防体系构建
第二节 中国的规定
一、中国现有预防腐败的政策措施
二、中国现有预防腐败机构设置及协作机制
第三节 不足与设想
一、中国预防腐败体系的不足
二、履行《公约》构建中国预防腐败体系的设想
第三章 《公约》与我国立法有关实体部分比较分析
第一节 《公约》与我国立法关于腐败主体的比较
第二节 《公约》与我国立法关于腐败类型的比较
一、贿赂犯罪
二、公职人员贪污挪用或侵犯财产犯罪
三、影响力交易犯罪
四、滥用职权罪
五、财产非法增加罪
六、私营部门内的贿赂和侵吞财产罪
七、洗钱犯罪
第三节 《公约》与我国立法关于推定犯罪的比较
第四章 《公约》与我国立法有关程序部分比较分析
第一节 《公约》在刑事程序方面的规定比较
一、强调专职独立的反腐机构的重要性
二、增加强制措施力度确保执法成效
三、切实加强对证人鉴定人和被害人的保护
四、切实保障举报人的安全
第二节 《公约》在司法管辖方面的规定比较
一、保护主权管辖原则
二、属地司法管辖权原则
三、属人主义管辖原则
四、保护主义管辖原则
五、对不予引渡者的司法管辖原则
六、管辖权竞合的原则
七、不排除缔约国的任何刑事管辖权
第三节 《公约》在缺席审判与返还财产方面的规定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析论[J]. 马德才.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5)
[2]《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解析[J]. 李昌道.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3]东亚国家廉政文化建设比较研究[J]. 李文. 浙江社会科学. 2006(03)
[4]《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刑事诉讼法再修改[J]. 陈光中,胡铭. 政法论坛. 2006(01)
[5]《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国内法的腐败犯罪主体[J]. 管建强. 法学. 2006(01)
[6]《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的管辖权制度[J]. 司平平. 法学. 2006(01)
[7]《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在中国国内法的适用[J]. 李伟芳. 法学. 2006(01)
[8]芬兰为什么是“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家”?[J]. 赵长春. 中国社会导刊. 2005(17)
[9]芬兰的廉政文化[J]. 朱军. 检察风云. 2005(05)
[10]《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关于私营部门内腐败犯罪的规定及启示[J]. 万金冬,郎俊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本文编号:32560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256087.html